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隽藻(祁寯藻的人物生平)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09更新:2024-11-24 03:03:28

祁寯藻的人物生平

祁寯藻  大清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 籍贯山西省寿阳县族裔汉族字号字叔颖,一字淳甫、改实甫  号春圃、息翁谥号文端出生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山西省寿阳县逝世同治五年(1866年)  京师出身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出身 祁寯藻(1793年7月11日(癸丑年)—1866年10月22日)字颖叔、淳浦,避讳改实甫,号春圃、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 谥号文端。
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 、“四朝文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
祁寯藻主持清代道咸诗坛、书坛长达几十年,为士林所瞻望,他为学主张通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宋学术之争;为诗主张宗宋,开后代同光宋诗派诗人之先河;尤其他的书法,更是清代书坛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的赞誉。以其在清代山西书法史上的影响和地位而论,堪称傅山以后第一人。 其子祁世长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其孙祁友蒙历任南河同知、湖北知府,玄孙祁式潜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祁隽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山西寿阳平舒村人。
祁隽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隽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祁隽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隽藻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隽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隽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隽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祁隽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
祁隽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隽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隽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隽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隽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
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隽藻调补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
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隽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 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道光帝又命祁隽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隽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隽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隽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隽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的困难得以解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祁隽藻任上书房总师傅,七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户部三库事务。十月,奉旨会同陕甘总督琦善查办已革职的岷州知州陈昌言揭发总督布彦泰案,经查核,陈昌言所奏为诬告,祁隽藻即上奏皇帝降旨遣戍诬告者陈昌言到新疆充当苦差。办案完毕后,奏请返京,同时奏请皇帝恩准其顺便回寿阳老家为先祖上坟扫墓。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二日,祁隽藻途经山西介休,闻道光帝驾崩。于是,匆忙返京,途中路过寿阳老家而未入家门探望,便直奔京师。
道光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六月,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为清朝内阁主官,正一品,是最高品秩文职官员),仍管户部。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广开言路,采纳百官谏言,锐意图治。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对外妥协的大臣,起用了林则徐、姚莹等名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祁隽藻成为当时左右枢务的重臣。

咸丰二年(1852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1853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帝提过许多建议,当时有的大臣奏请开厘捐,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有人提出铸大钱,他上奏罢铸。他事事以国以民为重,对咸丰帝影响很大,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是年正月三十日,祁隽藻六弟祁宿藻在太平军围攻南京城时,因守城劳瘁呕血而殒。祁隽藻得知后感愤时事,旧病剧增,屡请假医治,但效果不佳。咸丰四年春,感到左肋涨痛,气喘头晕。七月,患感冒,不寐少食,晕眩益甚。秋季又染痢疾,头部生疮,久病不愈,故奏请皇帝允其致仕。
祁隽藻致仕后,一些爱国忧民的官吏,特别希望祁隽藻能复出。咸丰九年(1859年),何子贞在和祁隽藻的《谏草堂》诗中写道:“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同年,徐继畲在寄《呈寿阳相国二首》诗中写道:“共祝温公无返洛,且看裴公再扶唐。”他将去职的祁氏,比作裴度和司马光,坚信祁隽藻能象他二人一样再度出山,鼎力匡扶社稷。
