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77更新:2024-11-24 02:22:34
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有一位武林高手因护驾有功而获得钦赐黄马褂,他就是清朝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宫宝田。宫宝田于清末同治年间出生在山东乳山的一个小村子。宫家传到宫宝田父亲这一代时,家境已经很贫寒。宫宝田小时候只上过几年私塾就因家境原因辍学了。1882年,十三岁的宫宝田经亲友介绍,前往京城元亨利碓房当学徒,碓房可以理解为米行。元亨利米行的老板是清代功臣之后,靠着这层背景,元亨利米行获得向京城各王府提供大米的资格。作为学徒的宫宝田因此有机会经常运送大米出入王府,这是他日后成为武林高手的一个机缘。
当时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高徒尹福在王府里当护院,宫宝田多次往王府送米,两人因此认识上了。尹福不愧是武术名家,他很快就意识到宫宝田是练习八卦掌的好料。宫宝田因此辞掉米行的工作,拜入尹福门下练习八卦掌。尹福很重视宫宝田这根苗子,在生活上很照顾,传授武术更是严格要求。据说尹福每天都会给宫宝田一个空碗,要求宫宝田每天练功流的汗必须满一碗才能停下。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尹师的教诲并没有付诸东流,宫宝田苦练武功十年,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宫宝田的轻功造诣尤其突出,据说能一跃而上数米,飞檐走壁不在话下,被誉为“宫猴子”。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十七岁的宫宝田应召入宫担任大内侍卫首领,成为清朝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大内侍卫的主要职责是守卫清宫,这是一份靠实力说话的工作,能当上大内侍卫的人理论上都是一些武功较高的人。而大内侍卫总管作为统领大内侍卫的人,自然是高手中的高手。宫宝田从一个毫无武术基础的米行学徒,仅用15年的时间就成为大内第一高手,可见其武学天赋还是很高的。能被任命为大内侍卫首领,成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贴身侍卫,这已经足以说明宫宝田的武功是很好的。除此以外,至少还有两个事情可以说明宫宝田的武功很好。
1905年,宫宝田因不堪清廷腐败,称病辞归,在老家传授八卦掌。直到1922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仰慕宫宝田的武功,邀请宫宝田前来奉军担任武术教练。张作霖初见宫宝田时,看宫的身材瘦弱,不像武林高手,便有意试探下宫宝田的功夫。宫宝田意会到张作霖的心思,便主动提出要见识下张大帅的高超枪法,两人因此进行了一场比武。宫宝田戴上帽子走到二十步开外,然后叫张作霖开枪打掉帽子。结果号称神枪手的张作霖连开两枪都未能打到宫宝田的帽子,就在张作霖准备开第三枪时,宫宝田已经出现在张的身后。这样一来,张作霖彻底信服了宫宝田的武功,将宫宝田留在军中担任武术教练兼贴身保镖。
另一个能说明宫宝田武功高强的事情发生在抗战时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山东境内作战的许世友将军听说宫宝田的武功卓越,特意前去拜会。许世友将军年少时曾在北少林学过武术,是军中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他之所以去拜会宫宝田,正是因为宫宝田也是武术名家。相传许世友将军和宫宝田还互相切磋了一番,两人都对彼此的功夫称赞不已。
“大内侍卫”,这一听就知道是武林高手,飞檐走壁,以一敌百。在历史上,每个朝代都充斥着这些人的传说,他们神秘而张狂,属于皇帝的亲军,只听令于皇帝一人。而北宋的“大内侍卫”,由于太祖皇帝本身就是“武林高手”,武力强悍,所以他训练北宋大内侍卫也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其选拔之严格,成员武力之高,在历史上都是排在前列。
难道北宋就真没“高手”?拱卫皇宫的“大内侍卫”们武功到底怎么样?是不是一帮打酱油的骗子?
