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 普法栏目剧「央视普法栏目剧才是真正的国产悬疑片先锋」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91更新:2022-08-17 21:36:31

看人下菜,看剧吃饭,我的两大生活准则。

尤其爱看国产悬疑剧,口味够重够下饭。但自从把紫金陈三部曲、《毛骗》、《白夜追凶》这些豆瓣国产悬疑榜前20看完之后,我空虚了。

毕竟由奢入俭难,再去看评分往下的片子,怎么看都觉得差点意思,就好比吃过了柳州的螺蛳粉,你不可能再惦记广州的螺蛳粉。

在无数个空虚寂寞的饭点,我想起了年少时的悬疑剧启蒙,cctv12社会与法频道的《普法栏目剧》,再重温,风采依旧。评分9.0,足以让99%的国产悬疑片跪下来叫爸爸。

2011年,《普法栏目剧》在cctv12开播,真实的法律案例被改编成一个个短剧播出。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取代电视的年代,奶奶要看戏曲,爸爸要看抗战,你要看偶像剧,而《普法栏目剧》也许少数能让祖孙三代达成一致的电视剧。

不少人原以为它会小众边缘到同龄人中只有自己在看,但没有想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童年,同一档普法剧。

今年《普法栏目剧》正好开播十年,正好陪伴了一段不长不短的人生,那些经典未完的剧集,依然有死忠在催更。

而能把老百姓老老实实“按在”电视机前接受普法教育的普法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谋杀复仇,人性扭曲,鸡飞狗跳,脑洞大开的剧情。

比如下面的这部《贩婴》,简直是韩国狗血上头剧《顶楼》的“世另我”。

故事中,唐青和陆云是一对夫妻。

怀孕8个月的唐青,因为婆婆的不慎用药导致胎位不稳,于是陆云提议带唐青到一个古镇上,寻找当地有名的老中医用药安胎。

接待他们的是一男一女两位中医。

在小镇呆了两个月临近预产期时,唐青强烈要求回城待产。陆云却私下里找女中医开了催产药,当晚唐青痛不欲生,孩子呼之欲出,不顾唐青的反对,女中医麻利地给唐青打了全麻。

在唐青昏迷过程中,陆云眼看唐青生下的是女儿,就把女儿让诊所卖了出去,等到唐青清醒,谎称女儿因为难产死了。

但很快,唐青就偷听到了陆云和男中医的阴谋,得知了真相,但她在准备逃跑时被女中医发现。于是邪恶三人组强迫唐青服用精神类药物,一个月后,唐青成了疯子。

你以为故事到这就bad ending了么?刺激才刚刚开始。

女中医在照看唐青时发现,唐青竟然是她多年前被前男友抱走的亲生女儿。

原来多年前,还在上大学的女中医和男友偷食禁果,生下一个女孩,之后男友抱走女儿,从此消失了。

于是她孤身一人来到男友所说的家乡小镇寻找女儿,却因为一次正当防卫杀人被男中医威胁,从此跟着男中医贩卖婴儿。

拿着DNA鉴定结果,正欲与唐青相认的女中医回到诊所后,目睹了男中医侵犯唐青,恼羞成怒,把男中医杀了;并钓出了平时男中医联系的贩婴上家,想要找回孙女。

没想到贩婴上家竟是当年偷走女儿离开的前男友,又杀了前男友,最后用命为唐青找回了女儿。

而一直在装疯的唐青,在女中医死后原谅了这位曾将她推入深渊的母亲。

《贩婴》只是《普法栏目剧》古镇奇谭系列的其中一部。这一系列将所有故事的设定都发生在一个镇子里,因为情节过于脑洞大开,阴乐氛围渲染过于诡异,恐怖值拉到爆表,在不少90后心里留下了的童年阴影。

可以感受一下古镇奇谭系列下各剧集的名字,血色琴弦、空怨、同骨山、双瞳,院办只有一个建议,千万不要晚上一个人看。

其中《七夜》又是上乘之作,诡异的气氛使人阴森,层层抽丝剥茧的剧情让人颅内高潮。

故事开头,女主人公林美静因为丈夫出轨,提出离婚,但两人为了女儿妮妮的抚养权争执不下,美静便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张丹寻求帮助,张丹把美静和妮妮接到了一个乡下的古镇暂时避避。