祁隽藻致仕后,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率大臣准备逃往热河,祁隽藻得知后,密疏切谏,指出热河只适于暂停,不宜久留,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可进可退,适宜建都,所以皇帝应往关中而不应去热河。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定年号“同治”,载淳即同治帝。同治即位后,起用旧臣,当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寿阳老家养病的祁隽藻接到上谕:“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十一月,祁隽藻先派子祁世长赴京向皇上恭递了《陈时务疏》折,向皇帝献治国安邦之道。此疏陈时政六事:一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二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三曰重守令,以固民心;四曰开制科,以收人才;五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六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言词恳切诚挚,被上采纳,并予以施行。这年十二月,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六日,祁隽藻从寿阳老家返回京城,奉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仅七岁的皇帝读书,同时为同治皇帝授读的还有前任大学士时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而祁隽藻为领班老师。为同治帝授读期间,祁隽藻竭诚进讲,授皇帝治国安邦之道,博得了两宫皇太后的赞赏。十二月慈禧太后赐“夙夜寅清”匾予祁隽藻。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书赐“美意延年”匾一面,予以褒奖祁隽藻。就在这年,祁隽藻头晕病复发,并且腹泻,便奏请开缺,皇上只准其开缺礼部尚书,以大学士衔仍在弘德殿行走。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三岁的祁隽藻自春季以来一直多病,八月八日,奏请停全俸致仕。皇上准开弘德殿差,以大学士致仕,仍食全俸。同治五年(1866年)春季时,祁隽藻精神尚好,夏季食欲不振,八月病情加重,但他仍不忘国事,在病中得句云:“病久岂忘忧世念,梦中还有荐贤心。”九月初四日,命子世长具笔墨,题一绝句:“天子临轩选异才,八方平定物无灾。上元事业十年后,定有贤豪应候来。”写完后瞑目不语。九月十二日(10月22日)未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祁隽藻为官一生,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受赠物品达百余件,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予告大学士祁隽藻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加恩晋赠太保,谥文端,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兵部主事王轩为祁隽藻撰写了挽联:“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所云名世乡邦并司马;冠冕尊四朝,统侨古遗爱,肸古遗直,而憗遗老,亲贤不避宜夫子,只叹遗徽家世继黄羊。”世人评论他一生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路、李申耆、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此外,他还为父亲祁韵士,清代早期学者顾炎武、阎若琚,好友张穆、程春海等名人刊刻了年谱和他们的遗作,使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和流传。
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芸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


祁隽藻是什么朝代的人。
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人。清朝大臣,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祁寯藻的相关事件

道光年间,祁隽藻在京收到近本家“里七门”一封书信,信告邻居打墙多占了一步宽地基,为此事求祁大人做主。时隔不久,近本家接到祁隽藻的回信,只见信中写了这样四句话:“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人一步又何妨?古修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那本家看了祁大人的书信自惭形秽,这场官司不打自消了。
民间还有人说信内四句诗是:“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人一步有何妨?好地千年换百主,自古人长天也长。”诗意大致相同,它告诫人们,相处当以礼让为先,争名夺利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 祁隽藻22岁以第二名高中榜眼,中因父亲祁韵士嘉庆九年,以朗中监督宝泉局库亏铜失察案牵连,被削为一般翰林,然深为嘉庆赏识。这嘉庆也算是心细之人,早有心测试祁隽藻博学能否致用。一日朝罢,独留祁隽藻在朝,皇上道:“素闻爱卿多才多艺,今烦劳先生在径寸之木作书画,三日为限。此等雕虫小技,爱卿幸勿推却。”祁隽藻从太监手中接过两块一寸见方的檀香木,一块要上书一万个字,一块要画上一万头骆驼。祁隽藻先是一惊,然后定了定神道:“臣遵旨”。欣然领命退朝。
眼看三天限期已到,朝罢已毕,只见祁隽藻手捧两块檀香木跪在龙帐前道:“启奏吾皇万岁,不才书画已就,请万岁过目。”这时,走过一位太监从祁隽藻手中将两块方木呈与嘉庆帝观看。只见一块上面写着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整十二个字。嘉庆帝心想:这话出自《三字经》,用于此,足抵万字。他又看了看另一块,只见上面画了一座大山,山这边画了一个骆驼脑袋,山那边画了一条骆驼尾巴。便问:“祁爱卿,怎么看不到万头骆驼呢?”“禀万岁,其余都在山后行走呢。”这时,只见嘉庆帝大喜道:“好!写得好!画得妙!” 《天地民心》是著名作家朱秀海继《乔家大院》之后的又一力作,刻画了一位忧国忧民好官祁隽藻的形象。
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人。清嘉庆十九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
祁隽藻曾因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辞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后病卒北京,谥文端。祁隽藻有着“四朝文臣”、“三代帝师”之称,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祁隽藻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
祁隽藻的诗模仿杜甫、韩愈、苏轼,他创作的具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底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 五岁巧对——祁隽藻童年才智过人
曾为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师”的祁隽藻幼年就聪明过人,父亲祁韵士爱他如掌上明珠,常和友人叙谈说:“莫谓松柏小,已具栋梁才。”
一年端午节,五岁的祁隽藻奉母命给三哥三嫂送去五个粽子。三嫂乃大家闺秀,又素闻小弟诗才敏捷,见隽藻送来粽子便想测试一番,即命题曰:“五月五日五弟相送五粽,好香!好香!”只见隽藻略加思索脱口诵道:“三更三点三嫂伴读三哥,好亲!好亲!”
