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将(明朝的名将有哪些)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69更新:2024-11-24 02:26:59

明将朱文忠简介?
李文忠,是朱元璋大姐的儿子,小名保儿,12岁时母亲死了,不久元末农民起义发生,保儿跟父亲李贞东奔西走。至正十四年(1354)李贞听说朱元璋在滁阳领兵,带着保儿投奔他舅舅,朱元璋除亲侄子朱文正之外,没有其他亲人,见到姐夫和外甥抱头痛哭,那时还没有儿子,就把保儿养为己子,按照朱文正的排行,取名朱文忠,请文士教他文化,又让他学习兵法。保儿学习认真,一次朱元璋拿着他写的文章说:我家的文忠有卿士才,不过这时需要的是马上功夫。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令文忠从军打仗,这时他19岁(傅惟麟《明书·歧阳王李文忠世家》)。文忠是义子、外甥双重身份,与朱元璋的关系在义子中最亲近。

  沐英,定远人,父亲早逝,跟从寡母生活,8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

  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他因年龄小,连父母姓氏都不知道,朱元璋给他取名文英,小名大概叫“周”,别人称呼他为“周舍”(《明书·黔宁王沐英世家》)。

  18岁上,朱元璋命他随军打仗,用为帐前都尉,侍奉于帷幄之中。

  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沐英画像何文辉,滁州人,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攻下滁州,何文辉14岁,收养为子,易姓朱,人称为“道舍”,后被任用为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明史·何文辉传》)。

  徐司马,扬州人,9岁成为孤儿,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姓朱,小名马儿,年事稍长,在朱元璋身边服务,后出为总制,随从常遇春镇守婺州(《明史·徐司马传》)。

  平安,其父平定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在攻打元大都战役中牺牲。朱元璋于平定在世时就把平安收为养子,改姓朱。平定死后,让他去袭父职(《明史·平安传》)。
明将李如松的老师是谁?
常年跟随父亲征战积累的经验。他父子二人都是相当牛逼哄哄的人物。
明将是什么意思?
就是将军的意思

明朝的名将有哪些
孙传庭,他是在崇祯的时候成为了兵部侍郎的,后来更是成为了兵部尚书,在那个时候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兵镇压农民军的,当然这个时候他的主要对手就是李自成了,这个时候由于明军内部粮草不足,还发生了瘟疫这件事情,在加上这个时候军队的士兵多是新兵,所以应该选择固守,但是崇祯却是错误的指挥,让孙传庭立即决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战死沙场。
熊廷弼。这个人在万历时期就已经在辽东战场效力了,后来更是负责经略辽东,在这个时候他制定了很多的措施,比如整顿军令,造武器,召集军队等等,但是在后面因为和巡抚王化贞不和,所以也就导致了广宁的失守了。
袁崇焕,这个人在明朝末年是专门负责平辽事宜的,先后在抗击清军的过程中取得了大捷的,后面更是被崇祯启用,还解除了皇太极威胁京城的危机,但是后面崇祯却中了清朝的反间计,最终也就将这个武将给杀害了!当然人们认为袁崇焕在私下里有着和后金秘密的约定,这一点是最遭到皇帝猜忌的。
明朝十大将领
明朝时期名将辈出,各个时期的名将有很多。
我就各个时期的最著名名将一一列举

首先是开国,洪武时期1368-1398, 毋庸置疑是徐达、常遇春。两人徐达做帅谋划、常遇春先锋突击,所向睥睨。灭陈友谅、张士诚,灭元朝、出塞北攻击蒙古,攻必克。 此外,当时的傅友德、李文忠、蓝玉也都是与徐达同期或者之后出名的名将,也都在北面攻击蒙古北元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建文、永乐时期1399-1424
此时的名将是 朱能、张玉。他们是靖难时期燕王(后来永乐皇帝)的部下,朱能创下率领几十骑追击几万人的功绩。 张玉的儿子张辅还率军功绩安南(越南)取得胜利。 在建文帝方面,名将平安、圣庸。

