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77更新:2022-08-21 09:07:42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我们的同志被炸了……”
1994年9月1日凌晨2点半,《中华之剑》摄制组的总编导李荃,刚睡下没多久,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唤醒。推开门一看,政治处的老刘满头是汗,面容悲怆,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咋回事啊,老刘,把你急成这个样子?”连日来的忙碌,李荃早已累得筋疲力竭,这会儿脑袋还昏昏沉沉的,一时没听清他说的什么话。
“缉毒队在军弄乡设伏,狗娘养的毒贩拉响了手榴弹,炸了我们5个同志,有一名同志已经不行了,伤员正往医院里送。我刚刚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过来通知你。”
“要拍,怎么能不拍呢?”摄制组此行的任务就一个,让老百姓认识到毒品泛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更何况,出发之前,公安部的领导已经发了话:“不要有顾虑,放开搞……我们给你做后盾!”
李荃立刻敲醒隔壁的同事,边穿衣服边上车,急匆匆地前往事发地点。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随后拍摄到的画面,将是新中国禁毒史上最为惨烈悲壮的一幕。
时钟的指针拨到10个小时之前。8月31日下午4点,镇康县公安局值班室的电话响了,缉毒队副队长拿起电话:“喂,我是王世洲,有什么事?”
“老王,是我!”说话的人叫张从顺,军弄乡派出所所长,“今天在热水河村查赌,弄到一条情报,晚上可能有一个缅甸武装贩毒团伙,准备从我们轩岗村入境。乡派出所人手不够,局里多派点人帮忙啊!”
境外贩毒团伙入境,还有武装,显然带了不少“货”,王世洲对这个消息极为重视,“没问题,你带人密切观察,有消息及时通知我!”放下电话就着手进行安排。
9月1号凌晨,王世洲正躺在值班室闭目养神,队长李忠华在外面大喊了一声“有情况!”他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火速拿上装备钻进了吉普车,李云锋、石林、王新荣等同志也迅速赶来。一行人在局长杨新德率领下,披着茫茫夜色,朝着轩岗村飞驰而去。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吉普车在轩岗村吊桥2公里处停了下来,一行人跑步前进,跑出两三百米,迎头碰上了张从顺所长。张所长早已在此等候,看到援兵赶来,焦急的催促:“快点,快点,时间来不及了,毒贩马上就过桥了。”闻言,缉毒队员们立即加快了脚步。
途中,局长给大家分配了堵截任务,估摸着毒贩身上可能带着手雷,他再三叮嘱:“抓人的时候必须一次扑倒,不能给他起身的机会,防止毒贩拉响手雷,也防止他开枪。”这是无数缉毒队员用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大家早已牢记心中,但为了安全起见,局长还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提醒。
伏击地点是公路旁边一条难以辨识的小路,队长李忠华特意找来一些干树枝铺在路上,人踩上去就会发出声响,这是他们独创的“警报系统”。王世洲和李忠华埋伏在小路右侧一处草丛中,张从顺、李云峰埋伏在另一侧,两支抓捕小组像一只铁手,就等着毒贩往里钻了。
八月的山林闷热无风,蚊虫肆虐,咬的人痛痒难忍,又不敢拍打,脖子、脸和胳膊很快就抓出一道道血印。比蚊虫更讨厌的是这里特有的山蚂蝗,裤脚扎得再严实,它都能想着法钻进去,在腿上狠狠地咬一口吮吸鲜血。缉毒队员们却一动不敢动,这是何等的煎熬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王世洲和战友们竖着耳朵,集中精神倾听着周围的动静,可黑夜安静的可怕,如果不是身边的呼吸声,他甚至怀疑身边是否有人在潜伏。
凌晨1点50分,前方忽然传来“沙沙沙”的声音,毒贩子终于现身了。无尽的黑暗中,一个人影走进了伏击圈,王世洲、张从顺两人率先扑了过去,死死地抱住毒贩摔倒在地,将他的胳膊扳到身后。
突然,李云峰嗅到一丝火药味,大喊一声:“拉弦了,快起开!”话音刚落,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在人群中炸开了。前后仅仅30秒的时间,5名缉毒民警倒在了血泊之中。
原来,狡猾地毒贩自知被捕就是死路一条,为了拉几个“垫背”的,手榴弹的拉环一直套在手指上,被扑倒之后立即拉响了手榴弹,当场被炸死。
硝烟散去,队长李忠华第一个苏醒,他打开手电筒,看到王世洲就躺在身旁,伸手推了推,可王世洲浑身是血,已不能言语。
这时,旁边的张从顺开口了,痛苦地呻吟道:“忠华,我小腿可能断了,站不起来,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你让大家把手电筒都打开,看看还有几个受伤的。”
杨学华头部、胸部被弹片击中,虽不能动弹,意识还很清晰,让队长赶紧呼叫远处隐蔽的战友。很快,一辆破旧的212吉普车呼啸而至,战友们扶着张从顺上车,他却一把推开,“让重伤的同志先走,我没事!”
