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67更新:2022-08-31 22:47:05
2017年3月19日,周口市太康县毛庄镇官庄村北侧,一个施工队正在开挖下水道。上午11时左右,挖掘机手感到铁铲掘进的地方遇到了硬物阻隔,他和几个民工停下机器上前查看,眼前赫然出现了两具棺材,从旁边散落的石碑判断,他们挖到了一座古墓。
墓志铭
顾家更是当地显赫的簪缨世家,有据可查的其先祖顾佐,建文年间进士,在永乐年间先后出任巡按御史、江西按察副使、应天府尹。顾佐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闻名,吏民无不敬畏服从,将他比作北宋包拯一般的青天大老爷。宣德年间内阁重臣杨士奇、杨荣都对他非常欣赏,说他公正廉洁而有威望,推荐他为右都御史。顾佐最后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九月在任上去世,谥号端肃。
顾朴是顾佐之孙,这次发现的顾朴墓,就在离顾佐墓1.5公里左右的地方,挖出时没有被盗掘过的痕迹。根据在现场目击的人们描述,两棺中发现一男一女两具保存完好的古尸,挖出时男女尸体的胡子和头发都依稀可见,皮肤有弹性,不腐烂,入殓时的衣物也很完整。尤其顾佐是以官员常服入殓,头戴乌纱帽,衣服上的白鹇补子清晰可辨,色彩鲜亮。
明朝文官服饰
就明朝中期的墓葬来说,能有这样的保存程度是十分罕见的,这是一座学术价值极高的古墓,对于明朝服饰、器物、丧葬习俗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然而,当得到消息的顾氏后人几小时后赶到现场,看到的情况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只见现场一片狼藉,女尸被拉出来丢在外面,男尸被遮上了一块花纹塑料布,双脚暴露在外,尸体可见部分颜色发黑。身上所穿衣物显而易见是被扒下后又被草草覆盖在身上,男尸的官服还被披反了。
一般来说,明代下葬时,除了墓主身上所穿的衣物,还会有一些陪葬的衣物,这些衣物理应保存得更为完好,但是现场已无法分辨了,古墓中出土的明朝服饰被随意丢弃在各个角落,任凭风吹日晒。
由于长期处在地下环境中,文物出土后对于新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况。而且由于出土的文物中,以金属器皿、丝织品以及部分金属材质或土陶材质的工艺品为主,这些材质的文物对于阳光、温度等都会产生非常敏感的反应。当其接触的环境在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等方面存在不适宜的问题后,文物会由于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而出现损坏,这是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
从现场图片上看,暴露在外的古尸、服饰都被破坏得很严重,尸体枯槁发黑,服饰发干变色,再也看不到刚出土时的神采了。
按照惯例,既然有女尸和有品级的服饰出现,配套的首饰自然也不会差,但是顾氏后人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首饰,这些又小又值钱的东西是很容易被盗取匿藏的。据目击者说,现场发现有耳饰、其他首饰和一把宝剑,都被施工队拿走藏匿了。
这一结果令顾氏后人及考古爱好者们深感痛心,那么问题来了,如此珍贵的古墓遭到破坏,原因何在?
首先是施工单位事先未进行考古勘探。
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只要是大型基本工程建设,都应该提前上报文物部门进行勘探,但这次的施工单位并没有上报,更未进行勘探,这是造成后果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是施工人员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加利益驱使。
只要现场施工人员具备一些文物保护意识,正确做法是应该马上报警并联系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前来处理,在警方和相关工作人员到场之前,还得做好避光、避风、尽量与外部环境隔离等基本的现场保护。
但显然,根据现场遭受的破坏程度来看,施工人员发现挖到古墓,第一时间是将尸体拖出并四处翻找值钱器物,对文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此外,当地的官员和文物部门表现得也很不专业,当顾朴墓被破坏的消息传出后,他们是如此回应的:
在太康县的毛庄附近,确实发现一座古墓,系明代顾姓官员之墓,现场发现干尸等。顾姓人在明代有多人为官,生活在太康的后人也很多。经当地文物部门考察,认定并无太多文物价值。对于网传的文物被人哄抢一说,并不属实。“明代严惩贪腐,官员多是薄葬,所以墓内并无值钱器物。”
这个回应显得十分业余,一座古墓的文物价值绝不是单单以墓葬中值钱器物的多少来衡量的,这就是考古和盗墓的区别。
说到这里,《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类小说的盛行甚至让盗墓成为一种带有英雄主义的冒险精神,助长了民间把考古与盗墓混淆的错误认知,让普通人无法分清什么是盗墓,什么是考古。
盗墓是为了求财,考古是为了求知。盗墓贼只管破坏不管保护,考古就不一样了,要提取墓葬中一切可用的信息,因此整个墓穴、遗迹都是考察对象,这两者是有本质不同的。
文物保护的原则之一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都受国家文物保护法保护。既然已被破坏,那就要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
我国现在基本上不再主动发掘古墓,而是以抢救性发掘为主,这与墓葬中是否有值钱器物无关。既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原始状态,也是为了让死者可以瞑目,这是与扰人安息的盗墓的另一大差别。
顾朴墓被破坏是个很惨痛的教训,我国的考古学体系事实上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完善的,满打满算也只有几十年经验,如何正确发掘、安全提取、全面记录、文物修复等等,以及如何给大众普及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