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坛往事知多少( 2,又是什么导致二人分道扬镳? )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20更新:2024-11-24 01:41:05

电影历史上10大不得不看的电影
泰坦尼克号 <这个不用说了>
我唾弃你的坟墓 <很是有教育意义>
阿甘正传 <人生跑着跑着就跑完了>
肖申克的救赎 <人性片>
恋恋笔记本 <很是彪泪的电影半年看一次>
神奇手机<看看你就知道了 强大的悲剧加喜剧电影>
空中监狱<不知道为啥看到结尾不知不觉的流泪了>
南极物语< 绝望中求生 难忘的狗狗们>
舞出我的人生3 <街舞还是欧美牛阿>
你好陌生人 泰国的 <剧情老套加上操蛋的结尾看完心里很不舒服>

脑想手打的 望采纳...
张国荣被陈百强索命,陈百强张国荣的纠缠往事和死因之谜

从亲密无间的歌坛挚友,到无话可说的陌路人,他们曾并肩香港乐坛的巅峰。却最终,一个醉生梦死酗酒而亡,一个从24楼一跃而下。

他们一个叫陈百强,一个叫张国荣,究竟是什么让这对知己分道扬镳?又是什么将他们先后逼上绝路?

1978年的一天,已经小有名气的张国荣在餐厅吃饭时,一个羞涩的男孩走了过来,拍着他肩说"嗨,有人说我样子和你很像"。这个男孩就是陈百强,短短一句话,便开启了两人故事的分分合合。

然此时,两人还没有意识到这句话,不仅是一句普通的招呼,更是伴随两人一生的魔咒。

作为朋友,两人有太多的相似点---同样的家底殷实,同样的翩翩如玉,也同样的敏感又年轻气盛。

1958年,陈百强出生于一个钟表富商家庭,虽然是二房的孩子 不过从小表现优秀的陈百强很得父亲的喜爱。虽然中途因为进入娱乐圈而被认为不务正业,但看着全力追梦的陈百强父亲也不得不败下阵来。

1979年,刚入圈没多久的陈百强就凭借一曲《眼泪为你流》一炮而红,帅气的外表加上贵公子的气质让他迅速成为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而公司也决定将他打造成香港乐坛的第一个偶像型歌手。

1980年,陈百强又发布了第二张新专辑《不再流泪》并大获成功,而由他主演的电影《喝彩》也在同年上映。83年的《偏偏喜欢你》更是斩获香港电台十大金曲奖,此时的陈百强无疑是香港乐坛前途无限的新巨星。

相比陈百强,早些入行的张国荣的成名之路则要坎坷许多。生于1956年的张国荣要比陈百强略大两岁,他的父亲是香港著名的洋服大王,家境富足,然而从英国归来的张国荣并不想依靠家里,他在尝试过多种工作后决定进入娱乐圈。

1977年,张国荣在歌唱比赛中获得亚军并成功出道,但是由于当时的他风格太过前卫,并不被大众所认可,张国荣发行了三次专辑都销量惨淡,甚至被唱片店摆在门口一元促销,其间还被人忽悠着拍了风月片。

直到1983年,在歌坛苦熬了多年的张国荣才凭借《风继续吹》一举成名。

原本这对知己都在歌坛有所建树,理应结伴而行。然而到了1981年,张国荣却突然宣布:再也不会和陈百强合作!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越走越远?

1980年,陈百强、张国荣、钟保罗一起拍摄了电影《喝彩》,电影的男主被选定为当红的陈百强,而张国荣不仅是个配角,还是戏中唯一的反派。

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三人又一起拍摄了《失业生》,然而角色的分配一如往日,或许是少年心性,再次饰演反派的张国荣感到些许不满。在之后的演唱会中 张国荣还开玩笑似地说过:"拍电影,永远是他作忠,我作奸"。

与此同时,陈百强或许也感受到了自己在演技上与张国荣的差距,片场的他总是表现的闷闷不乐,再加上风格相近的两人经常会被媒体相比较,这部电影之后两人的隔阂更深,再不复往日的亲密。

为了避免再有名利方面的争端,张国荣单方面宣布:以后再也不会和陈百强合作,即使在84年的电影《圣诞快乐》中两人也是分开拍摄,没有共同的镜头。

一时之间两人决裂的报道被媒体闹得沸沸扬扬,其实这时候的陈、张两人虽然太过傲气而有些隔阂,但是却不至于向外界渲染的那样有什么深仇大恨。

以1984年为节点,一首《Monica》让张国荣一夜之间红遍香港,而陈百强却由于感情接连不顺逐渐沉寂。奇妙的是,这时两人的感情反而逐渐回温。

1985年,张国荣在红馆举办演唱会时邀请陈百强作为助阵嘉宾。台上,张国荣吐出了藏了很久的心里话后,陈百强也忍不住跑上了台,一起合唱起《喝采》的主题曲。

张国荣拉着陈百强的手,陈百强也时不时搂起张国荣的肩,两人对视一笑终于破冰。

虽然这一年,关于两人相争的传闻愈演愈烈,媒体更以张国荣暗讽陈百强是夕阳西下的余丽珍为名大做文章,但这次,他们终于能够放下心中的隔阂。

一次张国荣在伦敦巡演时,陈百强还偷偷前往,台下的歌迷认出陈百强后激动地大喊着提醒张国荣"Danny在台下!",兴奋不已的张国荣更是邀他同台演唱,完全无视外界的各种传闻。

到此,可以说陈、张两人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人生赢家,在普通人眼中,他们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而且还有着成千上万粉丝的喜爱与崇拜,为何最后他们都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的死因背后还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秘呢?

