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76更新:2024-11-24 00:08:24
有人说,如果生活中艺术的各种形式已经用尽,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已走完,文化就趋于衰落。1994年不能算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但那一年各种类型的港片大行其道,从而也在这一年诞生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大概是这一年产生了太多的佳作让观众目不暇接的缘故,一些不那么直接的好电影便往往被影迷们忽略,搁置一旁,好在真正的经典是永远不会埋没的,它们总会从尘封中破土而出,重新回到世人面前。比如刘镇伟的两集《大话西游》,这部被青年人奉为后现代主义经典的电影,在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竟连一个提名都没获得。动作片方面,成龙拍出了他纯以武打角度来看最好的一部作品,刘家良执导的《醉拳II 》;
此外还有李仁港向张彻1967年的经典武侠片《独臂刀》致敬之作《94独臂刀》,不论在剧情、画面、摄影等方面均有大胆突破,是一部难得的“形式大于内容”的港产动作片。而提起霍元甲和陈真的故事,内地的观众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内地引进的第一部港产剧集就是由亚视出品,黄元申、梁小龙和米雪主演的《霍元甲》,当年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就在1994年,导演陈嘉上在袁和平和李连杰的鼎立加盟下拍摄了这部后来被影迷奉为功夫片圣经的影片--《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里占比重最多的是李连杰的动作戏,而且在每一段动作戏里李连杰的功夫都表演得细致真实,在招式的猛烈疾速准确和力度上,都把握得十分到位。从片头的京都大学里陈真与黑龙会弟子的交手,到上海虹口道场的踢馆,直至最后的与周比利的决战无不给人凌厉迅猛、酣畅淋漓的感觉。在李连杰的所有动作片中,本片可称极致,袁和平设计的动作场面惊人,拳拳到肉,加上李连杰刚劲有力的武打风格,使武戏成为一道完美的视觉盛宴。片中陈真所使用的功夫,并不完全是中国武术,而是结合了世界众多拳术优点而改良出来的自由搏击--拳击的跳步;跆拳道的踢腿;泰拳的膝肘;中国武术的擒拿和小腿法。
甚至还有黑人街舞中的倒钩踢,这正是截拳道的思想:包容万物,而不为万物所包容。陈嘉上的态度是,我们应该自信,但不该自大和自欺,只有勇于学习和拥有智慧的人,才会永远走在世界的最前面。《精武英雄》不仅仅靠着异常精彩的打斗来博得观众青睐,更是将影片与民族尊严和气魄联系起来,片中所塑造的陈真视野更加广阔;头脑更加清醒;不再如以往同类体裁里那样好呈匹夫之勇,而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其实这才是一个健全的灵魂所应持的态度,也是一个泱泱大国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导演陈嘉上是一个杂家,无论是爱情喜剧《小男人周记》,还是无厘头搞笑的《逃学威龙》,或者科幻体裁的《天地雄心》,他都拍的得心应手,而这部《精武英雄》更是被功夫片影迷奉为经典之作而顶礼膜拜。如果把功夫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形式的话,那么《精武英雄》就应该是写实类功夫片中无法超越的巅峰。因为本片是李小龙1972年作品《精武门》的翻拍片,所以影片力图再现的也正是李小龙自由无羁的武学思想。但无论动作场面的凌厉剪接,以及表现出20多年后中国人能够以更自信,更开明,也更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世界的主题,本片都已经全面超越了旧版《精武门》。
片中日本武士船越告诉陈真“要想打倒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枪。学武的目标,是要把体能推向极限。”陈嘉上借他说出了很多自己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中国文化里的内容,比如“只有野兽才会决斗”,“是武学的修为,不是杀人的伎俩”。这个人物的出现使得影片在思想性上具有了以武入哲,智武合一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