“大内侍卫”,听名字就知道,他们是专思保护皇帝,拱卫宫廷不受侵害的侍卫,也是皇帝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北宋时期,他们其实叫“宿卫禁军”,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最后由皇帝把关,得到首肯后才能成为“宿卫禁军”,其严格程度甚至超越皇帝选妃子,毕竟妃子只是拿来享受,宿卫们则是关系到皇帝的生命安全,理所当然地要严格把关。
我们先来看下这些大内高手的筛选条件。北宋自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又把“刑不上士大夫”当做了祖制。自此,宋朝的武将彻底地失去了话语权,受到文官集团的全面压制,“重文抑武”成为国策,这也使得北宋军队缺少凝聚力,战力低下,打了很多败仗。但是,皇帝身边的宿卫禁军却不在此行列。
选拔条件
北宋建国初期,军队沿袭了五代时期的好勇斗狠,战斗力强悍。赵匡胤作为当时的“顶尖武林高手”之一,为了防止唐朝外臣掌权割据,导致皇族势弱的事情发生,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先是削减了武将的兵权,然后抽调全国精锐军队,组成中央禁军,受皇族控制。
在筛选禁军的过程中,还设置了严格的要求: 5.7 宋尺(1 .75 米) 以上, 可入选中央禁军;5.5 宋尺至5.7 宋尺(1.70—1.75 米)可选入戍边禁军; 5.2 宋尺至5.5 宋尺(1.60—1.70 米)可入选在低规格的禁军中服杂役。而且中央禁军士兵必须拉开1石2斗弓,(宋朝9石,相当于汉朝25石。1石大致相当现在82.5KG。)百米外射箭,六中三箭者才能入选,其余还要求士兵具备一定的武力值,十里挑一,非勇武者不可入选。
然后,赵匡胤的宿卫禁军再从这些精锐禁军中选取,要求更加严苛,20万禁军中选取3000人。身高1.8米,能开1石5斗弓,百米外射箭,六中五箭,武艺娴熟,有一技之长,还需要祖上三代可查,皆是清白之身,对皇帝忠心,才可以入选。并且这些人选中后,还受到了赵匡胤这个大高手的亲自训练指导,教授高深武学,也就是这3000人组成了北宋第一代“宿卫禁军”,也是最强的一代。
由筛选条件就可以看出,这些经过千挑万选突围出来的壮士,肯定都是武功高强,身怀绝技之人。毕竟这些人关系到皇帝的生命安全,又是万里挑一,就算权力再大的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做手脚,除非他想造反。
轶事记录
虎嘴取骨
据宋杨亿所著《杨文公谈苑》中说,宋太祖训练的宿卫,都是以一敌十,甚至敌百的武林高手。曾经有外邦使者给赵匡胤献上了一头猛虎,这令得宋太祖很是开心,命人把老虎放出来喂食。但是老虎由于运输路途遥远,路上没有充足食物,被饿得狠了,喂食的又是整只的羊。老虎吃的太凶残,一下子就让骨头给卡住喉咙了,在地上不住的翻滚,呼吸显得困难。
刚得的宠物,如果就被骨头给卡死了,太祖岂不是要在外邦面前丢脸?关键时刻,随同的侍卫李承训请命出手,要把老虎嘴中骨头取出。只见他慢慢挽起袖子,走到老虎面前,一手扶住老虎头部,一手快如闪电般伸向老虎嘴巴里,抓住羊骨头,在老虎嘴巴合拢前迅速取出。他的手毫发无伤,老虎嘴里的骨头却被取出了,令赵匡胤大喜,外邦使臣也敬畏异常!
李承训就是宿卫禁军中的一员,由此可见他们的胆识过人,身手高强。
徒手擒飞鸟
臂力惊人
据说有一次,西北的军阀张继迁为了向太祖示好,表示自己的忠心,绝无反叛之意,专门派了使臣带着珍宝来向太祖进贡。太祖为了表示礼尚往来,便赏赐给张继迁一张一石六(一石约为82.5公斤,共132公斤,没有132公斤以上的力气,是拉不开的)的重弓。虽然张继迁派过来的随从,都是西北军武艺高强的人,但个个无不摇头叹息,不敢尝试。这就尴尬了,反倒令赵匡胤有点不够意思了,仿佛故意让人难堪羞,羞辱他们的意思了。这样重的弓谁能拉开啊?
太祖不乐意了,这算啥?好心反被误会?随即,他命令随身侍卫逐一去拉弓示范,以证自己清白,侍卫们个个都拉满弓,而气定神闲且有余力尚存,顿时使者无不愕然佩服。
这时候赵匡胤随意地说:“你看,我的侍卫都是能拉开的,我以为张将军勇武十倍、乃至数十倍于我侍卫,拉此弓,轻而易举,不在话下,莫非使者是嫌弃此弓太轻?”使者吓得瑟瑟发抖,连忙跪谢,回到西北后汇报给了张继迁。他一听太祖军中都是如此猛士,顿时浇灭了他的反叛之心,自此后忠心向国。
但是,再厉害的“大内侍卫”,也不是无敌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何况还是训练有素的大军。再无敌的宿卫禁军,也抗不起北宋执政者们的连番作死。在“靖康之耻”一战中,宿卫们表现了极其英勇的品质,也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武艺。他们以小队为单位,登上城头,与金兵搏杀,无数次将他们杀下城头。甚至还趁夜派小队出城去,烧毁了很多金兵器械于粮草,连攻城器械都全部烧毁,令得金兵无法攻城,立下了赫赫功劳。