在张国荣接连爆发之时,陈百强却在经历着人生的黯淡时刻。为了寻求突破,他在音乐里加入了先锋和中性的元素,还在演唱会戴上夸张的面具,这在当时的香港令人无法接受。

在媒体的渲染下,陈百强性情大变的流言更是传得沸沸扬扬,1985年的时候陈百强因肝炎复发再次入院。

但是在媒体的报道中,他却成了患有艾滋入院,在这个谈艾滋而色变的年代陈百强再怎么解释也难以摆脱质疑,生性倔强的他索性穿上了"我得了艾滋"的T恤,这一举动也让一些不信任他的朋友信以为真纷纷远离。

事业上的挫败如影随形的流言,让年少成名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陈百强一时难以接受,而感情上的不圆满更加剧了他心中的痛苦,与翁静晶和何超琼的这两段感情全部都无疾而终。

生性敏感脆弱的陈百强患上了抑郁症,为了逃避现实陈百强开始流连于各色酒吧,每天晚上都只能靠酒和安眠药来使自己入睡。虽然中途短暂复出凭借一首《一生何求》再登巅峰,但这时的陈百强眼里却始终含着忧愁与从前阳光开朗的样子判若两人。

1990年的时候,陈百强和张国荣的共同好友钟保罗堕楼自杀,这件事给两人带来了相当大的刺激。1992年的一天晚上,醉酒后的陈百强给给好友查小欣打电话:"我死了,你送我一车白玫瑰,我爱白玫瑰"。

没想到,仅隔四个月,陈百强就因以酒服安眠药而昏迷不醒。这一醉,他永远陷入了虚幻的梦中。在医院昏迷了17个月后,陈百强离开了人世。

这一年,他才35岁。

关于陈百强的死,有人说是意外,也有人说是自杀,至今没有定论。或许越是完美的东西就越易碎,陈百强是,张国荣也是。

在陈百强去世的这一年,张国荣成了《霸王别姬》里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在影坛大放异彩的他成就无数经典角色。

然而 10年后,不堪抑郁症折磨的张国荣,从24楼一跃而下,匆匆化蝶而逝。

没有人能想到一代巨星竟然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离世,张国荣留给家人的遗书中写到:"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这一句道尽了他的无奈与留恋。

张国荣去世时,很多陈百强的影迷自发为他送上最后一程,回顾他们的一生,命运竟是如此的相似。不知天堂再见时,陈百强是否会再说一句:"嗨,有人说我样子和你很像"。

想起Danny的那首歌,一生何求,一生何求,我们的一生究竟该追求些什么呢?


电影史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发展和起源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 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收益高,竞争激烈。1897年,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机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M.塞纳特、M.壁克馥和吉许姐妹等。 美国当代电影状况 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各大公司从印年代中期开始解体或转产,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废除。随之出现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史(1896-1949)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5 02:51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她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赵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近三年来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参考资料:
那些年电影当年有多火
2001年中国最火十部电影。
●《幸福时光》:老谋子这次差点儿没让“江郎才尽”的吐沫星淹死。片子讲述的简单而无悬念的故事让人看不到一点儿往昔张艺谋深沉的风格,就连画面也失去了他一贯的考究与美感。相比较,开拍前老谋子整的沸沸扬扬的网上选秀似乎比影片更为精彩。尽管张艺谋忍痛向市场低头,重拍《幸福时光》的结局开了中国电影界“影片公映后回炉重拍”的先河,但最终他还是戴上了“票房毒药”的名号,而“幸福女孩”董洁显然也没有了巩俐阿姨和章子怡姐姐日后的风光。
●《刮痧》:导演郑晓龙独特的视角似乎总能在“海外华人”身上开花结果,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缔造了荧屏神话,去年第一次拍电影,《刮痧》就真正刮到了观众心坎上。看着银幕上那些操着洋文的中国面孔遭遇的绝望与尴尬,台下观众被中西文化差异的碰撞揪着心,片中的浓郁亲情更是对观众情感的堆积产生着强烈的催化作用。除了有看头的片子本身外,它在票房上单挑5部奥斯卡大片获得的全胜,更是让一直笼罩在“奥斯卡”阴影下的国产片抖了把精神。
●《我的兄弟姐妹》:从幸福童年、天伦之乐到飞来横祸、骨肉离散再到真情寻觅、亲人团聚,这部构思并不新奇的影片却靠着“手足情深”让所有走进影院的大人孩子“泪飞涕流”,成了10年来内地影坛罕见的“巨型重磅催泪弹”。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认为该片是靠崔健、梁咏琪、姜武、夏雨这些明星组合的“一家大小”来撑门面,但看过电影的人都感慨,与那些非职业演员的孩子们质朴无瑕的感人表现比较,这些明星不过是一堆摆设。
●《大腕》:去年冯小刚撤出了贺岁市场,贺岁片的招牌就倒了。今年披金戴银的冯小刚带着美国大腕、香港美女、内地葛优再来贺岁。虽说他在银幕上操持的是“大腕的葬礼”,虽说他在以往的冯式喜剧中加了不少黑色幽默的洋锅底,但还是能让观众在咂摸出新滋味的同时体会到那份难得的恣意。●《押解的故事》:画面上流动出的是三个男人在路上简单直白的经历,观众心里触摸到的是公安老李、小张和犯人于雷之间那种微妙的权力的流动,或许正是这种擦净人性回复自然状态的表现,该片作为非电影科班出身的齐星的处女作,却捧获数只“金鸡”,成了从电影节上杀出的一匹“黑马”。
●《谁说我不在乎》:当黄建新把触角再次放到小人物身上时,他黑色幽默的特色便再次凸现在银幕上。在《谁说我不在乎》中,孩子的视角、动漫的点缀,特别是冯巩、王志文、冯小刚等一干特色人物的登场,都让这部表现中年婚姻危机的片子少了份沉重而多了份轻松。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尽如人意之处,那就是这部举着“中国首部暑期档影片”大旗的片子还没能做到像“贺岁片”一样在观众心中留下标志性的印记。
●《花样年华》:从2000年轰动世界影坛,到2001年内地开花,这部影片就像一阵让人无法阻挡的时尚旋风,席卷了都市男女灵魂深处最隐秘的感情。这是一部非议与赞同同样夺人耳目的影片,张曼玉、梁朝伟拿捏到位的情感表露,在不动声色中撩拨着观众们最敏感的神经,而灵动的音乐、诗意的画面,考究雅致的细节描述,这一切都让观众陶醉在王家卫营造的银色梦幻中。《花样年华》给影坛带来了强烈震动。
●《蜀山传》:本来徐克想在创下《新蜀山剑侠》经典的18年后重缔银幕神话,没想到,他诠释“新世纪武侠片新意象”的《蜀山传》最后却在票房上惨遭“滑铁卢”,这恐怕是让徐克和其拥趸始料不及的。什么导演的金招牌,什么郑伊健、张柏芝、古天乐、章子怡等一干璀璨明星的集体献媚,最终都无法弥补《蜀山传》在过分强调特效而忽略剧情上给观众带来的失望。
●《昨天》:这是一部远离了喧嚣和噱头、绝大部分角色由片中真实人物自己演出的电影,讲述了青年演员贾宏声由明星沦落为吸毒者,而后重新走上正道的真实经历,凭借这段痛苦往事的追忆,《昨天》成了本年度“最勇敢”的电影。
●《寻枪》:《寻枪》还未公映就引来一片叫好之声,据说是一部“融悬疑片、惊悚片、心理恐怖片为一体的、表现无奈的电影”一个警察丢了他的枪,他要把它找回来,一段关于丢失与找寻的故事在一个陌生的边疆小镇拉开序幕。简单的人物与背景,映衬的是人性复杂的挣扎,靠着剧本本身的魅力,这部由导演新秀陆川自编自导的处女作,最终受到了国际明星姜文的青睐。尽管不少人认为姜文是该剧的亮点和未来票房的保障,但更多年轻人期望的是,《寻枪》以后,他们能在内地主流电影市场上看到更多有着独特艺术表达的影片。
能详细介绍一下中国早期著名电影演员石挥的演艺生涯和他的代表作吗?
男,生于1915年,中国天津

