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98更新:2024-11-24 01:25:34
我们看到的斯巴达战士之所以不穿衣服,那是因为影视作品中为了达到展示勇武的目的,所以导演不让他们穿。历史上真实的斯巴达战士不仅换衣服,而且他们的铠甲十分精良,远超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在斯巴达300勇士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导演为了展示那个时代斯巴达人的强壮,你走了很多健身房,聚集起了一大群的肌肉猛男,如果都穿上了厚重的铠甲,这些肌肉就看不到了,也就达不到它原有的意图,所以为了影视作品的效果,导演让这些猛男都处于半裸的状态,这是电影中的打扮与真实的历史情况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别。
斯巴达是古希腊时期一个强大的城邦,里边的人以勇著称于世,靠战争建立了这么大的名声。当时的希腊社会已经非常发达,有良好的文化体系,斯巴达人作为其中的一员,绝不可能是一群爱好裸奔的野蛮人。
在冷兵器战争时期,防具的作用要比现代大得多,士兵需要顶着敌人的远程武器冲上去近身肉搏,如果没有良好的防御措施,那是不可能对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的!
古代的士兵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真的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野兽一样玩命的向前冲。如果斯巴达人真的连盔甲都不用穿,那么武器也可以不要了,直接改成摔跤大赛好了。
我国古代也有过类似描述,说秦军士兵在战场之上会脱掉盔甲冲锋,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战功,但是这种描述太过片面,从兵马俑的造型上可以看出,古代秦军士兵的铠甲装备同样十分精良,如果真的有抛弃盔甲的情况出现,那一定是在追杀敌人溃兵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负重,以便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但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士兵会扔下自己保命的防具,有命赚取功劳但是没命享受,只有傻子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说古代士兵不喜欢穿铠甲上战场,绝对都是经过艺术修饰后的描述,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渲染士兵的勇武,是一种夸张的艺术手段。
现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们了解历史大多不是通过各种书籍,而是靠影视作品,这就会出现很多误解的情况。影视作品更看重的是视觉效果,所以会有非常多不符合历史的情况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服饰还是演员的语言动作,都是以吸引观众为第一目的,史实只能排在第二位,甚至在很多粗制滥造的作品里,史实根本没有任何地位,更遑论它的教育意义了。所以现在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斯巴达勇士从正规士兵变成了裸奔男,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斯巴达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占整个希腊。但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马其顿崛起后,斯巴达失去了在希腊的影响力。
在军事训练同时,斯巴
达人还向儿童灌输斯巴达人高贵、希洛人低贱的观点。教官常在儿童面前任意侮辱和鞭打希洛人,甚至带他们参加"克里普提"活动,直接屠杀希洛人。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他们的生活更严酷了,不许穿鞋,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编上。草编是他们不用刀,而是用手拔湖边的草,亲手编成的。
斯巴达人的骁勇善战。在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以其本国精兵300人、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腊各其它城邦的联军,在温泉关抵挡了数量上远远超过他们的波斯军队,长达三天,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不得寸进,并且死伤惨重。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当地的居民背叛希腊阵营,带领波斯军队沿着山区的小径绕到希腊联军的后方,见此列奥尼达解散了希腊联军,留下300名斯巴达精兵与700名底比斯志愿军垫后。在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后,垫后的志愿军全军覆灭,但成功阻慢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所统率的大军前进,结果最后希腊战胜了波斯,斯巴达人应记一功。有关300士兵战胜波斯大军的历史,华纳电影公司在2007年将有关历史改编拍成了电影《斯巴达300勇士》。
一部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已经拍成电影,影片片名叫做《斯巴达300勇士》。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士兵前往军事要塞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血战。
波斯人大兵压境,斯巴达将士泰然自若,浴血会战3日后,以斯巴达王列奥尼达斯为首的勇士们全部壮烈牺牲。预告片开始时候斯巴达国王吼出的那句话并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个国王当然不可能在鼓舞战士的时候说我们今晚会死在地狱里。
斯巴达为何如此嗜战,这和他们的信用有关,斯巴达人信仰的神是赫拉之子战神阿瑞斯,阿瑞斯也被称作是军神,这也和斯巴达人好战、残忍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但小编唯一想不通的是,为何斯巴达战士不准穿衣物?难道是为了减少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