凌晨3点左右,第一批伤员被紧急送到县医院,《中华之剑》摄制组随后也赶到了现场,他们要真实地记录下这惨烈且悲壮的一幕。
还没进医院,摄制组就看到了那辆吉普车,李荃拉开车门,只见座位和脚下全是鲜血,他立刻意识到伤亡要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一进屋,就看到烈士仰面躺在台子上,面色惨白,一脸血斑,眼睛还微睁着(镜头过于血腥,就不贴上来了)。许是为了擦拭血迹,那沾满泥水的迷彩上衣敞开着,心脏的位置有一个大洞,腹部也至少7、8处伤口,如刀切般整齐。他就是副队长王世洲,这场抓捕行动中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又有两名伤员送了过来。摄制组急忙赶过去,还没到急救室,就看到一群医生围着伤员,在昏暗的手电灯光下进行紧急抢救,一名医生急得满头大汗,一边给伤员做人工呼吸,一边大喊:“腿,压住腿根”。
李荃抵近一看,只见伤员的小腿被炸得血肉模糊,肌肉都翻出来了,让人实在不忍直视。抢救了一刻钟,医生翻了翻伤者的眼皮,起身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救了,没救了,太晚了,这个没希望了!”
这个“没救了”的伤员,就是张从顺所长,他的小腿严重受伤,却坚持在现场指挥运送伤员,自己却因失血过多,永远的告别了这个世界。
缉毒队一共去了8个人,除了牺牲的王世洲、张从顺之外,还有三名同志负伤。其中,军弄乡派出所的杨学华受伤最重,他胸部、腹部中弹,一枚弹片不偏不倚地击中了眉心,哪怕再偏0.2毫米,他的名字就刻在烈士墙了。
凌晨四点多,摄制组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医院,驱车前往案发现场。小雨过后,土路泥泞不堪,蚊虫成团,一行人下了车又走了一公里,遇到了守护在现场的年轻民警石林。
“当时,我们牺牲的队长潜伏在什么位置?”李荃问道。
“队长就在这里”,石林往旁边走了两步,指着一处草丛说。“你看”,他又指着三四米外的血迹,对李荃说:“王世洲躺在这里,那边是张所长……就躺在这个位置,这是所长流下的血。”
石林此时还不知道两位战友已经牺牲了,李荃不忍告诉他,只能不断地用言语暗示,问道:“爆炸之后你听到什么没有?”
“呻吟的声音,很痛苦的那种……”
“是我们的人吗?”李荃追问。
“对,是我们……的人”。说罢,他突然醒悟了什么,两眼紧盯着李荃,脑海中在竭力回想刚才的对话,可战友们悲怆的面容,已经告诉他了答案。
石林有些不敢相信,扭头问身旁的战友,“牺牲了?”战友神色黯然,默默点了点头。得到肯定的回答,石林愣怔在了那里,低下了头,双手剧烈地颤抖。
李荃实在不忍看下去,赶紧岔开话题,问他:“你一直守在现场?”