逝世于1957年 (中国上海)

更多名字
原名:石毓涛
教育背景
曾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趣闻琐事
原籍:天津

传记
石挥,中国电影、话剧演员、电影导演。原名石毓涛,天津市人。幼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小学毕业后曾做过铁路车童、牙医学徒、电影院售货员。1940年,石挥离开非常爱他的母亲,只身去了上海。他相继参加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等团体,曾参加演出话剧《正气歌》、《大马戏团》、《秋海棠》等近三十个剧目,塑造出许多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成为当时海独具上风格、很有影响的话剧演员。1941年从影,先后在金星影片公司、文华影业公司主演《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姐姐妹妹站起来》、《腐蚀》等影片,同时从事导演。1950年根据老舍的小说,自编、自导、自演影片《我这一辈子》,以精湛演技反映了一个正直、善良的旧北京警察饱经沧桑的一生。其戏路宽广,塑造的众多银幕形象,生动质朴,感情真挚,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兼导演,先后在《宋景诗》、《雾海夜航》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4年导演的《鸡毛信》于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1955年导演的戏曲片《天仙配》,为戏曲片的拍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香港上映后,引起香港拍摄黄梅调影片的热潮。著有《石挥谈艺录》。

《雾海夜航》是石挥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就在他创作《雾海夜航》的过程中,反右斗争首先在文艺界揭开了序幕。因为该剧中写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干部,因此,石挥被冠以诬蔑党的干部、歪曲党的形象而遭到批判,“五花社”也被说成是石挥企图篡夺党对文艺的领导权而遭到批判。“五花社”中的导演白沉也被划为右派分子。上海电影界召开了批判石挥的大会。一腔创作热情被无辜遭到打击和扼杀,石挥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之中。他感到自己的艺术道路已经走到了绝处,再也没有发展的余地,感到自己的前程、声誉在一夜之间丧失殆尽,1957年含冤逝世
关连长 Captain Guan (1951) ..... 关连长
我这一辈子 Wo zhe yi bei zi (1950) ..... IThis Life of Mine
腐蚀 Corrosion (1950) ..... Zhang Xiaozhao Fu shi
哀乐中年 Miserable at Middle Age (1949)
夜店 The inn at night (1948)
艳阳天 Bright Day (1948)
太太万岁 Tai tai wan sui (1947)
Long Live the Mis Tresses
假凤虚凰 Fake Phoenix (1947)
Jia Feng Xu Huang
乱世风光 Heroes in the Turbulent Days (1941)
世界儿女 Children of the World (1941)
深扒周星驰与冯小刚8年恩怨:他们的故事远不止一次失约那么简单

“还 有 谁 !”

2004年12月23日,周星驰导演的《功夫》终于上映了。

买票进场的粉丝们发现,《功夫》开场后第一个角色并不是周星驰,反而是内地观众最熟悉的导演冯小刚。

黑皮鞋,大礼帽,步步生风目空四海。

凭着这三个字台词,冯小刚创造了他的演绎巅峰,更是成为大佬登场的绝佳范本,时至今日仍然是各大up主用之不竭的经典素材。

常言道,人生往往比电影更精彩。

舞台上鳄鱼帮老大的戏份在电影的第五分钟就结束,可舞台下,冯小刚与周星驰的故事还在续写。

那几年,冯小刚为周星驰客串电影、为电影宣发站台,不遗余力帮助周星驰。

反观周星驰,却连续给冯小刚吃了三个闭门羹。

2010年,冯小刚甚至不顾对方脸面,在杨澜面前大吐苦水,控诉周星驰的为人。

顺着全民讨伐周星驰的大势,将他推向舆论中心。

1,冯、周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2,又是什么导致二人分道扬镳?