但在古镇客栈的几个夜晚,都接连发生了诡异事件。

先是客栈胖嫂告诉美静,她住过的房间曾经死过一对母女,母亲叫唐慧,女儿叫欣怡,唐慧是小三,她们因为被原配逼坠楼而亡。

唐慧&欣怡

紧接着她发现女儿妮妮经常躲到衣柜里,说在柜子里和一个叫欣怡的小女孩一起玩。

之后还亲眼看见一个女人从三楼跳了下去,但现场女人尸体又离奇消失,并发现自己的门外挂着唐慧生前爱穿的绿色裙子。

被种种诡异不安困扰的美静要求换房间,但胖嫂称客栈住房已满,无法更换。此时,一旁的樊城,美静这几天在客栈认识的一个采风画家,主动提出愿意和美静更换房间。

但正当美静和樊城这几天相处甚欢时,突然有一天,樊城消失了。

在寻找樊城时,胖掌柜却告诉美静,樊城很早就死了,这几天大家都只看见美静和女儿妮妮出入,没看见她们身旁有一个男人。

而且美静口中所说的樊城住的那个房间,是个储物室,根本没有人居住。

于是美静被判定精神出了问题,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在医院,相处中已经爱上美静的“樊城”不忍心再欺骗她,现身告诉了她事情的真相。

其实女人跳楼、樊城扮鬼等灵异事件,都是闺蜜张丹买通樊城、客栈胖嫂设计的圈套,为的是摧毁美静的精神世界。

那么闺蜜张丹为什么要陷害美静呢?

原来一直以来,美静一有事便找闺蜜张丹商量,寻求帮助,这已经让张丹相当反感。而就在张丹发现丈夫有外遇,准备用腹中孩子挽回婚姻时,却因一次帮助美静导致流产,最终离婚。所以张丹将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美静,一直怀恨在心。

得知真相的美静去客栈找张丹理论,争吵中客栈却突然灯灭,张丹坠亡在了客栈楼下。

谁杀了张丹呢?美静么?

不,是唐慧!

原来当年被原配逼跳楼时,唐慧捡回一条命,于是整容增肥,改头换面回来为女儿复仇,而胖嫂就是唐慧,她要复仇的原配就是张丹。

好巧不巧,张丹刚好找上门来买她做帮凶陷害美静,于是胖嫂将计就计,暗中设局,杀了张丹。

反转再反转,局中再设局,角色关系错综复杂,下一步剧情永远超乎想象,这就是《普法栏目剧》的魔力。

当然,除了上面提及的《古镇奇谭》系列,还有《听见凉山》系列、堪比港剧的《卧底》系列,以及被无数次拿出来重播的开年大戏《莲花闹海棠》,都被称为普法剧中的战斗机。

虽然一看画面,就知道剧组很缺钱,制作称不上精良,但凭借跌宕的剧情,吊打流量鲜肉的演技,它依然获得了不少拥趸。

而且在上个十年,它尺度之大,堪称先锋。除了是悬疑启蒙,法制启蒙,还担当了性启蒙的角色。

让每一个在夜里和家人追剧的懵懂少男少女,都经历过一些尴尬的时刻,让人怀疑这真的是央视在播的剧么!

其配乐也是节目一大亮点,被网友们戏称为被普法耽误的优秀音乐剧。

尤其是讲述一群凉山青年来到大城市追寻音乐梦想的《听见凉山》系列,将近30首歌曲穿插全剧,插曲《口弦》直接成为当年全民k歌前三,还有莫西子诗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不要怕》等,有多少人因为这部剧这一次听到了来自凉山彝族的空灵歌声。

