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14更新:2022-08-23 18:02:47
翻阅朋友圈,看到一条信息,题目是《只剩两人的同学聚会,今年顺利举办》。说的是:“近日,重庆涪陵市涪光中学初中1942级仅剩的沈思恩(97岁)、萧可容(99岁)两位同学的聚会,引起网友唏嘘不已,无限感慨。”当初,他们也许都不是全班最优秀的。但是,所有的同学都走了,只剩下他们俩人坚持到最后。
沈思恩、萧可容两位老同学聚会
看完这条信息,我在想:“这应该是一次胜利的聚会,是一次庄严的宣告。人的一生,一定要好好珍惜身边的老朋友,甚至是那些还保持着联系的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生活会因他们而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趣!”
至于同学、同学关系,我曾经翻阅过部分史料。大约比孔子办私塾更早的夏商时期,就有了“序”、“校”、“庠”,因而就有了同学和同学关系。不过,那时一个班的同学不多,《红楼梦》里的贾氏家族的私塾,也不过十来个同学吧。真正现代意义的学校,应当从孙中山颁布的“壬子癸卯学制”算起,一所学校同学可达上千人。如果说私塾大多数为家族人同学的话,那么“新学制”的同学就是一种缘分了。世上读书的人那么多,怎么偏偏我们成了同学呢?
所以,凡是同学,就会产生同学情。据说刘备就对同学很有情,刘备从不嫌弃家贫的同学石全,常礼为上宾,想不到的是刘备有一次全军覆灭,救他一命的也是同学石全。人生来易孤独,最善于处关系的中国人当然更看重同学关系了:最知心的话讲给同学听,治学、为政、从商,同学相帮的美谈不胜枚举......
不过,同学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比如,名师手下的同学比非名师手下的同学更有荣耀感,如孔夫子的弟子们之类的;比如名牌学校的同学比非名牌的同学有幸福感,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比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同学有幸福感,解放军的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就比昆明陆军学院、成都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同学有幸福感;比如某一个班有了出人头地的同学,比全是无名之辈的同学更容易把同学挂在嘴边,这就不用举例了。
此外,拉扯同学关系的松紧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某单位可以把凡是某校毕业的同学、不管相差几十届都视为知己,它校的同学皆非我族类;比如,近几年方兴为艾的“同学会”,如火如荼创历史之先、世界之最。这一方面或许因为当代人感情充沛,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使然,有的关系想拉拉不上,同学关系不拉白不拉。但“同学会”之后又发现同学之间的不尽相同——动机不同、尊卑不同。说来也不奇怪,连孕育“同学”的一些母校搞“校庆”,也是变了味道,有钱有势的同学坐前排,坐主席台,作报告。至于其他同学,你来就来,不来则罢。所以,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同学干脆不去参加“校庆”;有自知之明的农村同学、市井之类的同学,干脆懒得搞“同学会”,即使有同学在群里发起同学会,他也可以视而不见。
同学自古故事多,往历史远一点的看,除了刘备与石全的故事,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管宁与华歆割席绝交的故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等等;往近一点的看,那故事就太多太多了。由此,又引出对待同学的态度、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人最不喜欢和同学在一个单位共事,同学之间太知根知底了,我当领导你当下属,我如何神气?又何况有了利益时往往不便争抢,容易伤感情。
同学关系,其实是一种非常纯洁的关系,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关系,你想认就认,不想认就不认。仔细想一下,的确同学关系是很自然的,很普通的,比老乡、邻里、熟人关系特殊不到哪里去。你想把关系往上升,就成了朋友,甚至红粉知己,刎颈之交;你想往下降,就成了陌路人,甚至敌人。
说来说去,其实很简单,一个真正重同学情的人,一定也重老乡、同事、邻里、熟人之情;一个只“重”同学情的人,并不会真正重同学情。何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定律,是“同桌的你”、“睡上下铺的兄弟”也难以打破的。而且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同情与关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才是做人的本分。如此,人性就进化了,国家和民族也就进步了!
总之,一生老同学,一生是同学。找一个理由,和同学见一面,不为别的,不管混得好还是混得孬,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只想看看彼此。
有同学的地方,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大家坐在那里,说着过往,搂着肩膀,拍着胸膛,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样。
一生老同学,一生是同学。致亲爱的老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