下面,得哥将带大家回顾并解决这两个问题,将整件事儿从头到尾捋一遍。

一切还要从2002年,周星驰和冯小刚第一次合作说起。

将时钟拨回20年前,那一年冯小刚与周星驰合作了一支饮料广告。

冯小刚饰演侠客,周星驰则是店小二。

短暂接触后双方大呼相见恨晚,巴不得马上进行下一个合作。

恰逢冯小刚《天下无贼》剧本拟成,冯小刚就有意询问了周星驰,只可惜周星驰方以“档期冲突”为由婉拒。

彼时的冯小刚不会想到,日后他提出的每一个请求,都被周星驰无差别拒绝了。

2003年,正赶上 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协议,周星驰 吸取了《少林足球》不能在内地过审的前车之鉴,在操刀第二部导演作品《功夫》时,事先搭桥好了内地公司。

他将电影的发行权和出品权打包给了华谊兄弟,这也是在《大话西游》后周星驰再一次制作合拍电影。

当然,也有传闻称是冯小刚抛出橄榄枝力邀周星驰,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双方达成了协议,周星驰带着剧组跑到上海拍摄。

刚过一年就再续前缘,华谊公司最开心的除了王中军、王中磊之外,应该当属冯小刚了。

谁知合作刚敲定,更巧的事儿就来了。

因为疫情和周星驰对电影的高要求,《功夫》辞退了洪金宝、得罪了梁小龙,硬生生拍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2004年底才有意上映。

而这时,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也引弓待发。

同样是华谊兄弟,一个是香港的周氏无厘头喜剧大师,一个是内地的冯氏讽刺喜剧大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

华谊兄弟很快就抓到了宣传点,对着媒体直拍胸脯子:

“今年贺岁档,咱包了!”

而早在华谊兄弟画饼之前,冯小刚与周星驰私下里也玩了个骚操作。

双方口头约定,在对方的电影里客串一下,即保证了噱头,也能加深电影的连接性,形成良性效应,促进两部电影的同步发酵,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冯小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那年夏天和王中磊跑到《功夫》剧组,短短几分钟的戏冯小刚拍了4天4夜,一句台词翻过来调过去拍了足足10多遍。

到最后干脆精神恍惚了,把“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帅的老大”说成了“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帅的导演”,被周星驰跑来语重心长的纠错:

“冯导,不要把心里话说出来呀。”

不过冯小刚并没有抵触,反而更积极配合完成了周星驰的工作,甚至“我做什么都不会做电影”那场戏还是冯小刚的主动加戏,这段台词更是点睛之笔。

不过众所周知,《天下无贼》中并没有周星驰。

2004年贺岁档,《天下无贼》和《功夫》先后上映,香港与内地两大喜剧之王针尖对麦芒,但结果显而易见。

周星驰大势领先冯小刚,用1.73亿轻而易举拿下当年票房桂冠,而《天下无贼》不仅没打赢《功夫》,甚至还被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斩落马下,屈居第三名。

更要命的是,即便败阵了业内影评人“宋子文”还指出冯小刚不正当竞争:

《天下无贼》偷了《功夫》票房,冯小刚欺负周星驰!

不过当时的冯小刚还是名副其实的“小钢炮”,还没等舆论发酵,他就亲自怼了回去,这件事也就没了后续。

“偷票房”事件并没有影响冯小刚,或许是急于了却周星驰未能客串的遗憾,就在《功夫》上映后第七天,冯小刚对外宣布:

自己的新片《贵族》正在企划,周星驰将在新片中客串,饰演一位“小骗子”。

《贵族》讲的是一位生活在底层的人,因为一项特殊发明一夜暴富,然后努力融入上流 社会 的故事,从剧情梗概来看很像葛优与舒淇的那部《非诚勿扰》。

那周星驰到底客串了没?

当然没有,不仅没有客串,连《贵族》这部电影至今也没有音讯。

针对客串协议,多年后冯小刚才道出了原委。

2014年《老炮儿》发布会上,冯小刚提到周星驰时说起了当年的往事:

“当时周星驰找我,说我俩分别给对方演一次,我上当了。 我演完想找他客串,结果他告诉我他现在不演戏了。”

只可惜冯小刚只说了事儿没点名时间,不知道周星驰到底要客串《天下无贼》还是《贵族》。

但周星驰又一次放了冯小刚鸽子,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话又说回来,为了拒绝冯小刚,干脆说自己“不再演戏了”,周星驰有必要做这么绝吗?

但事实情况却是真的,《功夫》这部电影本来就应该是周星驰在表演上的封关之作,在此之后他真打算不再演戏。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那《长江七号》他为何还主演了?

那是因为,《长江七号》自剧本创始之初就不是以周星驰为主角,而是另有其人。

谁呢?

冯小刚!

周星驰自己说过,《长江七号》中的父亲角色是按照冯小刚量身打造的,2006年底即将开拍前,周星驰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冯小刚。

但不知道是因为正在拍摄《集结号》无法抽身,还是因为周星驰屡次食言有了小情绪,冯小刚也拒绝了周星驰。

后来周星驰又找到了葛优,与冯小刚私交甚笃的葛优也闪烁其词,以年龄太大婉拒,最后在韩三平的鼓励下,周星驰这才“重回影坛”,贡献了人生最后一个角色。

更微妙的是,就在《长江七号》杀青后进行后期制作时,冯小刚又对外宣布:

那部《贵族》我不找周星驰客串了!我找姜文!

无独有偶,2007年《集结号》上映前夕《长江七号》也在制作尾声,通过时间推断两部电影很可能撞档,而周星驰和冯小刚这对冤家也会在《功夫》和《天下无贼》后狭路再相逢。

“周星驰我也不怕!”

