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88更新:2022-08-26 22:30:58
大刀王五,是清末民初的一个传奇武林人物。他侠肝义胆,武艺高强,身为一介平民却忧心天下。在“戊戌变法”的时代洪流中,王五不顾个人安危,坚决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站在一起,冒着抄家灭门的风险,为“六君子”提供掩护,并试图营救谭嗣同等人,成为“戊戌变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人物。
王五本名王子宾,也称王子斌,河北沧州人。沧州自古是武术之乡,王五受地方风气熏陶,很早就走上了习武之路。他拜当时的武林名宿李凤岗为师,勤学苦练,掌握了拳脚器械诸般技艺,尤其擅长刀法,一口大刀舞动起来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在京津河北一带声誉鹊起,威震江湖,人送绰号“大刀王五”。
清末光绪五年,王五孤身进京闯荡京城。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和人脉,在前门外西半壁街开设源顺镖局,逐渐发展为京城镖局行业中的翘楚之辈,与会友镖局、福源镖局等齐名。当时世乱年荒,盗匪横行,交通条件落后,来往客商运送大笔货物和银钱,很容易遭到盗匪攻击人财两空,故而镖局行业兴盛一时,王五也由此成为京师武术界和镖局行业名人。王五的人生经历为人熟知,但他的人生结局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戊戌六君子”中有一个人名叫刘光第,此人有一个儿子刘长述,少年时代跟随父亲居留京师,曾经亲眼目睹过大刀王五的风采,对王五的生平事迹也比较了解。他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记大刀王五》,对王五的人生梗概进行了一番简要回顾,其中专门提及了王五的结局。
《记大刀王五》中提到,大刀王五在江湖上名震南北,“自北口至清江浦,大刀王五之声欢然”。他的镖局为客商运送货物,各地绿林盗匪一看是他的旗号,不敢稍有冒犯,都不敢招惹他。
王五为人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喜欢结交豪杰义士。王五看到当时很多穷苦人家孩子无钱上学接受教育,于是设立一所“云居学舍”,专门让贫苦人家的孩子来此免费读书学习,学生学费和聘请教师的薪水等所有运转费用,都由他自掏腰包一力承当。
刘光第等人与王五多有往来,经常去找王五谈天喝茶,年幼的刘长述也经常随同前去,多次见过王五。据他描述,王五身材不高但精悍有力,胡须稀疏,方面大耳,但气质却颇为儒雅。王五说话的声音中气充沛,特别洪亮,与宾朋客人谈天说地,声音在满室回荡,连兵器架上的刀枪剑戟都被震得嗡嗡响,可见王五内力之不同凡响。
庚子之变前期,成千上万义和团涌入京城,王公大臣、达官贵人胆战心惊,大批逃往外地躲避战乱,但这些人都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当时处处兵荒马乱,带着大笔金银财宝出逃很容易在途中遭劫。于是他们都选择把金银财物和贵重细软寄存在王五的镖局里。王五慨然应允。
谁知王五此举却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义和团大头领得知后,想把这笔资财拿过来充作军费,于是带着一帮人手持刀枪前去王五的镖局,对王五说:“五爷您的东西,我等绝不敢动。但如果不是您的东西,则请五爷您不要多管闲事,把东西拿出来”,要求王五交出这笔财物。王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亢声说道:“我既然已经答应人家保管这笔财物,岂能食言。如果您非要拿走,也行,除非我死在这里”。
正常情况下,对手听到王五这番话,一般都会知难而退。谁知道义和团战士中的一个小战士,初出茅庐火气太旺,手持洋枪向王五开了一枪,王五虽武艺高强,却挡不住洋枪的威力,就这样死在义和团枪下。一代大侠就此死去,无辜成为那个悲剧年代的牺牲品,令人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