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1425-1466
此时天下比较太平、名将比较少了。除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之后打了一场北京保卫战之外,战乱都是小规模的北方边境武装冲突。 此时的比较有名的一是于谦,严格的说他是文人,在北京保卫战中是谋划人。以自己一人的谋略与勇气避免了明朝重蹈北宋之覆辙。 另外是正统第一勇将石亨、 北京保卫战中立功的孙堂 也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 1467-1421
明王朝从成化的乱象重新回到盛世时期,战乱相对较少。 正德年间北方曾经爆发了明朝对瓦剌的应州大战, 南方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此时的名将当属王守仁,他是纯文人,却在没有正规军的情况下,通过临时招来的散兵打败了叛军。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 1422-1620
此时名将比较多。 因为倭寇之患愈演愈烈,但明朝最终战胜倭寇。 因为与蒙古的边境冲突基本结束,北面长城重铸。还有因为万历援朝抗倭。
抗倭方面,首推戚继光。戚家军 是明中期战斗力最强 的军队。 其次俞大猷。 谭伦。
对北部蒙古、女真的,名将戚继光(抗倭之后驻守蓟门)、李成梁、杨博
入朝作战:李如松、 麻贵。

泰昌、天启、崇祯时期 1620---1644
此时内忧外患严重,名将辈出。
孙承宗,被誉为能阻挡满清入关的唯一人。文臣出身,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明末北京保卫战指挥者
熊廷弼,在辽东驻守期间努尔哈赤没有敢越过半步。
袁崇焕,宁远大捷。炮击努尔哈赤。
洪承畴,儒将,虽然晚节不保,不能不说是名将。
卢象升,儒将,五省总督,卢阎王。 西逐叛民、东拒满清。可惜在1638年战死。
孙传庭,儒将,明末进士,文人领兵。倒在了1644年大厦将倾之际。
曹文昭

南明时期 1644-1662
此时明朝只是在西南、东南顽抗了。虽是如此但明军也是有名将的
李定国,郑成功,秦良玉,左良玉。

综合起来看,对明代军事贡献最大,个人战绩最牛的。我觉得应该是戚继光。
因为不仅是个人人品、素质很好,战绩很高。重要的是他的步兵操练法和战法、武器的改造装备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戚家军在其死后依然是明朝战力很高的军队。
其次是徐达。
再次王守仁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排名 ,楼主还要自己看下。
明朝有那些名将?

戚继光,谭纶,俞大猷,卢镗。四人被称为嘉靖年间的抗倭四大名将。还有于谦、王守仁、张辅、张玉、李文忠、朱棣、袁崇焕、李成梁、李如松。

1、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在之后的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中,戚继光率戚家军连战皆捷,使倭寇闻风丧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著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2、卢镗,字子鸣,浙江丽水人,明嘉靖年间由世荫任福建都指挥佥事,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深谙军事。卢镗熟知兵法,智勇双全,在江浙闽沿海奋勇抗倭三十多年,身经数百战,战功标青史,俘斩倭寇万余人。《明史·俞大猷传》中称:“(卢)镗有将略。倭难初兴,诸将悉望风溃败,独(卢)镗与汤克宽敢战,名亚俞(大猷)、戚(继光)云。”。

3、俞大猷,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继承了百户的世袭职务。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4、谭纶,字子理,号二华,江西宜黄县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家,与戚继光、俞大猷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

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思维敏锐,智力过人,性格沉稳。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谭纶受命任台州知府,当时东南边疆已经遭受了数年的倭患,朝廷商议训练地方乡兵来抵御倭寇。谭纶在当地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后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台州地区倭寇。次年,数万倭寇再扰台州,谭纶亲率死士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谭纶也因此声名鹊起。

扩展资料: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9]  ,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参考资料:百科-明朝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