女主的名字莫色诗薇,这名字我能记一辈子。

还有在《密室疑案》一剧中,四个原本青春芳华的射击队队员被教练侵犯,其中一人选择自杀,而活下来的三个女孩,此后十年的人生,她们牺牲了一切,只为了复仇而活着。

十年间,她们常常唱起死去的同伴生前最爱的歌——张惠妹的《哭砂》,互相加油打气,思念同伴。

最后当她们被戴上手铐时,手上依旧戴着死去同伴用贝壳做的手链,法不容情,但人有情,《哭砂》再一次被唱起。因为这部剧,导致我从此以后一听《哭砂》就想起这个画面,眼含热泪。

如今,当年的《普法栏目剧》虽已更名为《方圆矩阵》,但依然敢播。前不久因为倒奶打投事件的《青春有你3》被点名停播后,cctv12立马播出普法剧《青春有你》,论傲娇任性,我们央视十二公主可不比六公主差。

虽然对于不少人而言,关于《普法栏目剧》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多年以后再想起,还是会忍不住再重温,有时候重温的是剧情,也有可能是年少的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普法栏目剧这五个字,已然成为了一个讽刺魔幻现实的符号,比如郑爽事件一出,就被网友们纷纷认为是现实版的普法栏目剧。

每每看完,唏嘘完,耳边总会回荡起那句节目的slogan:看普法故事,品百味人生。

被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劫持的东宫二王后来怎样了?

东宫及二王的最终下落,是明末清初一大悬案。由于时局异常混乱,三个皇子去了哪里,结局如何,连当时的人都无法弄清。

后世也只能从互相矛盾,真假难辨的史料中梳理出一些线索,以备参考。

一,末世皇子

据《明史——诸王传》记载,朱由检共有七个儿子,

太子:朱慈烺,母周皇后。次子:朱慈烜,母周皇后(夭折)三子:朱慈炯,母周皇后(定王)

四子:朱慈炤,母田贵妃(永王)

五子:朱慈焕,母田贵妃(夭折)

(后世学者认为第四子乃朱慈焕,即永王。第五子为朱慈炤,夭折。二人被清朝有意混淆)

六子:朱慈灿,母田贵妃(夭折)七子:(无名),母田贵妃(夭折)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包围北京,城内只有太监和老弱残兵防守,形势已万分危急。

十八日,李自成提出“西北封王,割地讲和”,被崇祯拒绝。

愤怒的闯王下令攻城,守城太监先后开门投降,北京外城陷落。

到十八日夜晚,内城守军也开门投降,北京内城沦陷。

崇祯见各门皆被攻破,京营兵也早做鸟兽散。他心灰意冷地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尔为国母,宜死。”

他叫太监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上演了一场凄凉的告别。

太子(十六岁),定王(十二岁),永王(十岁)来到父亲面前时,仍穿皇子的衣服。崇祯训斥道:“此何时?可弗改装乎?”

他命宫女找来旧衣,亲自为孩子们换上,并伤心地说:

尔等今日是太子,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罢。不必恋我,朕必死社稷,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尔等切要谨慎小心,若逢着做官的人,老者呼为老爷,幼者呼为相公;

若遇平民,老者呼为老爹,幼者呼为长兄,呼文人为先生,呼军人为户长,或称长官。

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勿忘我今日戒也。——《绥寇纪略》

周皇后也哭着和儿子们告别,崇祯叫太监们带孩子赶快逃命,并仰天大叫:“尔三人何不幸生我家也?”

三个孩子被带走后,周皇后返回坤宁宫自缢而亡。

随后,崇祯提剑来到坤宁宫,见周皇后已死,长平公主正在母后尸体前哀嚎。

他对公主说:“尔何为生我家?”随后挥剑砍去,公主手臂被斩断,昏死过去。他又提剑杀死了年仅五岁的昭仁公主。

杀死女儿的崇祯冲进南宫,命宫女逼懿安张皇后自缢。

随后他与太监王承恩来到煤山,二人在寿星亭旁一棵大树下自缢身死。

此时正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子时。崇祯一死,立国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土崩瓦解。

太监并未带皇子们逃出京城,而是将他们献给了闯王。

二,乱军失散

三月十九日,闯王率大队人马入城。

贼驰而进,皆白衣青帽,张劲弓,挟修矢,每人拴短棍数条,卸枚疾走。——《明季北略》

明朝官员除少部分自杀外,大多选择了投降。一千二百多名官员按要求,改换青衣小帽,前往会极门报姓名职衔,等待大顺政权录用。

李自成一入城,便张榜搜寻崇祯父子的下落。

献出者赏金万两,封伯;敢匿者族灭全家。——《流寇长编》

榜文一下,太监们便将三位皇子献给了闯王。

太子来到闯王面前,不肯跪拜。

闯王厉声问道:“汝父皇何在?”

