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33更新:2022-08-17 19:37:22
1940年10月,从“汉训班”毕业后被派遣到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担任教师的吴南山,主动向中共陇东地委交代了自己参加“汉训班”的经历。国民党军统精心布设的这盘棋,终于浮出水面。
获悉国民党军统的如意算盘后,中共陇东地委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已将吴南山吸收为陇东保安科的秘密外勤人员,让他继续与军统保持联系。1941年春,根据吴南山的工作能力,也为了掩护他开展工作,边区政府任命他为庆阳县教育科科长。此后,吴南山利用自身的特殊条件,在李甫山、赵苍璧布置下,运用“钓”“诱”“查”三种手段,引出了“汉训班”潜入陕甘宁边区的一个又一个特务。
(文图由中国警察博物馆提供)
马岱跟他从兄马超一样,见利忘义,想靠魏延的人头来抱杨仪大腿,最终大腿都折了,马岱又能有什么好下场?万幸的是,他还有他的利用价值。
马岱杀魏延马岱在三国中本来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武将,可是他却做了一件大事,杀死了同一阵营的蜀汉镇北将军魏延。
要说马岱杀魏延,就不得不谈魏延之死,因为小说的关系,接触不同文学作品,就会对此有不同看法,我们按照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大略来梳理一下。
公元219年,刘备攻略汉中,进位汉中王,因为汉中地位特殊,因此需要派遣一位大将镇守,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个位置非张飞莫属,令人意外的是,刘备将此重任交给了魏延,从此魏延成为蜀汉朝廷位高权重的将领。
227年,诸葛亮预备北伐,进驻汉中,魏延虽然被升为凉州刺史,但是实际权力下降,凡事 要听从丞相之令。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跟丞相府参军长史杨仪有了矛盾,矛盾的缘由并不复杂。
魏延镇守汉中多年,位高权重,所以性格跋扈,一直将汉中当做自己的地盘,丞相来了他自然无话可说,可是对于丞相带来的其他人就没有好脸色看了。
而杨仪身为丞相身边的近臣,一直是受人尊敬,别人不跟魏延这个莽夫计较,他可不惯魏延,因此性格急躁狭隘的杨仪,跟高傲的魏延就有了不可化解的矛盾,魏延还一度拿着刀作势要砍死杨仪,但是有丞相诸葛亮在,算是暂时压下了这个矛盾。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
诸葛亮死后,这个矛盾算是彻底引爆开来。
234年秋天,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重,自觉命不久矣,于是招来手下心腹立下遗命。
此时,除了诸葛亮之外,最位高权重的魏延已经作为前锋出发,中军心腹主要是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
诸葛亮自知他一死,北伐不得不中断,于是令大部队撤退,让魏延断后,但是他知道魏延的性格傲慢猖狂,自己在世尚且可以压制,自己一死,他极有可能不会理睬其他人的命令,于是加了这么一句“如果魏延不从,就随他去。”
果然,诸葛亮死后,魏延对丞相的遗命并不满意,他说:“丞相虽然死了,但是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
于是,魏延不仅不甘愿断后,反而还希望留下大部队随他一起继续北伐。
这边,杨仪等人带着丞相的棺椁,准备撤退,魏延却带着一支队伍绕到大军前面,提前毁坏撤退的道路,烧绝阁道,最终南谷口将大军拦住。
这时候,杨仪与魏延都互相上书后主刘禅,都说对方要反,刘禅身在成都,不知发生什么,就叫来侍中董允、丞相府留府长史蒋琬,两人觉得杨仪的话更可信。
但是,刘禅的命令还没有传过去,也没有提到怎么处置这起争端,那边已经有了结果。
魏延带兵阻拦大军,王平只出来在大军前说了一句话,魏延手下大军就做鸟兽散了,他说:“诸葛丞相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
这就是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
手下散尽,魏延就带着儿子与几个死忠,准备回去汉中,而杨仪却瞅准机会,知道这时就是魏延最虚弱的时机,派遣马岱追上去将其杀死。
马岱将魏延的头颅带回来给杨仪,杨仪将其踩在脚下,嚣张地说:“庸奴!你还能作恶么!”并且夷其三族。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三国志》
而这时候,朝廷派来解决争端的蒋琬还在路上,中途听闻魏延已死,就直接回成都去了。
总结:魏延之死,纯属杨仪与魏延的私怨而导致,魏延也许有错,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本来就有独断之权,杨仪以丞相府长史的身份,擅自杀害本国大将,并夷灭三族,更是匪夷所思。
而在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马岱,则只是一个投机分子,希望用魏延的人头来抱紧“未来丞相”杨仪的大腿而已。
有人会说,马岱是听命行事,何来抱大腿之言?
