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更新:2022-08-25 17:10:18
印度全国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因家境贫寒而放弃了摔跤,他一直都希望生个儿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无奈妻子生了四个女儿。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女儿在摔跤方面的潜力,于是不顾世俗压力,训练女儿摔跤,并一路带领她们夺得了世界冠军。
关于女权、关于梦想、关于坚持,不同的人都能在影片中做出自己的不同诠释。
我一直在想:顶级教练是什么样的?
第一,对自己专业的热爱。
影片中马哈维亚对摔跤有着执着的热情。因为这份热情,他渴望改变印度摔跤运动的状况为国争光;因为这份热情,他在没有国家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十几年如一日单枪匹马地把三个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
大概要达到普通的成绩,不太需要热情。但若想达到顶尖水平,热情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过硬的专业能力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做不了游泳教练;一个不会弹钢琴的人,不可能成为钢琴教练。要想成为教练,需要具备专业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能力是有层级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教练自身的水平决定了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层级。
如果马哈维亚不是全国摔跤冠军,他也就发现不了女儿们的摔跤潜力。
如果马哈维亚没有过硬的摔跤技巧,他也就无法指导女儿们从乡村一路赢到世界。
第三,善于教学
一位顶级的专业选手,并不自然地就是一位顶级的教练。因为在“自己做得很棒”,与“教别人做得很棒”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可以说这是教练的另一个专业能力:教授的能力。如何说明、解释、示范、纠错、督促、训练,还包括内容的选择、训练量的控制等等。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马哈维亚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让女孩们摔跤,而是一大早起床练跑步。因为他很清楚身体素质是摔跤的基础。
我们看到女孩们因为训练每天都很累,但还不至于累得起不来,累得虚脱病倒。可见马哈维亚很精准地掌握了适当的训练量。
我们看到马哈维亚认真示范说明,做出及时反馈,一点一点地改进女孩们的每一个动作。
后来吉塔参加世界级大赛,马哈维亚每次总能给出正确的战略指导。英联邦运动会半决赛那场,马哈维亚一反常态要求吉塔以守为主,静待对手进攻失利而心浮气躁时再出击。
“顶级教练”教的不只是做什么、怎么做,还包括为什么这么做。
第四,因材施教
高度的热情、两方面的专业能力,使一个教练进入了“优秀”的行列,但要进入“顶级”还不够。
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对“顶级教练”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难度在于你必须在训练的每一个细节中考虑到学生的情况。
“因材施教”的难度还在于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有时候教练只是凭主观愿望进行训练,并没有时间精力或耐心去了解学生。
影片中后来国家队的教练就是这样的反例。他并不了解吉塔,吉塔的强项是进攻,而他总是要求吉塔防守。结果吉塔在比赛中一再地失利。
相反,马哈维亚很了解吉塔。他根据吉塔的特点制定战略战术,充分发挥出了吉塔的能力。
热情、过硬的专业能力、善于教学、因材施教,在我看来是马哈维亚成为顶级教练的主要素质。如果还可以加上几点的话,我想再加上严格和心理疏导。
“严师出高徒”。我一直赞同这个说法。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水平达成目标。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没有长期的坚持,没有清楚的纠错,怎么可能达到?
只有严格,才能带领学生不断走出舒适区,迎接挑战,获得成就,从而树立自信。
另一点是心理疏导。
影片中吉塔在大赛中不断失利,她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在妹妹的鼓励下给马哈维亚打了电话。马哈维亚接电话后,立刻离家去女儿学校附近租房住下,在关键时刻帮助吉塔重建信心。
当然影片中马哈维亚跟吉塔是父女情深,马哈维亚就是吉塔心中的灯塔。心理疏导的作用和效果自然是明显和巨大的。
良好的心理疏导,一方面可以帮助扫除训练过程中的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加强互信。
“顶级教练”是那个能帮助学生完美释放出潜能的人。毫无疑问,马哈维亚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