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01更新:2024-11-24 03:02:03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面具又称为套头、假面、大面、代面等,在民间则有脸子、面壳、神头、吞口等俗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面具相比较,我国的面具在形制上、质地、造型、功用、制作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一、假面——为生活中最常见,用途最广泛且造型最丰富的面具。人们通常所说的面具大多指假面。假面一般大如人脸,戴在人的面部、嘴巴和眼睛留有孔眼,以便说话、歌唱和朝外观物。其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大多为平面浮雕,外凸内凹,略呈弧形,少数做平板状,采用彩绘、编结、剪凿等手法制作。假面用途也极为广泛,舞蹈、戏剧、战争、驱傩、祭祀以及各种民俗活动都用它进行化装。
第二、假头——为主体中空的套头式面具,佩戴时一般将整个头颅罩住,只留出眼睛和嘴巴部位,但也有佩戴于以上者,以方便说唱表演。历史上假头的出现比其他各类面具都要早,原始社会大多数面具属于假头一类。宋代以后,假头在面具中的重要位置逐渐被假面取代,但在藏传佛教文化圈内,假头仍被广泛用于藏戏和“羌姆”中。早期的假头大多用动物的头部剥制而成,佩戴时连同兽皮一起披在身上,后来才逐渐改用布壳、纸浆、胶泥等制作。
第三、面饰——为系佩在身上用做装饰和辟邪的小型面具,系佩位置通常在胸前、臂上或腰间,长度一般宽在2-8CM左右,顶部或两侧钻有小孔,以供穿系之用。造型可分为人面和兽面两类,而以人面型居多。人们常在面饰上雕刻故去亲人的肖像,佩在胸前寄托自己的哀思;国王系佩的面饰则雕刻成豹的头形,作为绝对权威的象征。面饰制作多为平面浮雕,也有的为阴刻线雕或采用其他手法制作。
第四、面罩——是盖在死人脸上的面具,又称“死面”。大小与人面相仿,或略大于人面。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在死人脸上覆盖面罩的习俗,原因有五点:1、使死者游荡的灵魂易于辨认它的肉体,以免迷失方向无所归依。2、让后人永远铭记死者活时的威仪。3、延缓尸体腐烂,对尸体起到保护作用。4、防止死者灵魂逃逸并留在人间作祟。5、保护死者面部,使死者在走向黄泉的旅途中避免恶灵的伤害。由于前两种原因,面罩一般都是按死者生前容貌制作,面罩大多以金、银、玉、铜等贵重物为原料,少数用陶土廉价材料制作。
第五、脸谱——远古时期,与面具关系最密切者莫过于脸谱。脸谱和面具一样,都是用以改变人的形貌的化装手段和文化符号。因此,脸谱又被称为“软性面具”。脸谱可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两大类。中国戏剧脸谱作为一种戏剧的化妆方法,是在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宋涂面化妆又是从更早的面具艺术发展来的。面具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图腾时代。因此,戏曲理论家翁偶虹先生曾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孳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陕西系周朝的发源地,有些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的遗风。经历了世世代代的社火脸谱日臻完美。从绘画、设色、章法、布局都有固定的程式,自成体系,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大胆构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穿插变化,产生了奇丽的艺术效果,绘制出一面面五彩缤纷、古朴典雅的社火脸谱。其造型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以颜色来表示忠奸、善恶、美丑。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使人物的身份、性格一目了然。
第六、面像——是悬挂、置放于神庙、社坛、门户、墓室等场所的面具,形制与假面相类,但一般皆比假面大,眼睛和嘴巴多不留空。造型有人面和兽面两种,用途各不相同。人形面像大多置放于神庙或社坛,是供人们祭献、膜拜、祈禳的英雄,祖先或神灵的偶像,具有纳脊祛邪的功用。兽形面像俗称“吞口”,因置放场所不同,而有“镇墓吞口”和“镇宅吞口”之别。镇墓吞口是悬挂于墓室四壁或棺木之上,一般用青铜或滑石制作,功用是维护陵墓主人,使其不受魑魅魍魉侵扰。镇宅吞口又叫“天口”、“喷口”和“虎头牌”,置于门首厌胜辟邪,以使妖魔鬼怪不敢侵犯豪宅。
牦牛舞面具为领舞者所戴。牦牛舞主要流行于拉萨等地,由五人表演,领舞一人,其余四人扮演两头牦牛,与汉族地区的狮子舞相似。领舞者为牧民打扮,头戴白面具,类似蓝面具戏中的温巴面具,对面具无规范要求,因此现在也有戴蓝面具的。牦牛舞在大的庆典和节日里表演。
戏曲演员为夸张面部形貌面采用的一种塑形化妆手段。多为戏曲中塑造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及鬼神形象的演员使用。面具不但可以起到夸张作用,也便于演员换装,但不利于演员展示丰富的面部表情。穿在演员身上的各种动物衣物,如虎形、狗形等也称为面具。
词目:面具
读音:miàn jù
释义:
护脸器具。《宋史·狄青传》:“临敌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假面。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政和中大傩, 下桂府进面具。”
比喻伪装。巴金《灭亡》第四章:“他们正戴着爱底面具来吃我,吃人。”
虚伪的面目。
近义词:面罩、脸谱
《面具》
作词:刘卓辉,许廷铿
作曲:彭学斌
演唱:许廷铿
发过要发的梦,但热烈渐觉冰冻
跌过痛过便会懂,谁在作弄沉默
背後也想发狂,很想找一刹来放纵
斗胆一次如反恐,也试过太冲动
大件事没计轻重,错过悔过仍要冲
冲出困局,形象似义勇军般英勇
但结果有没有停战的沟通,如戴着面具去掩饰倦容
迎着炮火也依然表情轻松,情绪不可激动
还若轻的举重,来化解一切压力似失踪
如放下面具去,也许面红
乘着晚风,去追寻逍遥星空
除去假的宽容,还真想不通
曾年少的青葱,怀着理想哪怕痛
也试过太冲动,大件事没计轻重
错过悔过仍要冲,冲出困局
形象似义勇军般英勇,但结果有没有停战的沟通
如戴着面具去,掩饰倦容
迎着炮火,也依然表情轻松
情绪不可激动,还若轻的举重
来化解一切,压力似失踪
如放下面具去,也许面红
乘着晚风,去追寻逍遥星空
除去假的宽容,还真想不通
曾年少的青葱,忘却世间的缚束
谁明白像和你,也许重逢
遗憾太多,却不能倒流的钟
如琴声的哀号,连结他都哭诉
谁明白我初衷,烦躁也是个梦
但我真的痛
扩展资料:
《面具》于2012-01-12上线。歌曲时长04:49。收录于专辑《蓝调》中,一上线就收到了广泛的关注,收获了众多的喜爱。
2012年4月该曲获得第19届东方风云榜最佳作曲、十大金曲两项大奖。2013年3月30日获得第20届东方风云榜优秀歌曲。2013年获得东方风云榜20年盛典“二十年至尊金曲”奖。2013年获得第20届东方风云榜二十年至尊金曲。
《面具》有众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1月,王菀之、莺莺、韦礼安等都进行过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