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奇异人生中的剧情设计问题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奇异人生中的剧情设计问题」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4更新:2022-08-31 10:47:11

这篇评测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简单谈一下《奇异人生》这款游戏中一些剧情设计上的问题。这里不谈这款游戏的各种优点,毕竟优点大家已经说的太多了,也不缺这一篇。所以主要是谈各种剧情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和有问题的地方。

这款游戏在STEAM的商店标签是有【选择取向】这一条的。换言之,这款游戏名义上是“选择取向”的游戏,但是游戏中除了结局的选择可以决定剧情走向和结果外,任何的其他选择几乎都没有什么意义。

也就是说,这款游戏实际上是一款线性剧情的步行模拟器。这就导致其选择取向的设计,完全陷入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怪圈。

例如,在第一章主角扮演的麦克斯在离开学校前,有一个和校长的对话选择。在选择中可以选择告发或者隐瞒富二代内森的作为。而如果选择告发,则富二代内森在随后会到停车场追打女主角,而暗恋女主角麦克斯的沃伦也会挺身而出保护女主角。我一开始以为选择不告发将情况隐瞒,那么剧情走向一定会有所不同,于是我重玩了一次第一章。结果发现内森还是会追打女主角。接着,我又玩了第三遍第一章,打算尝试不理睬校长直接走人离开学校,结果发现必须和校长对话才能离开。

换言之,三个选择中,每个选择的结果都是富二代内森追打女主角麦克斯,然后沃伦被打成熊猫眼的结局,只是对话略有不同而已。当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瞬间就不想玩了……

《奇异人生》的章节开场介绍

而《奇异人生》每个章节的开场介绍是这样说的:

可以说,这款游戏所具有的【选择取向】的标签,以及每个章节的开场介绍绝对是在误导和欺骗玩家。毕竟,如果游戏在进行过程中不断的提醒玩家选择很重要,另一方面任何选择却对故事发展和最终结果没什么影响,那么这种选择的意义何在?时光回溯机制存在的意义何在?游戏又怎能不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怪圈?

在我看来,选择必须要有意义,要有不同的剧情发展结果。而其实所谓的【自由度】,说白了就是可以给予玩家选择,而且不同的选择还可以影响到故事的走向和对游戏世界产生影响。通过选择可以决定主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完成任务后玩家可以获得想要的奖励和回报,在世界中各个NPC的命运也会跟着主角的选择而改变……。在不同的选择下,每个任务和剧情都会有不同的推进过程,并且可以看到不同的选择结果。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选择完成任务和推动剧情的方法,可以选择处理的方式。从而通过选择给予“让玩家影响整个世界,让玩家决定世界的未来”的感觉。而这就是我理解的所谓的“自由度”!

而《奇异人生》这款游戏相比《博德之门》、《永恒之柱》等游戏,在剧情选择取向设计上的差距是极大的,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甚至在这方面的设计上,水平大概还不如我之前玩的国产独立游戏《灭魂·误佳期》强。至少这款小品级的剧情向游戏还有8种结局,以及众多的剧情选择和引人入胜的剧情悬念。

在这款游戏中,克洛伊其实缺乏对女主角麦克斯的情感表达。在麦克斯和克洛伊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她不仅缺乏这种情感表达,而且还不断给主角麦克斯挖坑,或者作出各种其他令人反感的事情。例如:

A.和瑞秋劈腿

寻找瑞秋的传单可以说张贴的全游戏到处都是。而从克洛伊频繁的寻找瑞秋,再相比与主角几年都不相互打电话的关系,两相比较之下,这就很奇怪了。毕竟如果主角和某个人关系非常要好,是很好的朋友,那么是不可能不表达关心的,肯定会有相应的情感表达。同样,如果对方和玩家角色关系好,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情感表达。

例如《最后生还者》第一章中,当天主角乔尔生日时,女儿萨拉有送他生日礼物,并精心准备了贺卡;《博德之门》中,如果玩家队伍拖延营救黛娜黑的时间太久,明斯克会为了拯救困在豺狼人城堡的黛娜黑,而不惜和玩家队伍决裂并挥刀相向;这类剧情即为相关角色进行情感表达的明证。换言之,完全符合角色效应中各自的角色定位和角色代入。

此外,生活中如果你一个人到了外地,第一时间肯定是给家里人和重要的朋友人报平安吧?相信每个到过外地,离别自己亲人和朋友的人都会对此深有感触。为啥给家里和重要的朋友电话,或者通过其他各种社交软件的方式联络?不就是因为他们和你感情很好且对你很重要,所以才要报平安吗?

