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00更新:2024-11-24 05:26:03
去年底,韩国有一部热门历史电影,叫《南汉山城》。
内容是讲明朝末年,清军在大败大明之后,攻陷了朝鲜,朝鲜君臣逃到了一个要塞。在这样的背景下,朝鲜礼部尚书崔明吉作为使臣,前去谈判。
在影片开头的二三十分钟里,崔明吉两次差点被杀。第一次是来到清军阵前,被清军一阵箭雨射来,他岿然不动,面不易色。第二次是在清朝将军帐内,清军统帅玩弄弓弩,突然朝着他面对面射了过去,崔明吉仍然泰然自若,气定神闲。
两次特写,让观众看的都是心悸,可李秉宪饰演的崔明吉在不动声色间,彰显出大儒气质。猝然临之而不惊,泰山压顶而不变色,生死变于微毫之间,大儒始终如一。
局中的崔明吉不怕,气定神闲。
局外的南狗子怕了,心思摇动:死亡就在呼吸之间,何以不怕?
崔明吉的一切事都安排妥当了吗?若一死,家人怎么办?家事怎么办?其他林林总总无数事怎么办?
于是疑问来了,儒者为什么不怕死?
儒学不讲轮回,不讲鬼神。那么面对死亡,崔明吉这类的儒者,为什么能这么镇定?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我回忆了回忆有限的儒学知识,想到了一个例子,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著名门生,尚武,因为性格粗鲁经常被老师批评。
两千多年前,子路的国家发生战乱,很危险,子路听说后,不顾众人的劝阻,一定要赶回去救国君。后来战死,临死之前,用最后一丝力气拉好了衣衫,扶正了帽子,泰然而逝。
他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儒者行事,恪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乃至每一个念头,都要合乎礼,都在仁义礼智信之中。
因此,生死也是等闲事。
儒者只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不该做的事一定不做,孤身应对黑云压城也不为。
想到这里,很是佩服儒学的这份修养,原本想写个题目,叫《在生活中熟练对于死亡的训练》。
可是,随即又想到,对于死亡,佛学处理的更加干脆,更加直接,更加透彻。
哪里有一个我呢?原本就没有人我众生之别。
那哪里还有死亡呢?本没有生,也没有死。
所以,儒者言行一板一眼,孤鸿翔空,总还留有痕迹。禅者就要潇洒的多,云在青天水在瓶,更加生动有趣。
想到这里,复又一念:
怎么还有儒法、佛法的高下之判呢?
怎么还有儒法、佛法之别呢?
这世上哪里有一个叫孔子的人讲过一个法门叫儒学?哪里有一个叫释迦牟尼的人讲过一个法门叫佛学?
根本没有,只是圣人随缘教化,哪里有法门之别?
就像有的见梅花而明悟,有的见莲花而明悟,莲花要比梅花高明吗?莲花与梅花有分别吗?
随即哐当,
心神撼动,一片光明照来,若有雷声在炸。
古人说“为往圣继绝学”。
南师讲要连接中华文化的断层,圆寂前还讲:我走了,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连接传承要靠你们了,大家努力。(大意)
哪里是有一个什么具体的法门,要来靠一代人传给一代人啊?!
只有当下的一
个“我”啊。
那个东西,“我”当下接住了,就是天地有了心,万民有了命,继承了往圣绝学,万世开了太平。
那个东西,“我”当下接不住,就是一团漆黑,就是文化断层,就是有东西要寻觅要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