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48更新:2024-11-24 02:05:06
李承鹏,查阅他的资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作家,是一个知名博主,是一个与这个社会对抗过的文人。
虽然开头对李承鹏有一个很概括的评价,但这些大都是从他的正面评价中找到的,各种各样的头衔也好,都是资料里给出的,但是真正去看他的微博,了解他的言论,看一些他的作品,我对这个人也有了新的理解。
他,是这个时代所独特的产物,人民宣扬文学,宣扬文采,但其实并没有太多人能沉下心来去认认真真的读一本名著,去理解一本好书里所要传达出来种种信息,思想以及给自己带来的思考。
很多人就喜欢去读像李承鹏,大冰等做出来的所谓的快餐文学,这样的书,你在读的时候,会对其中所描述的东西产生向往,读的时候会觉得很爽,很舒服,但是真正的读完以后,可能在脑子里根本留不下什么,唯一的收获大概就是拍一张图片,发到朋友圈,获得许多人的点赞,丰富自己爱读书的人设而已
同时,他的微博上发表的很多言论也是懂得如何契合大众心理,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同,加上一点自己的小幽默,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李承鹏是这个时代的成功人,他有传奇的经历,有一些忠实的信众,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的财富,但是这样的成功人也许应该给我们一些关于这个时代的反思与思考。
李承鹏的足球文章绝对是最有趣的。他写作风格大惊小怪,就像一个没有门派系,自学成才的厨师。可以放一堆看似无关紧要的材料写得很乐意,骂了很多之后发现已经跑题了,让作者回想,真的会让读者很感兴趣,也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首先,在这个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像李承鹏这样的体育圈意见领袖不再像以前那样聚集。第二李承鹏已经远离公众视线很久了,甚至很多年轻的粉丝朋友都不认识这个人。所以觉得李承鹏的很有意思。
扩展信息:
被称为“大眼哥”的李承鹏,是一位著名的足球记者。他是纸媒时代最著名的足球评论家之一,与他同时代的还有马德兴、周文渊等人。不满当年的足球环境,李宣布退出足球圈,这是潇洒的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人物介绍:
公共知识分子李承鹏,中国社会评论家、散文家和畅销书作家。他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足球记者和评论员之一。曾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足球日报》特刊部主任。1968年出生于新疆哈密(父亲是被派往新疆的文艺战士),8岁时随父母迁回四川成都。1990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体委机关报社工作。1996年因批评假球黑哨被党委书记责令停职反省,成为国内第一位因批评假球黑哨被停职反省的记者。在接下来的20年里,多次被相关部门“封杀”。
进入《足球报》后,成为专题部主任,成为知名足球评论员。在20多年的写作工作中,他深受读者喜爱和好评,被足球评论家称为“鲁迅”。他用现代幽默讽刺和揭露了中国足球及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他的文笔灵动而不失智慧、幽默且充满辩证,对缺点持批判态度,敢于表达自己的话语。李承鹏还在20家都市报开设了评论专栏,评论充满了诙谐的话语。他连续两年被评为《新周刊》新成员。与此同时,他发表了许多作品,获得了好评。
李承鹏是中国著名的社会评论家、散文家和畅销书作家。他曾是中国最著名的足球记者、评论员,历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足球日报》特刊部主任。
遥想当年,随着甲A联赛的红火兴起,足球市场一片繁荣。因关注度高,市场供需关系顺畅,国内各种足球专业报多达百家,媒体记者成百上千,号称“八千足记”。在足球激情燃烧的时代,各种写法、各种风格百花齐放,产生了一批饮誉足坛的名编名记,优秀的足球记者批量涌现。
其中,也分为几个流派,比如以汪大昭为代表的传统正派,做新闻讲究严谨客观,在行业内也算德高望重的前辈;另外,还有《体坛周报》马德兴为代表的“权威派”,喜欢挖一些所谓的独家和内幕,让自己成为圈里圈外的意见领袖,当然了无论圈内圈外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再有便是张晓舟、李承鹏为代表的“南方系”,这些人大多中文系出身,擅长舞文弄墨,文采斐然,但实际足球理论和对技战术的理解分析并不是特长。
如果仔细阅读过李承鹏的文字,你会发现,关于足球比赛本身的技战术分析,双方的数据分析,球员特点和发挥等等,其实篇幅是较为有限的。他的文字里,更多的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思维逻辑,给人一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通读古今的感觉,最后再又硬生生拉回到足球,往往一篇球评能够写成一篇杂文,嬉笑怒骂尽在其中。再加上身上的那股“侠气”,所以经常会出一些引起轰动的作品,比如揭黑等等。
其实这样的文风也符合李承鹏自身的特点,毕竟他是川师大中文系毕业,文字水平在“八千足记”里绝对是佼佼者。而这样的文风也深受不少读者喜爱,李承鹏也一度风生水起。据传,李承鹏最巅峰的那些年,有杂志跟他的约稿开价是10元/字,也就是说,一篇千字的文章,稿费就高达万元,所以你可以想象,单靠写稿、出书,那几年的李承鹏赚了有多少钱。
只不过,后来的李承鹏就有些剑走偏锋了,或许在他本人看来并非这样,但至少以我这样一个算不上他的粉丝但还算读过一些他作品的人看来是如此。从一个球评人,慢慢成为公知。在微博上,经常发表一些让人看起来读起来不那么舒服的言论,直到几年前被微博被销号。最近这三四年,更是几乎销声匿迹,听不到什么关于他的消息。
总言之,李大眼不说球,还是挺遗憾的一件事,至少他曾经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因为能够让体育的文字有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李大眼和他当年南方系的那些同事们做到了,而现在,那样的风格越来越少见了。只有马德兴们,还守在了中国足球报道的一线。这么说来……也是不容易了。
李承鹏文笔犀利、视角独特。
相比多年来的杂文高产,李承鹏散文的创作数量显得很少,但篇篇都是用心之作——从早年悼念张国荣逝世而作的《偶像没有黄昏》、悼念巴金老人的《从此天下无阅读》。
到近年感恩母亲的《妈妈的四合院》、思念父亲兼抒发自己做父亲点滴感慨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不堪的一个斗士》、缅怀青春年华的《只有青春期,没有青春》。
李承鹏散文不虚美,不隐恶,从不回避个体生命的苦难与不堪,不隐瞒个人情感、立场、品味,实现文笔之美(文学价值)与纪实价值(口述史价值)的统一。
人物介绍:
李承鹏1968年9月生于新疆哈密,后迁居成都,曾在广州工作,后长时间寓居北京。
平民的出身、大漠风光的画面感和力度、川西平原的细腻、四处漂泊的经历以及专业写作的训练让他拥有独树一帜的文字风格,文章体现出的生动的画面感、内在的韵律感、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方法,形成标志性的李承鹏风格。
近十余年来,他以杂文、长篇小说、散文闻世,成为中国大陆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截至2014年1月底,个人博客累计阅读流量超过3.2亿次,个人微博粉丝超过743万,而发表于2008年5月19日的一篇博文在五年半之后仍以超过3700000次的点击保持着新浪博客单篇浏览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