可惜,禁军们在城头浴血奋战的同时,宋钦宗轻信何栗和郭京,总想着议和,最后误中金军奸计,使得开封城被攻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加上十多万百姓匠人,共同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造成了惨剧“靖康之耻”。
可见,大内侍卫们纵然武功再高,也只能护得皇帝一时安全,最后还是要靠皇帝带领整个国家奋发图强,走向强盛,才能保护皇帝自己的性命,让百姓安居乐业。
《史记·景宗本纪》记载:“置左右内官,属大内。”
“大内”是武侠小说常出现的词,历史找那个大内往往指皇宫的“国库”,“国库”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财富的储藏处,自然有不少精锐力量把守。
但如果说他们跟武侠小说上描述的武功极为高强,来去无影无踪,杀人一招毙命,这似乎不太可能。
其实清朝的大内高手,不但没有这么风光,而且压力很大,稍有不慎便有杀头的危险。
虽然这个工作危险,而且责任重大,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去当大内侍卫的,这个工作也是个“肥缺”,需要有一定的身份,并且有政治上绝对清白的家世——祖上九代十代不能有犯罪的人。
清朝有一位姓富察的大内总管,他负责整个皇宫安保工作,他所属的富察氏严格意义来讲也算是半个贵族,是明朝末年比较繁盛的一支,出了很多高官,门楣非常显赫,只是到他那一代没落了。
所以大内总管或者比较高一点的官职,都是有没落的世家子弟来担任,因为这个位置说它是处在底层也不恰当,毕竟每天接触的皇宫贵人多,还跟老太后、皇帝、皇后天天见面,在主子眼前递句话还是很方便的,所以想当大内侍卫的人也很多。
晚清一位八旗侍卫的回忆录中,披露了大内高手的衣食住行情况,让我们看到他们异于常人的辛苦。这些没落的世家子弟或者家世清白的平民家的孩子,一旦被选入大内侍卫,他的安危完全系于清廷最高统治者——最高贵血统的皇室成员身上,他们的荣辱全在主子的心情。
而且皇宫贵人多规矩大,他们再怎么牛也属于底层人,底层人无论是人品还是清洁方面都会被质疑,比如侍卫要当值,不但要漱口更衣,以免熏到皇族贵人,而且上岗之前要把内急处理好,不能想什么时候解决就什么时候解决。
在晚清一位老侍卫的回忆录中,写了六条铁律,这六条铁律本是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但随着清朝的毁灭,这些秘闻也就浮出水面,大方面世了。
第一条铁律是大内侍卫最风光的是在“禁门”当值,“禁门”这个地方二品以上的大员都不能踏入半部,有紧急军情汇报也只能在台阶二十步以外停着等待通传,违背者,斩杀之。
“禁门”就是景运门,只有亲王级别的人才能随意出入,而且在审查严格的时候,亲王也不能随意进入,因为离乾清门的前广场太近,皇帝怕有人篡位谋杀他。
可想而知景运门侍卫的责任有多大,如果没看好,让他们随便进来了,侍卫就会被连同问罪,就会被杀头。
清朝的文武百官是很多的,有脸盲症的根本记不住,大内侍卫绝对不能有脸盲症,必须记住每个人的官职和名字,以免通传的时候张冠李戴,所以大内侍卫的第二条铁律就是背诵品级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否则也有掉脑袋的危险。
“一品麒麟飞鹤腾,二品狮子锦鸡行,三品花豹孔雀落,四品猛虎燕栖鸣,五品寒熊白鹇过,六品悍彪鹭鸶灵,七品勇耗鸂鶒飞,八品犀牛鹌鹑精,九品天马练雀闹……”
脑子聪明的侍卫翻来覆去念几天也就记住了,脑子笨的要通宵达旦地背,而且要一看到就能反应过来,反射弧不能太长,否则脑袋也保不住。
第三条铁律是大内侍卫被称为“快速反应部队”,他们睡觉不能睡熟,必须留一只耳朵值班,一旦有险情要马上从熟睡的状态中醒来。估计有的能睡的人,睡觉打雷也醒不了的,等他起来会发现所有的人都不在了,都去捉拿刺客或打仗去了……那么他就有因为失职掉脑袋的危险。
第四条铁律是睡觉的规矩,大内侍卫睡觉也要按照固定的方位睡,这跟风水有关系,也关系到皇宫的安危:他们要头南脚北,因为男儿头顶百会穴属火,属火的百会可以被属水的北方降火,北方属水,这样睡图个吉利,而且枕头底下还要放置剑形铜条,一旦被惊醒,便于马上拿起武器作战。
第五条铁律是吃饭和内急问题,吃饭不用说,主子吃剩的赏赐给他们,大内侍卫最好的福气就是口服,主子每次吃饭都吃很多道菜,而且御膳房做饭也十分美味,而那些娇气的主子根本吃不了多少东西,所以剩下的都让侍卫吃了。
吃饱了就要解决个人问题,但这个是有严格规定的,他们是轮流值勤,有固定的时间解决内急,上岗内急都得憋着。所以一旦有时间,即使他们不想解决也得逼着自己解决,否则一会上岗就没机会了。
第六条铁律是侍卫的个人清洁问题,侍卫驻守的地方跟茅厕近,到了夏天会招惹很多蚊虫,但他们不能惊扰主子,就得用海盐洒在地上除去味道,消灭蚊虫,负责灭蚊虫的工作。
夏天他们会弄很多冰块,用干净的猪尿泡过放身上带着,保持凉爽,不能出汗,怕对主子不好。
所以说侍卫还是底层人,不能与高贵的主子相比,生活在压力和危险之中,也是挺压抑的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