而在《奇异人生》中,如果克洛伊和麦克斯两人真的感情非常好,能这么多年彼此都没给过对方一个电话,或者彼此一次都没联系过?正常人会这么干吗?而在游戏中,两人就经常通过手机短信彼此交流,为什么之前分开的几年就不行?这不是非常的奇怪吗?难道是当时麦克斯家里人没钱给她买手机?

所以,如果非要勉强说成两个人从小感情就很好,那就形成了剧情上的漏洞了。换言之,就像一个做父母的人,却毫不关心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这就形成了“角色缺位”了。所以剧情中的这一条根本说不通。如果这一条说不通,那么剧情中很多地方其实就有问题了,甚至整个故事都根本不会发生。

首先,如果两人经常联系,克洛伊会变成问题少女吗?肯定不会。故事自然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其次,如果两人不联系,那就是彼此根本没拿对方当朋友,那麦克斯更加没理由帮助克洛伊找瑞秋,并且以身涉险了。

不仅如此,两人在餐厅吃早餐并打算离开时,心情沮丧的凯特给麦克斯通了个电话寻求安慰,结果克洛伊反而莫名其妙吃醋生气。之后的剧情中,两人来到了垃圾废弃场,开头剧情就是麦克斯安慰克洛伊,让她别生她的气了。而克洛伊和瑞秋关系这么好,到处找瑞秋且寻人启事贴的整个城市都是,主角麦克斯却一点都不生气,也没责怪她,反而还希望能未来和瑞秋搞好关系,还希望帮她找到瑞秋。两相对比之下,感觉克洛伊根本没拿麦克斯当朋友,只是单纯的想要利用她,这也符合我刚刚提到的【彼此根本没拿对方当朋友】这一点。倒是麦克斯反而一味的选择倒贴,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B.诬陷麦克斯抽大麻

《奇异人生》中,如果麦克斯没及时躲起来,克洛伊会诬陷是麦克斯在抽大麻

在麦克斯到克洛伊家没多久之后,她继父回来并且非要进入房间。当时我第一次玩,没及时藏起来。结果她继父推门而入,发现她抽大麻就质问她怎么回事。没想到克洛伊为了推脱责任,竟然诬陷在场的主角麦克斯抽大麻!

当我听到克洛伊说出:【不是我的大麻,是麦克斯的!】这句话时,老实说当时我是非常震惊的,这是好朋友能做出来的事?!换我现实中遇到这种小人,我肯定直接就翻脸了,还能继续和你处朋友?简直做梦!

C.到处给麦克斯挖坑

克洛伊到处惹祸,挖各种大坑,然后让主角麦克斯帮她善后,甚至好几次差点害死麦克斯。这些事情包括诸如:

在垃圾废弃场时,克洛伊被附近铁路的铁轨卡住靴子(不能把靴子脱下来吗?靴子比命重要?),导致其差点被火车撞死。

克洛伊和麦克斯两人半夜去学校的校长办公室调查,完事后两人不赶紧离开,克洛伊反而提议去游泳,结果两人差点被保安也就是克洛伊的继父抓个正着。

她向弗兰克借了一大笔钱,结果在垃圾废弃场被其逮到逼债,也幸亏主角麦克斯拿的她的手枪里面没子弹了,且会时间回溯超能力,否则主人公真的朝弗兰克开枪,估计就害麦克斯直接进班房了。

