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56更新:2024-11-24 02:26:23
巧姐最后是嫁给了板儿,作了一个农妇。
贾巧姐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巧姐由于年纪幼小,在书中出场不多。在高鹗整理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贾府破败后,她险些被王仁、贾蔷、贾芸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幸而刘姥姥、平儿、王夫人合力将她救出,最后由贾琏作主嫁到姓王的农家。根据第五回的图册和判词,再有脂砚斋的批语。
巧姐最后的归宿,红楼梦前面的伏笔中已有交待,后来王熙凤在贾府亡故之际也对刘姥姥有了托孤之意,巧姐的名字又是刘姥姥所起,一个“巧”字亦暗示了以后巧姐会“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也就是说巧姐被狼舅奸兄卖掉之后,受了很多的苦,但最后被刘姥姥与板儿所救,后来跟随刘姥姥去了乡下,嫁给板儿过着平淡的生活,这样的结局对巧姐来说已是幸福的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
很多后人关于巧姐的文字描写中,特意写了巧姐被卖入妓院的生活,在生不如死的生活中,巧姐本意寻死,后因死不得,在挣扎中度日如年,最后遇到解救她的板儿与刘姥姥。
《红楼梦》巧姐的结局是被刘姥姥赎身成为了“荒村野店”的纺绩妇女。与前半部十二钗所过的那种吟风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于是,刘姥姥为巧姐取名所说的“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得到了证验。
巧姐的结局也寄托了曹雪芹自己一部分理想,不可能人人出家为僧如宝玉,为尼如惜春,大观园里的人该怎样寻找一条出路,或许归隐田园是一个好的终结。
巧姐形象的道德内蕴
1、因果报应的道德教化
因果报应,体现在王熙凤的命运上。王熙凤既有重财、为了财对他人刻毒的一面,也有重情,对欣赏的人不计较其小节、不惜金钱的一面。
王熙凤正因为重财、刻毒,才惹得众人忌恨、惹上官司缠身;又因为重情、宽容让她在无意之间对他人施与了恩惠,关键时刻得到了他人搭救,刘姥姥正是其中的一名。巧姐的遇难与脱险都出乎王熙凤意料。在不可预知的人世中,该如何为人处事,曹雪芹用王熙凤和巧姐的命运给予了读者启示。
2、平淡是真的道德感悟
一个在贾府中长大、颇受呵护的千金小姐,突然沦落到被卖的地步,巧姐的命运反差是极大的。现假设,荣国府未败,巧姐仍在贾府中,未来的命运会如何。
实际上她的命运是可见的,贾府元、迎、探、惜四春的结局足以说明她未来的结局。元春进入宫廷,疑似卷入宫斗,死于非命;迎春所嫁非人,被丈夫活活折磨至死;而探春则在朝廷败亡之后,被和亲这样一种屈辱的政治策略奉献给了敌国,永远不能再回家乡;惜春看破一切,从此青灯古佛。
就以人生的态度而言,曹雪芹在《红楼梦组曲》中给出的结果是“留余庆……幸娘亲,积得阴功”。对比豪门中的彼此算计,正如探春所言“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巧姐虽然在村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却获得了刘姥姥的真心关爱。这两种生活,哪种是福,曹雪芹通过对比留出了余味。
电视剧《红楼梦》当中巧姐的结局是被刘姥姥给救出了,一起回到了乡下刘姥姥家里,与姥姥和板儿生活在一起。
《红楼梦》当中的巧姐是王熙凤唯一的女儿,在贾府时可以说是养尊处优,集父母长辈宠爱于一身。但是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太好,所以王熙凤让乡野村妇刘姥姥给起了名字叫巧姐,为的是好养活。这样一来,也促成了她们两人的缘分。
剧中刘姥姥几进贾府也得到了王熙凤等人的照顾,可以说是亲戚走得很是有用。后来贾府落败之后,巧姐在流离失所的情况下被卖到了青楼。王熙凤在自顾不暇的时候见到刘姥姥,下跪求她一定要救出巧姐。此时的刘姥姥也很是忠义,准备将家财拿出来去找巧姐的下落。
找到巧姐之后,因为赎身需要大量的钱财,刘姥姥便卖了家中的所有东西,赎回了巧姐,领着她一起回到乡下生活。巧姐原本是一位大小姐,最后落得如此地步也是有些悲惨,不过好在可以过上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