太子答:“崩于南宫。”

闯王又问:“汝家何以失天下?若父何以至此?”

太子答:“我何知,问之百官。”

闯王见太子如此有胆,不禁欣赏,便轻声说:“汝父在,我必有以尊养之,汝勿虑也。”

朱慈烺反问:“何不杀我?”

闯王答:“汝无罪,我岂妄杀。”

太子说:“如此,当听吾一言:一不可惊我祖宗陵寝,二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三不可杀吾百姓。”李自成点头答应。

二十二日,崇祯的尸首被发现。李自成命太监买了两具棺材,将崇祯夫妇尸首停放在东华门外,请僧人念经超度。

超度过后,李自成宣告四方:

帝礼葬,王礼祭,二子待以杞,宋之礼。——《明季北略》

随后,李自成带三位皇子对崇祯帝和周皇后进行了祭祀。

四月初三,帝后梓宫由东华门发引。三位皇子前往送行,明朝官员们无一人肯为先帝执绋,场面极其凄凉。次日,帝后葬入田贵妃陵中。

此后,三位皇子就留在闯王身边。

北京易主不久,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便与关外的满清勾结,准备引清兵入关对抗大顺军。

李自成见吴三桂不肯归顺,便于四月十三日率军亲征,三位皇子也同在军中。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到达山海关,与吴军激战一天一夜。

次日,四万满清骑兵突然入关与吴三桂合兵一处,李自成败退至永平。

吴三桂开出停战条件:交出太子,李自成回京后,马上撤出北京。

李自成无奈,只好将太子交出。

吴三桂得到太子后,对外宣布入京后将奉太子登基,恢复大明。并要求北京的臣民身穿孝服为先帝服丧,等待太子入城。

义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整备迎候东宫。降贼诸臣,许其反正,立功自赎。——《明季北略》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便撤出北京。

吴三桂正欲进城,多尔衮却命他继续追击李闯,太子不得入京。

吴三桂只好把太子送到太监高起潜家中安置,自己则绕过北京,直追李自成。

五月三日,满清八旗在多尔衮的带领下进入北京。

五月五日,多尔衮下令为崇祯挂孝三日,三日过后,所有臣民剃发改装。

予与明朝虽为敌国,殊切痛惋,今特令举国臣民挂孝三日,以尽君父之情。三日以后,除服剃头,衣冠悉遵大清之制。——《甲申纪事》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北京城三易其主。在如此纷乱的时局中,太子和二王的去向就变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三,南北太子案

(1)北太子案

顺治元年十一月,嘉定侯周奎(周皇后之父)府中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自称是太子,要见外公。周奎却说自己不认识,并命在家中养伤的长平公主前来辨认。

公主见到后便与他抱头痛哭,周奎才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外孙——前朝太子朱慈烺。

周奎向太子询问之前的经历。太子回答说:

城陷之时,独出匿东厂门。一日夜出,潜至东华门,投豆腐店中。

店小二知为避难之人也,易予以敝衣,代之司爟。恐有败露,居至五日,潜送至崇文门外尼姑庵中,以贫儿投托为名,尼僧不疑,遂留居半月。而常侍偶来得见尼僧,始觉。

常侍谋之竟日,恐不能终匿,常侍遂携归,藏予密室,以故得存无恙。今闻公主在,故来。

——《甲申传信录》

按照《甲申传信录》的记载,朱慈烺压根没被闯王劫持,而是在京城沦陷前就躲起来了。这就与《甲申纪闻》和《明季北略》的记载互相矛盾,可见在明末清初,人们已经搞不清三位皇子的真实遭遇了。