还有,不断让麦克斯在琐事上用时间回溯,结果害得麦克斯多次流鼻血甚至晕倒,导致其在救凯特时无法用上时间回溯,差点人没救下来。

第四章暗室篇,两人在发现暗室后,麦克斯提议既然有证据就该报警。克洛伊反而极力阻止麦克斯报警,认为没必要(这个傻女人,到底是坏人一边反装忠的?还是专业坑队友的?让人困惑不已啊)。

在最后一章,正是因为帮助克洛伊寻找和麦克斯关系不大的瑞秋,正是因为克洛伊极力反对麦克斯报警,导致克洛伊被杀,且麦克斯被人面兽心的杰弗森老师绑架,并差一点被杀害。

……等等。

挖各种大坑的事情可谓不胜枚举,也幸亏麦克斯有时间回溯能力,否则早给这个反装忠的损友坑死无数回了。

D.有一堆陋习和恶行

例如抽烟、喝酒、吸毒抽大麻、不好好学习被学习开除、第一章在厕所敲诈勒索富二代内森、和黑社会小混混弗兰克厮混、向弗兰克借了一大笔钱且欠债不还、各种小偷小摸(例如半夜去校长办公室调查时打算偷校长钱、学撬锁、偷他继父手枪)、对抗继父……等等陋习和恶行数不胜数。简直堪称损友的典范。

如果这游戏给我选择的机会,这种损友我不需要,也不想要,肯定避而远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否则指不定哪一天就害得主角麦克斯身败名裂,最轻也是沾染上一堆陋习!

相反,沃伦反而对麦克斯有非常多的情感表达。例如第一章中借U盘给麦克斯看盗版电影;打算开车和麦克斯一起兜风,看电影和吃饭;在停车场挺身而出保护麦克斯,甚至为此被内森打成熊猫脸,之后又多次挺身而出保护麦克斯并暴打内森;在去校长办公室调查等关键剧情中帮助麦克斯,并且经常表达对麦克斯的关心……,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让作为玩家的我感觉到沃伦确实很关心麦克斯,他确实符合麦克斯好朋友的这个角色设定。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剧情设定中,麦克斯和克洛伊被剧情设定为好朋友的关系,但是在游戏中却因为克洛伊缺乏对麦克斯的情感表达,导致这一点根本没体现出来。换言之,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父母毫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形成了“角色缺位”。

此外,由于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克洛伊给玩家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使得作为玩家的我并不移情于克洛伊,所以我也并不当她是我的好朋友。而与此相反,麦克斯是明显把克洛伊当作好朋友的。于是这就导致玩家的情感,始终无法代入到玩家角色麦克斯的情感当中,也使得玩家和麦克斯的情感始终无法真正融为一体。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并不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例如一个成年男子,在其面对父母时,他扮演的是儿子的角色;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他扮演的是父亲的角色;面对自己的妻子时,他扮演的是丈夫的角色;他面对老板或者上级时,扮演的是下属的角色;他面对下属时,扮演的是上级的角色;他在玩游戏时,扮演的是玩家的角色;他作为一个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扮演的是网络领袖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等等。

而当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其心理、行为、状态、言行、地位等,也必然会因此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例如他面对老板、父母等人时,他的态度可能是谦卑、平和、恭顺的;而当他面对自己顽皮的孩子,或者自己无能的下属时,他可能会因为彼此地位的不同,而变得脾气暴躁,言行可能也会更加居高临下。这种因为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状况,即为角色效应。

换言之,由于克洛伊和玩家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作为玩家来说并不会天然的对其产生感情,并不会天然的认为克洛伊是玩家的好朋友。因为从情感上来说,由于玩家和克洛伊并没有感情和情感连接的基础,自然玩家只会把她视作陌生人。

所以要让玩家体会到麦克斯和克洛伊是很要好的朋友,就必须让玩家对克洛伊产生感情,且克洛伊也要对玩家扮演的麦克斯有相应的情感表达,从而让玩家对克洛伊产生移情,这样才能传递情感并建立彼此的情感连接,才能让玩家的情感代入到麦克斯之中,从而感受到克洛伊确实和麦克斯是好朋友这一层关系。