然而就像夫妻俩吵架时互骂,当时有多难听就多难听,但最后日子还是要过。

《集结号》根本没对上《长江七号》,而那部《贵族》迟迟没有消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音讯。

转眼3年过去,就在冯小刚快忘记周星驰的时,周星驰的一通电话又把冯小刚气得半死。

2010年7月8号,那是《长江七号》的衍生动画《长江七号爱地球》首映礼,周星驰作为监制必须亲力亲为。

首映礼地点设置在北京,为了扩大声势,他拨通了冯小刚的电话:

此时冯小刚的回勇之作《唐山大地震》也在紧锣密鼓地宣发工作中,算下来,这已经是冯小刚和周星驰第三次撞档。

然而冯小刚挂了电话,二话没说就跑到了首映会现场。

他借着童心帮周星驰宣传《长江七号爱地球》,还调侃说自己的《唐山大地震》还专门改档,只为给周星驰开路,看来是冰释前嫌,全身心为周星驰电影造势。

就当大家笑成一团时,冯小刚画风一转,竟然开始拿周星驰开涮:

这一招阳奉阴违,显然是针对三年前周星驰以“我现在不拍戏了”拒绝客串的事儿。

冯小刚又帮了周星驰一个忙,也为当年被放鸽子泄了恨。

可就当他以为两个人已经和好如初的时候,周星驰又给了他一个“大逼斗”。

几天后冯小刚找周星驰站台宣传,这哥们又以“抽不开身”为理由,拒绝了。

算下来,从2002年二人相见开始,冯小刚先后为周星驰客串了《功夫》,帮《长江七号爱地球》站台宣传。

反观周星驰,先是拒绝了《天下无贼》,又拒绝了客串,最后连站台宣传都没去。

冯小刚帮了周星驰2次,周星驰却拒绝了他2次,放了他1次鸽子。

冯小刚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自己地位不够,还是周星驰就是这么不会来事儿?

他气不打一处来,急需找个地方控诉,正巧此时杨澜发出采访邀约。

于是乎,在帮周星驰站台宣传短短17天后,2010年7月25日,冯小刚在《杨澜访谈录》中大谈周星驰的为人,二人多年的恩怨情仇也浮出水面.....

自从冯小刚在节目公开点评周星驰后,至今12载,二人再无合作。

从琴瑟和鸣到分道扬镳,他们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如今看来,都是性格导致。

作为南北两大喜剧之王,他们同样是草根出身,对于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跌宕深有体会,但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情世故的取舍——

一个太会来事儿了,而另一个太不会来事儿了。

冯小刚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是一位印刷厂的保健医生,身体常年多病,一个人将冯小刚和姐姐拉扯大。

小时候,母亲对冯小刚说过一句话:

“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会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在冯小刚的眼里,努力是可以用苦难来衡量的。

因为会画画,冯小刚巴结郑晓龙,被安排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当美工,称谓好听,其实就是个打杂的,哪儿缺人就把他安排到哪。

《凯旋在子夜》时,有人笑话冯小刚长相奇丑,像个越南人。

没成想冯小刚不但没恼怒,反而收拾起服装在片子里真演了一个越南军官。

后来,因为一句“抬头望见北斗星”,冯小刚又巴结到王朔,正式融入了以叶京为首的京圈派。

但皇城根下的天潢贵胄一抓一大把,布衣出身的冯小刚反而是个另类。

他端茶倒水、溜须拍马,被王朔形容成“工兵”,别人指哪,他必须打哪。

生于斯,长于斯。

冯小刚知道,自己这个平头百姓,想越过出身这道天堑就必须学会弯腰,学会隐忍,学会攀附权贵。

想以后能口水啐人,现在就得学会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叶京骂他,王朔看不起他,《没完没了》票房大爆后,何群在导演协会当着所有同僚的面儿,指着冯小刚鼻子说他的票房是“虚假的,是被地方保护”的侥幸者。

一席揶揄说完,全场心领神会,哄堂大笑。

而在一边旁听的冯小刚闭不做声,只能点起根神深吸一口,暗自讪笑。

2006年,冯小刚已经声名显赫,但叶京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还是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个角色——

“冯裤子”

贪财好色、胆小怕事,有事儿没事儿就哭鼻子,老是感动了自己恶心了别人。

冯小刚连一个“不”字儿都没说。

但冯小刚是个没脾气的人吗?

当然不是!

2004年,有报社爆出冯小刚的家庭地址,冯小刚不顾《天下无贼》的宣传,当着所有人的面破口大骂。

2017年,冯小刚痛斥小鲜肉言辞激烈:“你XX又不是开窑子的, 搔首弄姿,欲盖弥彰,想脱又不敢脱,这是拍电影! ”

2018年,冯小刚又大闹北京机场,因餐饮问题对着服务生破口大骂,楞把女孩骂哭了。

但为什么冯小刚不跟朋友发作?

因为冯小刚知道,人情就是他的武器。

王朔说:“如果一个人天天拍马屁,你总不能跟他急吧?”