“是的,我一直……守……在……现场”,石林的声音颤抖着、哽咽着,突然掩面失声痛哭:“我们的同志牺牲了……”这无比真挚的战友情和哀痛的哭声,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也震撼了无数电视前的观众。
王世洲、张从顺牺牲后,医院太平间布置成了灵堂,战友们按照当地的习俗,找来艾子草为烈士擦拭遗体。公安局政委朱瑞云,拿着一叠未报销的单据,说是从王世洲、张从顺的遗物中发现的。县里穷,缉毒队员们破案还要自己先垫钱,单据都是局里欠的账。这让那些挥金如土的吸毒明星们,该作何感想?
家里人从来不知道这事,大多数的缉毒警察家境都不好,只能瞒着家里做。就拿牺牲的王世洲来说吧,他虽然是个副队长,家里一个月也难能吃上两回肉。牺牲的当天早上,他还念叨着想吃顿鸡肉,可妻子买来了鸡,他却吃不上了。更让人心疼的是,下葬时他连件合身的衣裳都找不到。
布置好灵堂,天已经大亮,局里派人通知烈士家属,摄制组也进行了跟拍。这一天,王世洲的妻子朱绍兰跟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去街上卖米线,听闻噩耗,当即昏死过去,被送往医院抢救。
张从顺的家在县医院20公里外的军弄乡,妇联的同志过来时,他的妻子彭太珍正赤着脚在田里干活。一路上,同志们不敢说实话,只告诉她“老张负了伤”,让她赶紧过去看看。
缉毒民警牺牲的消息传得很快,烈士的家人还没赶来,灵堂周围已经围满了老百姓。他们与烈士非亲非故,却燃着香、流着泪,自发地带着祭品前来送烈士一程。主持葬礼的是一位七旬老人,一进门就对烈士深深鞠了一躬,泣不可抑。
这时,哀乐在医院上空响起,烈士的儿女们相继赶到。张从顺的儿子一进灵堂,就扑倒在父亲的棺木前,额头在地上磕得砰砰响;王世洲的女儿在一旁,哭喊着:“爹呀爹,我看不见你,看不见你呀,爹!”
王世洲的妻子醒来,硬是拔掉手上的输液管,挣扎着前来与丈夫告别;张从顺的妻子默默地站在棺材旁,双手死死攥着丈夫的手不愿松开。这今生的缘分,本是不该断的呀。
“现在已到奈何河界,你朝前走吧”,殡仪师高喊着,一刀斩断了烈士与妻子之间的牵手线。这一刀,让世间又多了一双孤儿和一位寡母。
就在这时,灵堂的门前出现两只枫叶般大小的蝴蝶,在人群上空翻腾着、飞舞着,久久不肯离去。李荃的脑海里立刻蹦出两个字:“化蝶”,他大声呼唤着在路口拍摄群众的摄影师盛天鹰,指着天空:“蝴蝶,快拍蝴蝶!”
盛天鹰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他擦干眼泪,调整好焦距,蝴蝶已经向远方飞去了。就差了十几秒钟,却让李荃记了二十多年,时至今日,这一对蝴蝶还时常在他的眼前舞动,“如果当时能拍下来,那该有多好呀!”
仪式快要结束的时候,人群突然起了喧哗,战友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王世洲牺牲后,没人敢把噩耗告诉她85岁的老母亲,可老人还是知道了,拼死也要过来见儿子最后一面。
看着瘦弱的老人,周围的百姓们泣不成声,不少妇女拭泪掩面,不忍看这令人心痛的场景。出人意料的是,老母亲却异常镇定,她望着棺材中躺着的儿子,向前伸出了手,一巴掌打在了儿子脸上,“咱们不是说好了,你怎么能走在我的前面!”
