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82更新:2024-11-24 02:46:04
苏轼与王巩友善。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有俊才,长于诗,从苏轼游。苏轼守滁州,王巩专程相访,二人游泗水,登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苏轼对王巩说:“自从李白死后,世上无此乐事已有三百年矣!”后苏轼获罪下狱,王巩亦受株连,被贬至宾州,三年始归,毫无幽忧愤叹之意。
乌台诗案是一场由监察御史告发,而后在御史台受审的一个案件,整个案件的始末是这样的。苏轼步入仕途之初,朝廷正在进行王安石变法,新旧两派的长期对峙,斗争十分激烈,苏轼维护守旧派,不赞成变法,并且多次上书宋神宗表明态度,宋神宗并没有给苏轼任何答复,反而是将苏轼一再调任,直至公元1079年三月将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苏轼在上书时作写道“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句话被御史台们大做文章,认为苏轼在讽刺朝廷,妄自尊大,为了找出更多的证据来指控苏轼,御史台们便遍翻苏轼的作品,从中掐头去尾,进而用来历数苏轼的罪行,并且坚持要处斩苏轼。
在20多位“乌台诗案”案犯中,王巩是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的。这使苏东坡很内疚,说:“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元丰四年(1081),苏轼有《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云:
欲结千年实,先摧二月花。
故教穷到骨,要使寿无涯。
久已逃天网,何而服日华。
宾州在何处?为子上栖霞。
王巩在宾州期间,苏东坡还给他写过很多书信,一再表示王巩因自己而无辜受牵连,遭受了那么多苦难,他感到很是内疚很难过。苏轼还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五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几病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苏轼劝王巩不要灰心,并建议他用“摩脚心法”对付瘴气,“每日饮少酒,调节饮食,常令胃气壮健。”远在岭南宾州的王巩为了安慰苏轼,则在给苏轼的回信中大谈道家长生之术,说自己正在宾州修行。苏东坡还很喜欢广西的丹砂等特产,便从黄州致信对王巩说:“桂砂如不难得,致十余两尤佳。”亲密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王巩与苏轼的书信更多的是交流诗词书法绘画心得。苏轼说:“(定国)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志与得道行者无异。”一次,王巩寄书苏轼,苏轼看后直感叹道,“定国所寄临江军书,久已收得。二书反复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既以解忧,又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然所得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愿公常诵此语也。杜子美穷困之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两名落拓名士“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赤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有研究说,这首脍炙人口的《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就是王巩在宾州的作品。事实上,王巩居宾州而不为贬谪萦心,却“更刻苦读诸经,颇立训传以示意”(《王定国文集叙》),他写下《论语注》十卷,秦观还特地为之作序。可惜的是,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宾州志》,对王巩谪官南疆宾州有简单的记录,却独不见王巩的诗作。笔者费力颇多,也找不到更多王巩在宾州的作品,真可谓诗踪迷茫,遗憾啊。
王巩是出自 宋朝 时期的诗人,也是一位十分出众的画家,当年 苏轼 在徐州地区担任官职的时候,王巩曾经约他一起游览过山水,他们在一起喝酒吹笛,直到晚上踏着月色才回家,因此两人也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关于这个人物的一些信息在王巩简介中有着相关的介绍,那么王巩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王巩简介中介绍到他的字是定国,还有个名号号称是清虚居士,是莘县地区的人,关于他的出生和去世的时间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也有人称他是在1048年出生的,之后在1117年离开了人世。在宋朝时期他的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他的一生非常喜爱创作,留给了人们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随手杂录》、《闻见近录》等等。而且王巩的为人也是十分正直的,对待朋友更是 真心真意 ,相处下来就会觉得他是一个十分豪爽的人,所以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
另外王巩简介中还介绍到他曾经在1079年的时候,因为好友苏轼身陷 乌台诗案 中,他也受到了很大的牵连,因此而被朝廷处置后派遣到滨州地区成为了一名小官吏。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依旧照旧的生活。他和苏轼之间的感情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变淡,两个人之间时常通信交流,他们的书信之中没有任何的郁闷之情,更多的是讨论一些养生的方法和对诗词书画方面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