他把人情当成筹码,每一次谄媚,每一次隐忍,每一次低声下气,没准将来都能换来蹬一脚台阶的机会,我支出去的人情,未来的某一天总会回馈到我身上。

所以到了周星驰这边,冯小刚也始终保持主动,即便发生不愉快的事儿,但他也总是扮演夫妻吵架中第一个低头的角色。

在他的心里,我帮你,你就该帮我,这是理所应当的。

说道德绑架也好,溜须拍马也罢,但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你接受了别人的恩惠,自然也要回馈他人。

这才是事物应该遵循的规律,也是冯小刚这么多年的安身立命之本。

只可惜,周星驰却不这么想。

与冯小刚一样,周星驰同样出身寒门,同样是母亲一把拉扯大,甚至同样有姐姐。

可母亲凌宝儿从小对周星驰说的话是:

“你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对 社会 有用的人。”

相比冯母灌输苦难可以换来成功,凌宝儿则强调对幸福的追求和未来的希冀。

尽管这虚无缥缈,但还是深深影响了周星驰,让周星驰走向了冯小刚的反面。

周星驰的早年很辛苦,甚至可以说用“惨”来形容。

少年时期一直都是周星驰欺负梁朝伟,结果艺考那天周星驰落榜,反而是陪考的梁朝伟一路过关斩将。

周星驰回到家后抱着枕头失声痛哭,泪水浸出一张人脸,最后还是在戚美珍的帮助下走后门,这才勉强报了档次更低的“夜间班”。

在周星驰主持人一眼望不到头时,梁朝伟早就成了无线五虎了。

最后开机,表演,一气呵成。

但周星驰徒步走回家过程中越想越不对,心里直犯嘀咕,自己为何这样说呢?

然后周星驰又专程坐车回去,又找到那个导游求他再补一条,最后当着所有人面下跪求他,导演越听越不耐烦,随便一个摆手:

“诶呀,行了行了,下去拍吧。”

试想一下,如果是冯小刚的话,或许他会阿谀奉承,甚至给导演送礼巴结,但绝不会选择跪下来求。

甚至说这如果是冯小刚,他根本不会踏上回程的列车,而是选择在下一部戏再努力。

相比冯小刚对人际关系下功夫,周星驰只会关上门跟自己较劲。

他的偏执,是朝内走的。

成名后更是如此,周星驰就像一个孩子抓住了值得毕生追求的玩具,他把所有心力都放置到电影上,倾尽所有只为它服务。

杜琪峰曾说: “与周星驰合作拍片可以,但做朋友就没办法。”

为了拍好电影,周星驰可以冷落所有人,可以得罪所有人,甚至说什么人情世故在他心里根本都不在考量之内。

你且看洪金宝、梁小龙、王晶、杜琪峰、李修贤这些人,哪个不是因为电影跟他闹翻的?

但面对舆论的风起云涌,周星驰又何时站出来反驳过?

他从来不在乎,他只想拍电影。

面对电影,周星驰是天才,是鬼才,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才,他可以茶饭不思甚至燃烧自我去完成一部作品。

星女郎鄂靖文私下问周星驰打算拍电影到多久,周星驰回答的很干脆:

“我打算拍到死。”

但面对人际,周星驰更像是一座孤岛,不主动也不迎合,如果不是为了电影,甚至连拒绝都是下意识反应。

并不是所有天才都是孤独的,但周星驰却注定孤独。

对于冯小刚而言,周星驰放了他三次鸽子,这是背信弃义,这是犯了行业大忌,但对于周星驰而言,这只不过是接了一通可以拒绝的电话。

为了电影众叛亲离,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周星驰到底是不是自私,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自我。

可恨,可悲,可怜。

2014年4月,那是《杨澜访谈录》后又过了4年。

冯小刚参加了一档喜剧综艺担当评委,突然出现一位神似周星驰的模仿者“张世玉”。

不仅外观形同饼印,连音调和动作都让人分不清真伪。

自他上台后,仅靠几个滑稽的动作和台词就逗得满堂大笑,可唯独冯小刚面色凝重。

在表演结束后他马上抢过话匣子,连用三个不像给予否定:

冯小刚在说到一半时望着张世玉愣了几秒,手举在半空频频点头,似乎还有什么话哽在喉咙。

想了片刻,最后只能用连续两个“不像”铺底。

“你学的不是周星驰,而是周星驰的配音石班瑜。”

愣神的那一刹那,冯导到底在思索什么呢?

或许,冯导又回忆起了与周星驰的挽肩,或许,冯导又萌生了和周星驰合作的想法,或许,冯导终于明白了周星驰的孤独。

冯小刚与周星驰都是偏执狂,只不过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全文完。


四度拿下金像奖,曾遭封杀、黑社会威胁,“千面影帝”的千面人生

最近,一档关于“中国式父子”的真人秀节目引起不少的关注。

节目中的嘉宾都是即将步入“更年期”的明星父亲与成年不久的子女。

其中就有徐锦江,吴刚这样的实力演员,也有信这样的摇滚歌手。

节目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长着一张“黑社会大哥脸”的 梁家辉 了。

鲜少上综艺节目的梁家辉,这一次,带着姐妹花女儿梁颖晨,梁静曦参加节目,展现出了影帝不一样的铁汉柔情。

在面对有恐高症的女儿要挑战峡谷荡秋千时,梁家辉甚至会心疼地偷偷抹眼泪。

作为一个父亲,梁家辉对于女儿的宠爱和关心与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令人动容。

而作为一名演员,梁家辉的光芒却是难以超越的。

虽然素日里极为低调,但他的地位却绝不亚于刘德华,张学友这样的天王巨星。

从26岁拿到第一座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开始,如今已经捧回四座金像奖,和两座金马奖奖杯。

同时,他还是歌手,散文家,出版过三本个人文集。

年轻时的他面容俊美,身材均匀健康,曾凭借一部《情人》就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男神。

但他偏偏不愿做一个靠“脸”吃饭的“明星”,而是不停地尝试完全截然不同的角色。

从喜剧片,文艺片到惊悚片,警匪片……

他演过风度翩翩的富家少爷;气宇轩昂,逍遥自在的侠客;

外表风流,内心痴情的药师;忧郁敏感,朴实脆弱的诗人;

体弱多病,无能避世的皇帝;以及冷酷无情,狡猾奸诈的黑社会老大......