太子与公主痛哭一场,公主拿了一件锦袍给他,并叮嘱他不可再来。

没过几天,太子又来到周府,周奎留宿。但过了两天周奎就对太子说:“你今后就说自己姓刘,是个说书的,因生活无着落而冒充太子。”其实周奎是惧怕受牵连,早就将此事报告给了清廷,并说此人是假太子。

太子不肯听从,周奎便叫人将他赶出门外。巡逻士兵将他抓住,送到刑部审理。

刑部主事钱凤览把宫内的太监和曾侍卫东宫的十名锦衣卫找来辨认,一番辨认后,众人确定此人正是太子朱慈烺。

但前明的官员们怕惹上麻烦,在辨认时总是问一些太子不知道的事情,或者干脆装病不出来。

已经投降清朝的谢陞,曾是东宫讲师,太子见到他时直接说道:“谢先生岂不相识?”谢陞不敢回答,鞠躬拱手离去。

群臣们为太子的真假争论不休时,多尔衮在朝堂上这样说:

我自由着落,何必汝辈苦争?尔等言太子真伪都无妨,言真,不过优以王爵;言伪,必伪者家识之乃决。

很快,多尔衮下令将坚持太子为真的钱凤览,朱六韶,杨时茂等人处死。

次年四月初十,清廷公告天下,称刑部大牢中的太子为假。

这道公告一出,关押在大牢中的太子就被处决了。

后世很多人认为,被清廷处死的是真太子。

(2)南太子案

崇祯死后两个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建立了弘光政权。

弘光帝由藩王继位,自然不愿有任何先皇之子尚在人间的消息。他登基后,马上给崇祯及三个皇子上了谥号。这反映了弘光政权对太子和二王的态度。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三月,南京却来了一位自称是太子的人。

据这位太子说,吴三桂奉命追击李自成之前,将自己送到高起潜处安顿。二人由海路来到扬州,高起潜听说南京已经为先帝及皇子们上了谥号,便担心带着太子到南京会惹来麻烦。于是派侄儿高梦箕将太子带到苏杭一带躲避。

太子在路上被人看破身份,一时间苏杭百姓议论纷纷。高梦箕不敢隐瞒,只得上奏弘光帝,请朝堂决断。弘光帝派太监李继周将其接到南京辨认。

太子到达南京后,住在寺庙中。弘光帝派张,王两位太监前往辨认。两个太监见了太子后,慌忙下拜,痛哭流涕。

弘光得知后,愤怒地说道:

“真假未辩,何得便尔。太子即真,让位与否尚须吾意,这厮敢如此。”——《明季南略》

随后,恼怒的弘光将李继周,张,王两位太监杀死。又派前京营总督卢九德前去探视。

卢九德刚到,太子就呵斥道:“卢九德,汝何不叩首?”卢九德尚被这威严震慑,不自觉地下拜叩头。

他战战兢兢地退出后,交代守卫的军士:“好好看守,如果是真太子自然应当保护;即便是假的,此人来头也不小。”

听到卢九德的汇报后,弘光下旨将太子迁移到锦衣卫都督冯可宗的宅内,严加看管。

随后,大学生马士英与王铎上奏称太子为 假冒,并列举了许多疑点。

弘光又命前东宫讲师刘正宗,李景谦,方拱乾前往辨认。结果太子只认识方拱乾,不认识刘正宗和李景谦。

经众人一番盘问后,确定此人是假太子。

于是,这位太子便被关押在监狱中。经过一系列审理,冯可宗得出这样一个审查结果:

假太子原名王之明,从北方逃难至此,听说先帝皇子下落不明,便冒充太子欺骗朝廷。

弘光朝廷腐败无能,内斗不断,早就失去民心。故此朝廷越说太子为假的,舆论就越认为是真的。

宁南伯左良玉也借此大做文章,他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要发兵攻打南京,解救太子。