而在这款游戏中,克洛伊对麦克斯的情感表达严重不足,甚至都没有沃伦对麦克斯的情感表达多。不仅如此,她还频频给麦克斯挖下各种大坑、出卖和诬陷麦克斯、和瑞秋劈腿、拥有一大堆令人厌恶的陋习和恶行。这些不好的地方,令人极度反感,根本让人体会不出克洛伊和麦克斯之间的友情关系,从而导致严重的“角色缺位”现象的出现。

我玩到后面发现这款游戏在剧情设计上非常的反常规。因为通常的游戏中,事件和剧情的发展都是紧紧围绕着玩家所扮演的主角而展开的。换言之,游戏中的剧情和事件都是主人公所关心的事情和目标,且由于玩家移情于主人公,于是自然也会关心主人公所关心的愿望,这本身也是符合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和移情效应等原理的。

而这款游戏不一样,主人公麦克斯关心的是克洛伊,而克洛伊关心的是寻找瑞秋。整个故事大部分章节剧情都是围绕寻找瑞秋这个点来展开的。而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克洛伊对麦克斯几乎没有多少情感表达,更多的是关心瑞秋的安危。而寻找瑞秋本身和麦克斯关系其实并不大,也就是不符合主人公麦克斯的期望。

所以游戏给我玩下来的感觉是克洛伊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因为剧情一直在跟着寻找瑞秋走,且寻找瑞秋又是克洛伊所关心的重大愿望,主人公麦克斯也一直在帮着寻找瑞秋,甘愿当克洛伊的帮手……。而寻找瑞秋又和麦克斯没几毛钱关系,这就导致扮演和控制麦克斯的玩家自然也对这个目标不会太关心。所以故事情节紧紧围绕寻找瑞秋就欠考量了。

说到这里,难怪我玩的时候感觉哪里不对劲。直到第4章暗室,两人到垃圾场寻找到瑞秋的尸骨后,看着克洛伊痛哭流涕,麦克斯在一旁安慰,而我内心毫却无波澜,此时我才突然间恍然大悟,原来克洛伊才是这款游戏的“真”主角。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首先游戏中的克洛伊并不讨喜;其次她所关心的愿望对麦克斯来说并不重要,换言之对麦克斯来说没有那种危机感和紧迫性;再次由于玩家并不直接控制克洛伊,所以想要让玩家移情于该角色并不容易。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当瑞秋被发现死亡后,克洛伊痛哭流涕,而我却并不觉得伤心难过。因为根据移情效应的原理,你很难关心一个和你之间根本没什么感情,甚至连面都没见过的人。如果对方和你没有感情,别说关心了,一般人可能连同情怜悯都不一定能做到。反之,如果对方是你的仇人,甚至不排除你还会幸灾乐祸。

而要让玩家关心主人公的愿望,并且会因为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产生二阶移情效果,首先是必须让玩家移情于该角色;其次愿望必须迫在眉睫,如果主人公的愿望无法完成,他会因此而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反之,如果主人公的愿望根本对他自己毫不重要,是可以随时放弃的,那么玩家还会去关心主人公的愿望吗?不会,玩家自然也会对此毫不关心。

而当满足了上面提到的这几个条件后,主人公最终达成了渴望已久的愿望,我们才会因为移情于主人公而欢欣鼓舞;主人公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我们才会因此而感同身受,并伤心难过。所以,从这款游戏以寻找瑞秋为主要剧情内容上看,是完全不符合期望效应和移情效应的原理的。

如前所述,克洛伊的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以及麦克斯的情感代入等地方是有问题的。所以,这款游戏的结局设计就值得考量了。

因为结局要玩家在拯救小镇和拯救克洛伊之间二选一。虽然拯救克洛伊是麦克斯所希望的,但是小镇的分量无疑更重。因为小镇中有和麦克斯关系很好的同学凯特、更有暗恋和多次挺身而出保护她的沃伦、以及其他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对她有救命之恩的大卫、对她不错的克洛伊的老妈乔伊斯……等等。更何况克洛伊给我的印象极差,关系和陌生人相比感觉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游戏结局你让我在这中间二选一?呵呵。

