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74更新:2024-11-24 01:29:46
每年都有很多影视剧被翻拍,特别是金庸的作品。然而翻拍的结果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为什么中国的影视剧依然在翻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首先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很重要的,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发展自然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是有利的。
二、电视剧翻拍不得不说是对经典的重温,但时代在发展,老版的电视剧的画质和道具等等都在过时,人会自然而然会让新事物取而代之,相较之,制作精良的翻拍电视剧一定程度时会比画质不好的电视剧更加吸引要求,当然前提是剧本得过得去。
三、电视剧翻拍自然是有利可图的。很多有钱的商人都会想要进入影视圈分一杯羹,就像很多年轻人都想着能够当明星可以赚很多的钱一样。演艺圈的新人需要机会出人头地,若是可以在有名的电视剧翻拍中获得人气也总比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剧本中混着日子来得实在,不得不说这是利益所趋。
影视公司在包装新人时,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让其诠释经典角色,从而实现 “一夜成名”的神话。实际上,在未播出电视剧前,经纪公司就会造势,引起围观众,炒作各种新闻,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一夜成名”一炮打响,比过去更容易实现。 翻拍自经典韩剧《蓝色生死恋》的《一不小心爱上你》,从一开始男主角的角色就备受关注,最终张翰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收视东风获得了这一角色,让他火了一把,名气迅速上升。对于投资方来说,小明星市场“性价比”高,这就迎合了他们低投入、高产出的愿望。而对于新人或小明星来说,翻拍经典是他们迅速走红的捷径,如果拍的超越经典,那么新人必红无疑。即使拍的不好,再雷人的剧情也足以把他们推到舆论的风口,横竖都会受益。
许多经典作品,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读者迭代,普及广泛,超级“群众基础”是收视的保障,翻拍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由于第一版的改编拍摄,年代过于久远,后继者再度创作翻拍,致敬之意显而易见。譬如,《西游记》的翻拍,虽然后续的剧集颇多吐槽,但制作者的诚意和匠心也会时有发现。而星爷的《大话西游》系列,更是拍出了魔幻人生的新境界。再比如电影《赤壁》系列,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从人物到剧情,从道具到特效,以火爆枪战片当家的吴宇森,竟然也对经典三国,有如此厚重的理解,实属难能可贵。 相对于四大名著,国内武侠剧的翻拍,则更多属于急功近利。
是为了向经典致敬,体现了翻拍者对经典的摩拜和长期的积累以及再创作的冲动,国外对经典电影作品的的翻拍很常见,而剧集却少之又少。 最著名的要数好莱坞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迄今为止已翻拍了五遍。国内一些电影也被翻拍到国外,如周星驰的《逃学威龙》(韩国)刘伟强的《无间道》(日本)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韩国)任达华主演的《跟踪》(韩国)恐怖片《见鬼》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从收集到的信息看,这些翻拍一般都比较成功,有些作品甚至不断地被各国导演拍出新意来。而且,还在一些细节上,开创性的注入了本民族个性。
商业利益驱动,指的是成本控制和产业化复制。不管是电影还是剧集,一部作品大热大卖之后,就有了去拍翻的动力,借力造势,持续热点营销,不仅节约了大量营销、宣传成本,还在商业上为资金回笼增加了保险系数。此外,从商业运作角度,没完没了的续拍和翻拍,最直接的动力就是有关票房和收视的预期。相似的故事,同样的班底,单一资源,反复利用,这也是艺术品不断地被大众化和商业化的必然趋势。虽然,艺术作为商品大规模复制生产的结果,必然是蜕变为文化快餐,但没有办法,这个就是现实。
说到被翻拍,金庸先生作品应该占据翻拍榜的前几名吧,我看过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都是被翻拍3次左右的。为什么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再翻拍,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金庸武侠小说观众数量庞大,从中老年人到现在青少年,谁都知道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令狐冲、任盈盈吧。市场的熟悉程度高,意味着投资风险小。所以,经典一再翻拍,当然啦,这几年的翻拍剧能得到观众认可的不多,好作品鲜见,虽然说熟悉的题材,观众买账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