三嫂闻言顿时晕生两颊,追打隽藻,吓得小隽藻拔腿就跑。这年中秋节,祁隽藻一家共坐庭院饮茶赏月。大圆桌上各式月饼与糖果、酒具摆得满满的。一时兴起,祁韵士指物出联,让儿子们逐一来对。当轮到小隽藻答对时,韵士看他年幼,指着一旁那只果篓子说:“果果篓篓果果,”小隽藻眼珠一转,将眼光移到桌上的沙茶壶上,便脱口对道:“壶壶盖盖壶壶。”“对得好!对得好!”全家人无不夸奖小隽藻的才智机敏。


三代帝师祁隽藻的资料。
祁隽藻史传
  祁隽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山西寿阳平舒村人。   祁隽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隽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祁隽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隽藻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隽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隽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隽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祁隽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   祁隽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隽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隽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隽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隽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   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隽藻调补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   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隽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 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道光帝又命祁隽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隽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隽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隽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隽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的困难得以解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祁隽藻任上书房总师傅,七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户部三库事务。十月,奉旨会同陕甘总督琦善查办已革职的岷州知州陈昌言揭发总督布彦泰案,经查核,陈昌言所奏为诬告,祁隽藻即上奏皇帝降旨遣戍诬告者陈昌言到新疆充当苦差。办案完毕后,奏请返京,同时奏请皇帝恩准其顺便回寿阳老家为先祖上坟扫墓。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二日,祁隽藻途经山西介休,闻道光帝驾崩。于是,匆忙返京,途中路过寿阳老家而未入家门探望,便直奔京师。   道光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六月,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为清朝内阁主官,正一品,是最高品秩文职官员),仍管户部。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广开言路,采纳百官谏言,锐意图治。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对外妥协的大臣,起用了林则徐、姚莹等名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祁隽藻成为当时左右枢务的重臣。 祁隽藻
咸丰二年(1852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1853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帝提过许多建议,当时有的大臣奏请开厘捐,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有人提出铸大钱,他上奏罢铸。他事事以国以民为重,对咸丰帝影响很大,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是年正月三十日,祁隽藻六弟祁宿藻在太平军围攻南京城时,因守城劳瘁呕血而殒。祁隽藻得知后感愤时事,旧病剧增,屡请假医治,但效果不佳。咸丰四年春,感到左肋涨痛,气喘头晕。七月,患感冒,不寐少食,晕眩益甚。秋季又染痢疾,头部生疮,久病不愈,故奏请皇帝允其致仕。   祁隽藻致仕后,一些爱国忧民的官吏,特别希望祁隽藻能复出。咸丰九年(1859年),何子贞在和祁隽藻的《谏草堂》诗中写道:“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同年,徐继畲在寄《呈寿阳相国二首》诗中写道:“共祝温公无返洛,且看裴公再扶唐。”他将去职的祁氏,比作裴度和司马光,坚信祁隽藻能象他二人一样再度出山,鼎力匡扶社稷。   祁隽藻致仕后,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率大臣准备逃往热河,祁隽藻得知后,密疏切谏,指出热河只适于暂停,不宜久留,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可进可退,适宜建都,所以皇帝应往关中而不应去热河。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定年号“同治”,载淳即同治帝。同治即位后,起用旧臣,当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寿阳老家养病的祁隽藻接到上谕:“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十一月,祁隽藻先派子祁世长赴京向皇上恭递了《陈时务疏》折,向皇帝献治国安邦之道。此疏陈时政六事:一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二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三曰重守令,以固民心;四曰开制科,以收人才;五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六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言词恳切诚挚,被上采纳,并予以施行。这年十二月,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六日,祁隽藻从寿阳老家返回京城,奉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仅七岁的皇帝读书,同时为同治皇帝授读的还有前任大学士时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而祁隽藻为领班老师。为同治帝授读期间,祁隽藻竭诚进讲,授皇帝治国安邦之道,博得了两宫皇太后的赞赏。十二月慈禧太后赐“夙夜寅清”匾予祁隽藻。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书赐“美意延年”匾一面,予以褒奖祁隽藻。就在这年,祁隽藻头晕病复发,并且腹泻,便奏请开缺,皇上只准其开缺礼部尚书,以大学士衔仍在弘德殿行走。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三岁的祁隽藻自春季以来一直多病,八月八日,奏请停全俸致仕。皇上准开弘德殿差,以大学士致仕,仍食全俸。同治五年(1866年)春季时,祁隽藻精神尚好,夏季食欲不振,八月病情加重,但他仍不忘国事,在病中得句云:“病久岂忘忧世念,梦中还有荐贤心。”九月初四日,命子世长具笔墨,题一绝句:“天子临轩选异才,八方平定物无灾。上元事业十年后,定有贤豪应候来。”写完后瞑目不语。九月十二日(10月22日)未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祁隽藻为官一生,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受赠物品达百余件,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予告大学士祁隽藻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加恩晋赠太保,谥文端,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兵部主事王轩为祁隽藻撰写了挽联:“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所云名世乡邦并司马;冠冕尊四朝,统侨古遗爱,肸古遗直,而憗遗老,亲贤不避宜夫子,只叹遗徽家世继黄羊。”世人评论他一生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 祁隽藻
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路、李申耆、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此外,他还为父亲祁韵士,清代早期学者顾炎武、阎若琚,好友张穆、程春海等名人刊刻了年谱和他们的遗作,使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和流传。   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芸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祁隽藻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之赞誉。
写祁隽藻的,需要形象的!!!