梁家辉似乎从未被任何一种角色所束缚过,演什么像什么。

这样的特质让他收获了一个外号,“千面影帝”。

周润发就曾说过: “别人演得了的戏我基本都能演,我能演的戏别人不一定能演。只有梁家辉,他能演的戏我未必能演。”

不过,即使年纪轻轻就拿到过影帝,梁家辉的演艺经历却并不顺利。

在电影事业的初期,他曾遭遇台湾和香港电影界的封杀,一度无法拍戏,只能在路边摆摊为生。

而在事业的上升期时又遭遇了真实的黑帮绑架,差点发生生命危险。

好在有太太 江嘉年 的出现,才逐渐化解了这些危机。

梁家辉与太太的爱情故事也一直被奉为演艺圈的传奇。

相濡以沫或许是这段爱情最好的形容词。

与江嘉年结婚的30年,梁家辉从未出现过任何绯闻,并且每每参加活动或电影节,都会带着江嘉年一起出席。

即使如今容颜老去,被一些无良记者写成“大妈”,梁家辉也丝毫不会在意,而是用行动证明他对太太的爱。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铜锣湾穷小子,到受人敬仰的超级影帝,还收获了美满温馨的婚姻与家庭。

梁家辉的故事绝对要比任何一部电影都要精彩。

最年轻的影帝

1958年2月1日出生于香港的梁家辉,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会计,母亲则是家庭主妇。

不过好在梁家辉一直成绩优秀,顺利考上了香港理工大学。

那时候的他学习平面设计专业,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演员。

1980年,22岁的梁家辉大学毕业。

有一次他陪朋友报名参加TVB训练班,没想到朋友没有选上,他却阴差阳错成为TVB第十期艺员训练班的学生。

当时,经常会有许多剧组前来挑选一些跑龙套的角色。

梁家辉和班上另一个同学因为气质不凡而成为跑龙套最多的学生。

那个同学就是,刘德华。

有一次,两人被《千王群英会》剧组选中。

一同为周润发当马仔,各自设计了一套耍帅的动作,一个怒视前方装酷,一个手插裤兜假装掏枪。

结果两人被导演破口大骂。

这之后,两人便潜心研究演技,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训练班的生活结束后,刘德华签约了无线,并接连拍了几部大火的戏,而梁家辉却因合约期的时间问题而拒绝了签约。

他说:“TVB的合约太长了,一签就是8、9年,看不到未来。”

梁家辉开始自己办杂志,还兴致勃勃地起了一个法文名字《La Bouche》(银唇)。

办杂志并不容易,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梁家辉顾及。

他一个人就充当了摄影师,设计师,文字编辑。

在拍摄一期杂志时,他认识了封面女郎李殿朗。

两人交谈甚欢,很快成为了朋友。

没想到,李殿朗其实是著名导演李翰祥之女。李翰祥是邵氏四大导演之一,被誉为 “港台影坛风云第一人”

当时,他正准备在北京拍摄电影《垂帘听政》与《火烧圆明园》。

当他看到梁家辉的形象与五官都与咸丰帝非常相似时,便决心要捧红梁家辉。

他骗梁说:“ 做我的助理,去北京拍戏。

年轻气盛的梁家也对首都充满向往,于是带着好奇心去了北京。

梁家辉气质颓废忧郁,加上清秀的面容让他成为主角的不二之选,但梁家辉并不知情。

到达剧组后,导演迅速安排人给梁家辉剃头,化妆,做造型。

此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就是主角啊。

梁家辉天生就是戏骨,加上李翰祥的指点,在北京拍摄的这两部电影都有着不错的评价。

尤其是《垂帘听政》,更是让梁家辉直接拿到了1984年的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初出茅庐却登上巅峰。

梁家辉的星途看似一片光明,但没想到,他却迅速来到了人生的低谷。

一波三折的演艺生涯

26岁的梁家辉由于一些不能掌控的原因遭到封杀,没有一家公司敢用他。

无奈之下,他只能去铜锣湾摆地摊维持生计,他和朋友卖首饰和手工艺品,还有母亲做的皮手镯。

有时,也有过路人好奇地问:“你长得真像那个影帝梁家辉啊。”

他就笑着说:“我就是啊。”

最窘迫的时候,电费水费也交不出来。

但乐观心态让梁家辉即使在那样一个穷困黑暗的日子里也始终没有放弃梦想。

几年后,他接到了一通来自电视台的电话,邀请他参加节目录制。

而这个节目的总监,就是江嘉年。

“她是全香港唯一一个敢给我工作的人。”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梁家辉都会对妻子充满感激。

节目录制后,梁家辉认识了江嘉年,并深深地被她吸引,交往半年后,两人决定结婚。

当时看来,两人并不般配。

那时的江嘉年虽然不算倾国倾城,但留学归来的高学历,良好的家境,以及不俗的谈吐,都让她显得气质超群。

而梁家辉只是一个落魄的穷小子,兜里只有一张8000港币的银行卡,连戒指都买不起,第一张结婚证,甚至还是梁家辉自己手工制作的。

据传,两人的恋爱故事中,还有一段趣闻,足以显示江嘉年的情商与两人的关系。

有一次,江嘉年过生日,梁家辉邀请她去喝咖啡,在结账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价格非常便宜。

日后,他便经常带太太和朋友前去光顾,还向朋友宣传,这家咖啡店物美价廉。

朋友们单独去了咖啡馆却发现并不便宜,抱怨梁家辉骗人。

梁家辉觉得奇怪,后来才得知,原来是江嘉年担心他没钱,又不愿意让他失了面子,就提前给咖啡馆打了招呼: 凡是梁家辉来消费,一律五折结账,剩下的钱由她来补上。

当得知真相后,梁家辉内心的感动已经难以言表。

所以梁家辉发誓要努力用自己的能力来回报妻子,让两人过上好日子。

当然,日后的他也确实实现了这一目标。

两人结婚后,在圈内的朋友徐克,周润发,狄龙等人的帮助下,中国台湾“文化局”逐渐解除了对梁家辉的“封杀令”。

梁家辉也借机拍摄了许多影片,生活逐渐走上正轨。

太太江嘉年对梁家辉的影响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

1993年, 梁家辉接到了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参演大名鼎鼎的杜拉斯的小说《情人》。

