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16更新:2024-11-24 02:35:49
(本名:贺戈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5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祖籍山东峄县。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周京新教授,获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
一、地形、地貌
银川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贺兰山属石质中高山地,总体走向呈北东30°,海拔一般在1500~3200m之间,最高峰达3500m以上,山高坡陡,气势雄伟,是阻挡西北冷空气和风沙的天然屏障。中部则是广阔平原,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冲洪积平原和河湖积平原组成,地势开阔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以西干渠以西近山地带,属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地面坡降为10‰~30‰,其前缘一般为5‰左右;西干渠以东为平原区,地势平坦,无切割地形,坡度为0.2‰~1.8‰,地面海拔为1106~1130m;平原区由于地势开阔平坦,有近2000年的垦殖历史,沟渠纵横、农田密布、湖沼星罗棋布,是重要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区。东部陶灵盐台地地势波状起伏,较高处有零星的第四系砾岩残积物,低洼处多为洪积、风积的砂砾石、粉细砂、黄土状粘砂土。银川平原被围限在贺兰山、牛首山和鄂尔多斯台地之间,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地壳升降运动、断裂运动和流水、风化等内外地质营力的综合作用,塑造了现代地貌景观。按地貌成因、形态划分为堆积剥蚀地形、堆积地形和风积地形。
二、气象、水文
银川平原属中温带内陆干旱气候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寒漫长、夏热短暂、春暖过快、秋凉较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辐照强烈,南凉北暖、南湿北干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8.92℃,最低1月平均气温-8.43℃,极端最低气温-30.6℃,最高7月平均气温23.81℃,极端最高气温41.4℃。年平均降水量186.7mm,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8.1%。年蒸发量1838.44mm,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蒸发量的93.2%。年平均湿度为55%。
银川平原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干流及其支流苦水河。黄河自平原西南端进入,沿东部南北向穿过整个平原区,至石嘴山头道坎出境,全长191km。银川平原内得益于引黄灌溉之优势,沟渠纵横。自1967年建成青铜峡水利枢纽蓄水后,结束了秦、汉、唐徕、汉延、惠农、大清、泰民等七大干渠无坝引水的历史。现有东西总干渠2条,干渠10条,总长1068.4km。
三、地质、构造
银川平原为新生代拉张型断陷盆地沉积建造,中生代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现今贺兰山和银川平原一起抬升,形成“银川古断隆”;银川平原抬升最高,并向贺兰山逆冲,导致局部地层发生倒转。新生代始新世开始,“银川古断隆”开始解体,从隆起的轴部沿袭挤压断裂带张裂下陷,造成幅度甚大的差异升降,并随时间发展沉降逐渐向西部扩展。新近纪末(上新世)银川平原持续断陷,西侧平原边界已基本扩展到贺兰山东麓。受青藏高原隆升朝北东方向挤压影响,银川平原南部第四纪断裂边界开始活跃,从而加剧了银川平原纵向断层的垂直断陷,基本形成了银川平原同两侧地块明显分异的地貌格局。银川断陷盆地整体构造概括为中部断落较深,向两侧以断阶状或斜坡状抬升,呈西陡东缓的巨大的宽缓向斜形态。
岩画是留存在石头上的历史,在宁夏的贺兰山,岩画的存在说明宁夏在古代的文化发达程度。岩画之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它是古人对于未来的畅想,还有那些关于艺术的部分,人类精神的语言。
贺兰山岩画
景区简介: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Tips:
(门票价格仅供参考)
成人票 :成人门票60元 电瓶车10元。
优惠票 :在校大中小学生(不含函授、成教及研究生等)持本人学生证半价40元。
免票政策 : 1.2米以下儿童、持老年证或凭身份证65岁(含65岁)以上的老人、离休人员、残疾人、现役军人、记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审核后享受免门票,须购电瓶车10元/人。
游玩时间 :1-2小时
贺兰山游玩攻略
贺兰山削弱了世界头号寒流西伯利亚寒流,阻挡了沙漠的侵袭,所以被称为“父亲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极具远古的韵味,所有的建筑都与山融为一体,体现了原始的古朴与自然。
贺兰山岩画景区有很多关于古代祭祀场景以及一些原始艺术,但到了贺兰口遗址区才算真正的体验原始艺术。遗址区内有原始人类居住的山洞遗址、帐址、祭坛、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圈石墓,以及建筑遗址、明代水关、明代石砌哨台、清代龙王庙、土地庙和羊圈圈神主庙等古建筑,岩画艺术让人流连忘返。
岩画部分参观完以后将参观的是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在这里会体验到现代艺术与原始艺术的碰撞。韩美林艺术馆坐落在贺兰山脚下,外观设计独特,与贺兰山浑然天成。保留了古朴,原始的风貌,在这座恢弘大气的艺术馆内展示了1000余件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作品,其作品以民族传统艺术为载体,借鉴、吸收、融合了贺兰山岩画的元素,创作出连接远古到现代的独特艺术。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研学游是景区的一大亮点。贺兰山岩画被评为了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研学旅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古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游学故事和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
参观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不禁感叹到有一种故事,叫做岩画的世界,有一段旅程,叫做观千古岩画,品雄浑贺兰。
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是宁夏平原西部屏障,最高峰3556米,平均海拔2000多米,巍峨壮丽,树木葱郁,青白如骏马,北方称骏马为贺兰,故名。山上林木蔽空,泉水潺潺,景色秀丽。在位于银川平原和内蒙古草原之间的贺兰山中部,还辟有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内集中有我国西北少有的大面积云杉林,约有15万亩,十分珍贵。丛林深处,还建有一座占地30多顷的养鹿场。保扩区内2000米以上高山处,阴坡生长有成片的油松林、云杉混交林,而在2400米的高山阳坡上,则生长着浅绿的山杨林或山杨、云杉混交林。密林中劲风飒飒,松涛阵阵,犹如钱潮汹涌澎湃。“万壑松涛”与“贺兰睛雪”乃塞上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