案子正闹得不可收拾时,清军铁骑攻入了南京,弘光政权覆灭。

三个月后,太子和弘光帝,潞王等人被押解北京处斩。

南北太子案至此结束,到底谁才是真太子呢?后人一般倾向于北太子为真,南太子为假,然而毕竟也是推断,真相早已无从得知。

四,“朱三太子”王士元

三皇子朱慈炯(定王)自闯王兵败后就基本没了消息,当是死于乱军之中。

但不知为何,从顺治登基一直到康熙末年,民间往往将“朱三太子”作为一种旗号和象征,借此进行反清活动。

起义首领都说自己是三太子或受其密诏,这些“三太子”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叫朱慈灿,有的叫朱慈炯,有的仅仅只是姓朱。

这说明,民间对朱三太子到底是谁并不清楚,只是将其作为反清的旗帜和象征,借其名义起兵罢了。

一百多年间,“朱三太子”打掉一个又冒出一个。于是,这个称呼成了满清贵族的心病。

在众多被捕杀的“朱三太子”中,以康熙四十七年杀死的“王士元”最受清廷重视,因为此人正是潜藏民间多年的永王朱慈焕。

康熙四十六年,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有张念一等人自称奉三太子密诏,竖起大明旗帜,招兵起义。他们集结于四明山中对抗清廷。

康熙对此高度重视,命苏州织造李熙暗中调查,并将情况及时上报。

康熙四十七年二月,张念一兵败被擒,并交待了朱三太子的藏身之地。

四月初三,山东汶上县李方远家七十六岁的教书先生张观用被捕,此人正是张念一供词中的“朱三太子”。经审理,老翁交待:

自己是崇祯第四子朱慈焕。

李自成兵败后,他与一位毛姓将领逃入河南,二人买了田地,靠农耕为生。后来清廷查拿流寇,毛某惊慌之下丢下自己逃命而去。

朱慈焕不敢呆在河南,一路乞讨来到凤阳。凤阳的王乡绅将他收为义子,取名王士元。

没几年,王乡绅病死。王士元只好出家为僧,继续流落江湖。

他漂泊到浙江余姚县时,还俗入赘在胡家,从此有了家庭。他以教书为业,人称王先生。

此时的朱慈焕只想当一个老实本分的小民,虽然每年都有人打着明朝旗号起兵,但他丝毫不敢有非分之想。

就这样,王士元平安低调地生活了数十年,没人发觉他的真实身份。王士元自己也有了五子三女,还有一个孙子。

由于王士元为儿孙取名时,依旧遵从朱元璋制定的明皇室字辈。而明室的字辈特征又很明显,带有金木水火土等偏旁,这样不寻常的取名方式很快就引起了外人注意。

康熙四十年之后,浙江一带多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起兵,这让年逾古稀的王士元十分紧张。而张念一等人早已怀疑他就是前明皇子,于是以他的名义反清复明。

王士元本人虽未曾参与,但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况吾今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鸡林旧闻》

官府抓捕王士元,王士元无可奈何,于康熙四十五年带家眷逃到湖州长兴县。

这年十一月,由于官服捉拿的紧,王世元的妻妾,三个女儿和大儿媳都在惊恐中上吊而亡,他的儿孙也先后被抓进大牢。

王士元带一子逃到山东汶上县,改名为张用观,在早年认识的李方远家做起了教师。

四月初三,王士元父子被捕。

半个月后,王世元祖孙三代被押往北京受审。

康熙帝故意将朱慈焕和夭折的朱慈炤混淆,认为朱慈焕早已夭折,王士元假冒前朝皇子,按律凌迟处死,五个儿子斩首示众,其余亲友发配宁古塔。

对于康熙帝的这一举动,清人李方远曾这样评论过:

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应拟大避,以熄乱阶。——《张先生传》

史学家孟森曾断定,王士元正是永王。清朝为了证其为伪,颠倒是非的将皇四子与皇五子混淆,以至于二三百年来人们都认为朱慈焕是夭折的皇五子,帝王心术的恐怖,由此可见一斑。

总结:

东宫二王的始末,在明末时已众说纷纭,难辨真伪。正如谈迁在《国榷》中抱怨的那样:

太子无踪,执笔,其何所适从哉!

连经历明清鼎革的谈迁尚且感觉无从下笔,后世就更不可能搞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了。

而以上关于三位皇子的事迹,仅仅是各种史料中之一种。其真伪如何,要靠读者自己判断了!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