这一巴掌,让多少人肝肠寸断;这一巴掌,打在了多少人的心上。在场的人先是震惊,继而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
紧接着,老太太掏出一个手绢,里面包着她不知存了多久的几克白银,双手颤抖着塞进儿子嘴里,让儿子带去。生前清贫,死后含银,这是深知儿子生活艰难的母亲,现在唯一能做的事了。
下午三点三十分,灵柩从烈士儿女的身上越过,他们伏在地上,让父亲安心上路。镇康县14万父老乡亲,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追悼会场四周,他们手拿着鲜花,为两位烈士送行。
安葬完烈士已是黄昏,摄制组返回灵堂,拍下了最后一组画面。在父亲的遗照前面,王世洲女儿王建晶的那番话,令在场的人心疼又欣慰:“爹,我跟兄弟来看你了,您放心地走,我们一定好好活着,为你争气,我们一定不会为你丢脸,因为我们是烈士的后代……”
后来,王建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了镇康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不仅多次立功,而且是云南省的三八红旗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在父亲灵前许下的诺言。
张从顺的三个儿子也没令他失望,长大之后先后穿上警服,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令人唏嘘的是,当年那个镜头前不停抹泪的张子权,也成了一名缉毒警察,在父亲倒下26年后,他也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这是一群多么可敬的人,明知前路荆棘丛生,明知危险与身相伴,他们却义无反顾,毅然选择了牺牲与奉献。正如纪录片结尾的那句话,“不管这个世界多么嘈杂与喧嚣,只要有他们存在,就永远会有这执着、不死的魂灵!”
谨以此文,向牺牲的缉毒烈士、奋斗在缉毒前线的缉毒干警们,致敬!
大家好,我是农人忠华家住农村,很高兴给予你的提问说说我的感想。首先祝贺你已在县城置业,又有回乡建房的想法,可见你的经济超出中国50%大众的收入,可谓是人才了。至于你的提问我想你也有一定的见解,我也说几点我的看法。
一、你在沿海城市打拼,对于城市的喧闹,道路的拥挤,空气的污染,生活在有让人窒息的环境肯定不陌生。在城市打拼几年有了一定的积蓄,看到大部分人因结婚需要或为了面子问题在买房即赚钱的大潮下,也选择了加入买房置业大军中。
二、选房,看房经过一番考查大部分人选择了首付,剩余款项选择向银行有偿贷款,买房事宜顺利敲定。2020即将到来之际新冠疫情暴发,百业停顿,几个月失去经济来源,还款压力倍增,人们终于静下心认清了房子的定义。溶身入成不是一朝一夕走完的,牵涉的问题太多太多,如子女的教育,老家父母的赡养,自己的工作安排,经济的稳定,城市文化的摄取等,不是买套房就是城市居民了。
农家小院
宽畅明亮
阳光充足
鸟语花香
三、买房不住,回乡建房。县城买房工作在异地,发现根本没时间居住,过春节回家也是拿着钥匙开开门进去转一圈,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继续回乡下过年,房子也没有给自己带来预前的收益,租不出,卖不掉,上不去,下不来。由于根在农村,乡愁使然,眷恋故土,深感广阔的农村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的溶身之处。脑海时刻浮现儿时的画面。一群儿时的童伴上树掏鸟,下河捉虾,放学一起洗澡,渴了一块偷瓜,帮割麦的父母去地里送茶,看老黄牛一圈一圈把麦子碾压,过春节贴门画,三十睌上一夜不睡满沟爬,在外打拼的老乡,想家了吧,农村有咱的根,农村有咱的爹和妈,停下负重前行的步伐,回家吧!
朋友我想你是有‘乡愁眷恋心’的,在经济充许的条件下,盖套房子给自己的身心找个归处,留住内心深处的乡愁,身心稳,事业稳,家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