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69更新:2024-11-24 01:34:41
上个周日跟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刚开始看的时候,因为情节太散了,而且清华实在出现了太多次,和朋友一直在吐槽这就是一部大型清华宣传片(后来发现还真是),以及拍的不好。
看到后来,情节慢慢牵连起来,片子的主心骨慢慢浮现,才慢慢觉得这部电影不错。
回来之后查豆瓣、知乎,愈发觉得是难得一见的好电影。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的评分也很极端,不喜欢的人一直说太矫情,太做作;喜欢的人一直说有情怀,有“高贵感”。
而我是属于后面那一波。毕竟这部片子的价值观跟我本人实在太契合了——对自己真实,不畏付出真心。而这又是当代多么难得的一种品质。
那些说做作的用户,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确实很做作,现在哪还有人这样???可是仔细一想,这难道不是悲哀么,我们的父母辈不正是这样略带一点做作的真心和单纯么。
说回正题,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我想大概是,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都是让我们一种“看世界”的途径吧,我们通过读书得以接触到前人的智慧,得以拾人牙慧。我们要不畏真心,要对自己真实,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
电影中陈楚生扮演的角色也一度为了读书苦恼,那些看起来最厉害最聪明的人都是理工科,可是自己明明是文科擅长,被这样的氛围裹挟着去读理工科,后来被泰戈尔访华的一段话点醒,因为也对后来的王力宏扮演的角色有了一些启发: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
读书只是一个手段,但是必要的一个手段
从《无问西东》中看出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首先,《无问西东》涉及了民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民国时期,大师辈出。这部电影讲述了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劝导吴岭澜转系,因为这个选择了理科的学生,他的国文接近满分,物理却不及格。吴岭澜不知道自己读书的意义何在,只是觉得读书使他觉得很充实、忙碌。当梅老师和他说“真实”的真谛的时候,他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直到1924年,泰戈尔访华,在清华大学演讲,吴岭澜才真正的大彻大悟了。从此,吴岭澜从物理转到了国文系,勤奋求学,最后也成为了清华大学一名老师。
其次,第二个时代是日军侵华,祖国危在旦夕之时,一代青年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新的篇章。当我们看到,那些学生在“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环境里上课,听不到老师的声音,特别焦急的神态,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企及的。窗外,马约翰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在雨中奔跑,因为他们在上体育课。还有那些在防空洞里学习哲学的场景,在茅草屋下席地而坐朗读诗歌的老师和学生……一幕幕激动人心,既匪夷所思,又真的是存在的啊。
最后,《无问西东》从四个不同的时代的青年出发,描写了一代代人都曾经有过的迷茫和思考。不过他们最终都得到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心之所向,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