我们先看看,马岱、杨仪、魏延分别是什么身份?
杨仪是丞相府参军长史,有丞相在的时候,他以丞相的命令可以调动部分军队,可是丞相一死,他只能以“丞相遗命”的名义,来带领大军返回成都,根本无权命令军队做其他不相干之事。
更何况,魏延是蜀汉位高权重的镇北将军、凉州刺史,哪怕是诸葛亮在世,也没有权力令人直接杀死他,最多只是下狱,带回成都,等待皇帝的处置。
马岱是怎么做的?
直接将他的脑袋带回去给杨仪,要说这不是为了抱大腿,还是为了什么?
杨仪的丞相梦破碎,马岱的投资白费带领大军返回成都的杨仪是志得意满的,多年随丞相北伐,身为丞相的亲信,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丞相的继承人,是下一任丞相的不二人选,因此他目空一切,不仅将蜀汉大将魏延斩杀,而且去汉中夷灭了他的三族。
可是,回到成都之后,他傻眼了,不仅没有被封为丞相,反而只是被任命了一个空壳子“中军师”,手下无一兵一卒。
而原本居于自己之下的蒋琬被拜为尚书令、益州刺史,开始参与国政。原来,在诸葛亮临死之前,就曾给皇帝上书,说杨仪性情急躁狭隘,不可担当重任。
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三国志》
要知道蒋琬虽然当时也是丞相府长史,留府长史,可是在此之前,杨仪被任命为尚书的时候,蒋琬还是他手下的尚书郎,论资历、论才干,杨仪都觉得自己才是丞相继承人的不二之选。
最终被蒋琬捷足先登,杨仪不免口出怨言,甚至对费祎说了一句:“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带着大军投奔曹魏,现在过得不知道多舒服!”
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三国志》
不久之后,杨仪被贬为庶民,继续口出怨言,被下狱,之后自杀了。
不到一年时间,杨仪从手握大权、擅杀大将的“权臣”,到狱中自尽,而那些投资杨仪的人会怎么样呢?
其实不难想象,蒋琬作为事实上的丞相接班人,杨仪的竞争对手,在杨仪杀死魏延之后,连面都没见,直接返回成都,到底对皇帝说了什么,可想而知。
而作为杨仪手下的刀,马岱手上沾染了蜀汉大将的血,他又能好到哪儿去?
牛金败马岱在《三国志》中,从马岱斩杀魏延之后,就没有了他的身影,但是《晋书》中,却有这么一条记载:
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晋书》
这是公元235年发生的事儿,也就是杨仪死的那一年,马岱进犯魏国,被魏国将领牛金击退,斩首千余。
从时间上看,这是杨仪失势,蒋琬掌权的时候,因为诸葛亮刚死,蜀汉是没有余力去攻打曹魏的,那么这场交锋,只可能是局部小规模战争。
牛金是司马懿麾下将领,必然位于两军前线位置,以马岱在蜀汉并不高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只可能是带着他自己的部曲,也就是马家这些年在益州积攒的家底去寇边。
与其说是与曹魏交战,不如说这是一场“自杀式袭击”,后面没有强援,而前面的对手,哪怕赢了牛金,还有司马懿,注定是难有大的进展。
马岱的这一场战争其实是在赎罪,为自己杀死魏延赎罪!
马岱有罪,但是不能死,他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公元222年,马超临死之前,上书给刘备,“臣宗门上下二百多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托付给陛下您。”
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三国志》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更是马超的继承人,因此才会随着诸葛亮北伐。
众所周知,马超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大不孝子”,因为他的反叛,使得留在曹营的父亲、兄弟全都被杀,而这样一个无君无父的小人,为何能在蜀汉高居“骠骑将军”之位?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蜀汉的大业,“魏蜀吴”三分天下,虽然后人称之为“蜀”,可是他们自己的国号却并非如此,而是希望能再兴汉室,完成统一大业的,而想完成统一,首要目标就是北伐,凉州的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
马超、马岱出身凉州扶风茂陵,在凉州根深蒂固,因此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会将马岱带着,利用马家的名声来安抚凉州。
虽然数次北伐,最终都无功而返,可是只有蜀汉还希望有这么一天,他们就会善待马家,希望有他能完成重任的一天。
因此,哪怕是杀了魏延,朝廷也并没有对马岱做明面上的惩罚,至于暗地里,就不得而知。
总结:有马家余荫,有蜀汉“统一天下”的野望在,马岱虽然杀死魏延,但是依旧能保全自身,安享晚年!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