换言之,在两个选择的分量不对等的情况下,我凭什么要选择拯救克洛伊?而不去拯救小镇?所以结局的选择取向设计,是完全不符合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原理的。

也就是说,在任何有选择取向的剧情设计中,在选择剧情发展方向时,两者的分量必须相同或者相等,如此才能创造出两难的情境。例如老妈和老婆先救哪一个,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而这个两难情境,就是罗伯特·麦基在其所著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所说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所以,《奇异人生》的结局设计是完全失败的。

但是,为什么仍然有很多玩家倾向于拯救克洛伊呢?这其实就是游戏设计师和编剧造成的问题了。因为在结尾面临选择前,克洛伊和麦克斯有了一番长谈,彼此互诉衷肠。正是因为这一番表白,以及彼此之间的深度情感表达,才导致很多玩家因为受到感动而倾向于拯救克洛伊。而这本身既符合角色效应中需要让角色之间相互进行情感表达的情感代入原理,更符合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和遗忘曲线的原理(因为克洛伊虽然很讨厌,但是毕竟隔着太久了,很多玩家会因为人类记忆的特性而导致早忘记这茬了)。

不仅如此,编剧还特意省略了城市内人物视角问题。如果在让麦克斯和克洛伊相互情感表达时,也展现下城市的惨状,也展示下人们互诉衷肠失去家园的悲痛、也展示下人们被迫送别至亲至爱的人的无比痛哭和绝望……。

如此种种具有悲伤、绝望、痛苦等负面的情感表达的画面展现在玩家面前时,还会有众多玩家执意拯救克洛伊吗?

所以在这里,编剧和设计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也可能是预算?),将这部分省略了。导致大部分玩家面对这两个选择时,反而倾向于分量更轻的克洛伊。这也可以看出,基于角色效应的情感表达的威力是有多么的强大!

谈了这么多这款游戏的各种剧情上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这款游戏的评价却很高呢?

我们看《辐射4》这类具有开放世界特征的游戏,会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这类游戏允许玩家进行大量的选择。当这个选择很丰富,导致玩家拥有很大自由度的时候,玩家是真正具有选择自由权的。

而《辐射4》中,由于玩家角色的孩子是其心头肉,但是玩家却因为和孩子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基础,故而也不会拿救孩子当回事,于是玩家自然会毫不关心玩家角色所关心的救孩子的愿望。这就导致玩家不急于推进主线剧情的发展,而是到处捡垃圾,到处瞎逛。

这种结果,就是玩家没有和玩家角色的情感融为一体所导致的。换言之,就是上面提到的“角色缺位”。毕竟,如果玩家角色和玩家的情感融为一体了,也像玩家角色一样关心自己孩子的安危,玩家会不关心救孩子的事?所以,最终的结果就造成游戏的角色扮演感,以及游戏情感代入方面的体验感不佳。

而《奇异人生》这款游戏看起来有各种选择,其实大部分选择都没什么区别,除了结局选择外,其他选择均不会根本改变故事的走向和结果,只是会导致每个事件中的对话略有不同而已。换言之,游戏故事是线性的剧情发展模式。这就导致玩家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被动体验主线剧情的发展。于是玩家就算百般不愿意,也不得不关心对玩家角色麦克斯来说并不重要的目标和愿望,并被迫采取各种行动帮助克洛伊达成她想要寻找瑞秋的目标。

试想,克洛伊这个角色这么令人讨厌,拯救瑞秋又和主人公麦克斯关系不大,如果给玩家真正选择的自由,游戏的主线剧情还能发展下去吗?可以说,制作组是歪打正着。所以从这一点看,我提出的第一点选择取向的设计问题,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最后,再加上麦克斯这个角色确实塑造的非常出彩,也掩盖了这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之处。实际上,这款游戏如果将克洛伊的人设塑造与情感表达,以及玩家情感代入等方面做好,其剧情也会因此而更上一层楼。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