这自然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但考虑到电影中需要大量的裸露镜头,他又犹豫再三。

“你是一个演员,你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应该都可以参与演出。”

太太告诉梁家辉,这样一个可以走向世界影坛的机会,别人珍惜还来不及,不用在意她的看法,而是应该遵循作为演员的义务。

太太的话让梁家辉感慨万分,他立刻决定拍摄这部电影。

没想到在越南拍摄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

一天夜晚,一群人冲进梁家辉夫妇住的酒店,将枪抵在他的脑袋上,命令他跟着他们走。

原来,梁家辉被黑帮的人盯上,强行带到菲律宾去为他们拍戏,而太太则被软禁。

这件事僵持了几天,《情人》剧组无法开工,梁家辉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担心至极的江嘉年决定 只身一人前去和黑帮的人谈判。

在谈判的过程中,虽然也有恐惧,但江嘉年更多的还是表现出了镇定与理智。

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她说:

“我既然来了,就不怕死,可我死了,对你们也没好处。你们是生意人,无非想自己拍片子多挣些钱。

《情人》是一部受瞩目的大片,我敢说这部片子会让辉仔的知名度有一个质的飞跃,你们让他安心将这片子拍完了,再去拍你们的,对你们的票房只会有好处。

你们采取这样的行为,大家心里都不痛快,他即使去演,也演不好,又何必呢?”

江嘉年的这番话果然奏效。对方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放了梁家辉回国。

下了飞机见到妻子的那一刻,他哭得像一个孩子。

不久后,《情人》上映了。

在法国放映没几天,就打破了当时近两年来的票房记录梁家辉也一举成名,走向国际乐坛,还被欧美杂志评选为亚洲最性感的男人。

如果没有江嘉年的帮助和指点,或许,这部经典而凄美的爱情电影或许就不会如此广为人知,甚至顺利上映吧。

或许是因为在35岁之前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梁家辉之后的演艺生涯一直稳步前进。

同时,也用各种截然不同的角色来证明和提升自己的演技。

尤其是双胞胎女儿出世后,他更加拼命地拍戏工作,为了给孩子和妻子一个更好的环境。

曾经有记者问道:“作为娱乐圈的绯闻绝缘体,你是怎么做到拒绝诱惑的?”

梁家辉坦然回答道: “我觉得我老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家里的诱惑我都抵挡不过来了,哪里有精力去应付外面的?”

比起当时浮华而混乱的香港演艺圈,梁家辉算得上是真正的好男人了。

梁家辉陆续拍摄了《监狱风云》,《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棋王》《阮玲玉》,《豪门盛宴》,《新龙门客栈》,《东邪西毒》,《赌神2》等等的经典影片。

拿到的奖项更是多不胜数。

梁家辉似乎一直是一个执着而认真的人,认准了一生所爱,便会倾尽全部的心血去努力做好。

就像他对爱情一样,对于演员这个职业,他也一直兢兢业业。

他可以为了拍戏穿女装,也可以剃光头扮丑,打戏从不叫替身,还苦练普通话,为了让搭档不出戏。

最辛苦的时候,一天只睡45分钟,连洗澡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和敬业,才让梁家辉成为受人敬重的“千面影帝”吧。

文笔最好的香港演员

作为一个低调又高产的演员,梁家辉的代表作太多太多。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电影《黑金》。

为了了解这部讲述台湾黑帮政客的电影,对角色的性格,形象,服饰等有更深刻的理解,梁家辉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最终整理出来了一部将近 十万字的研究报告 ,足以出版一本书。

电影上映后,所有人都被梁家辉的演技折服。

甚至是饰演男主角的刘德华,在这部电影中也被衬得稍逊一筹。

其实,梁家辉一直是一个内心细腻而敏感的男人。

他喜欢写作,尤其是散文,从大学毕业后兴冲冲地筹办杂志,他曾给《文汇报》写专栏,以及拍摄了不少温情脉脉的文艺片,都能够看出他对于文学的热爱。

梁家辉为杂志写专栏的事其实鲜少被观众所了解,最初是希望用稿费补贴生活,但这专栏却一写就是21年,一直到2008年才停笔。

而出版社也将梁家辉写过的所有文章整理成书出版。

分别是:《寻常笔墨》、《戏言杂记》和《我对你说》。

说到这里,或许我们对于梁家辉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

好的演技或许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细腻的洞察力,梁家辉的演技真实而富有力量,每一个角色都直击内心,这或许离不开他作为作家的身份。

即使功成名就,也不摆架子,耍大牌,而是不断地从市井生活中获取学习的乐趣。

可儒雅可邪恶,可冷酷可热血,真实而坦然,含蓄而利落。

梁家辉有着极强的个人风格与魅力,他的气质绝对是香港影坛独一无二,且无法超越的存在。

即使如今他已近61岁,却仍活得像一个少年,他从未停止过拍戏,也始终坚持锻炼,保持身段。

他深爱着女儿与妻子,也常常在社交平台上和太太“秀恩爱”。

有一段时间,江嘉年因为生病而需要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导致身材严重走形。

被媒体写成是“体态臃肿,面容憔悴的大妈。”

但梁家辉却站出来说:“ 这世上最美的女人,都没有我老婆有魅力。

每一个人都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和生活,但细水长流,白头偕老或许才是检验爱情的最佳标准。

梁家辉无疑将爱情与职业完美地平衡。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天赋异禀的影帝。

但至少我们可以从梁家辉身上学会如何坦然,踏实地度过一生:

活在当下,不贪心,不妄想,努力去追求热爱的事物,足矣。

本文由艺非凡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其所有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