以去尝试双赢,用双赢化解竞争的锋芒,用智慧赢得双方的成功。
历史上有祈隽藻吗
必须有的。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
病卒北京,谥文端。
从祁隽藻福建禁烟论其政治主张
道光元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皇帝在位30年,祁隽藻从29岁到南书房服侍道光至58岁,跟随了30年。他从一位七品编修,历任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学士、侍郎、学政、御史、尚书、军机大臣,直至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在朝几十年,他忠心耿耿为皇帝、为国、为民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
积极禁烟抗英.道光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对禁烟持积极态度,三令五申发布禁烟令,但是十几年来收效甚微,英国并不把清政府的禁令放在眼里,反而愈禁愈多。至道光十八年四月十日(1838年6月2日),鸿胪寺卿黄爵滋向道光皇帝呈递了一份《严塞堵漏以培国本疏》,主张采取严厉措施禁烟,请道光皇帝严降谕旨,通知全国。限吸鸦片者一年内戒绝,如愈期不戒,处以死刑。道光皇帝对黄爵滋的建议当天就亲笔批给"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以及直省各督抚阅看,并各抒己见,妥议章程,迅速上奏"。各地遵旨展开一场大讨论,随即一场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时,祁隽藻正在江苏学政任上,他坚决执行皇帝的禁令,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第一,他认为禁绝鸦片,不只是要以重刑强迫吸食者戒除,更重要的是要严惩贪官污吏。第二,要把严禁鸦片、惩处贪官的重点放在海关上,因为海关是鸦片流入中国的通道,也是官吏营私受贿、与中外奸商烟贩互相勾结利用最为频繁严重的地方。第三,严禁吸食鸦片的禁令应先从皇室亲贵和各级官吏开始,再逐渐普及到普通老百姓。要给老百姓讲清楚吸食鸦片的危害,朝廷禁烟是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着想。为此他创作了宣传禁烟的《新乐府三章》,刊布江苏各处,教导民众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永远戒绝吸食鸦片。由于他禁烟态度坚决,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道光皇帝下令将《新乐府三章》刻印,刊示各地,在当时起了积极的作用。 道光十九年(1839年)底,"因广东严禁鸦片,而福建接壤广东,英船多来此寄泊,水师员弁有收受贿赂,哨船代为交易,运送鸦片,各处销售"。至是,朝廷派他和黄爵滋赴福建,会同闽浙总督邓廷桢查办禁烟和海防事宜。祁隽藻于道光二十年正月起程,二月到达福建。七月查办完毕。返杭州,九月又奉旨赴福建,十一月事毕。在这两次赴闽查办禁烟事中,他先后上奏10次,并根据实情首先提出较严密的防范措施:一,水陆两路军队划清职责,加强戒备。陆路"添拨弁兵以重巡防",水路"添派兵船,以资剿捕"。二,严格控制船民出海,加强对出海船只的检查。责成厅、州、县负责官员对商船和渔船在出海之前和回港之后要进行严格检查。商船不准靠近他国船只,否则即被视为贼船而予以缉拿;渔船则要"指定码头、编成字号、编成澳甲按日稽查";船民如果不遵守规定,应毁船示惩;有关官员办事不力,也要受到处分。与此同时,他还向朝廷建议,绝不能听任英国船只游弋于福建沿海,即使出具了不夹带鸦片的证明,也不能允许其"违例来闽"。一旦发现,要立即派水师攻击。他希望通过采取这种"内密"、"外严"的方法,来禁绝福建沿海烟贩汉奸与英国鸦片贩子的勾结,堵塞福建沿海的鸦片走私通道。 其次,严肃查办吸食鸦片、禁烟不力的腐败官吏。他经过查访得知,闽浙许多官吏确有吸食鸦片、收受贿赂、与鸦片烟贩暗中勾结的行为,是福建沿海鸦片走私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他奏准对闽浙的不法官吏进行了严厉惩处。在福建,他惩办了吸食鸦片、听任门丁胡作非为的署惠安县知县陈偕灿。八月到浙江后,他又查明台州、温州两地在偏僻处"栽种罂粟、熬煎烟土"的实情,并奏准罢免了吸食鸦片的台州知府潘观藻。 第三,他在战略大局上始终主张以武力抵抗英国的侵略,并提出了沿海全面防御、处处抵抗的战略思想。他根据对敌人的有限了解,从清军水师的实际情况和福建沿海的地形特点出发,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具体备战建议:一、建议闽浙总督每年有一定时间暂驻泉州督办防务。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并详陈了建立保护安炮施放之法。三、建议朝廷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呼吁朝廷重视水师人才的培养,允许破格举荐。客观地说,祁隽藻针对福建海防提出的这些备战建议是切合实际和非常必要的,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福建的抗英斗争做出了贡献。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