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19更新:2024-11-24 05:34:33
南非境内的布须曼人岩画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岩画创作的时期延续得很长,这是一个酷爱岩画表现的民族,最早的岩画创作至少开始于中石器时代,并一直持续到公元19世纪。二是布须曼人岩画紧扣着这一民族的历史与命运,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岩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往往与布须曼人的悲惨遭遇密切相关,有强烈的叙事性质,这是一般岩画所不具备的特征。
“布须曼人”是荷兰殖民者对这一古老族群的称呼,意思是居住在灌木丛中的人。布须曼人不是黑色人种,他们肤色黄里透红呈黄褐色,身材矮小而干瘪,女人只有1.38米左右,男人最高也超不过1.60米。颧骨突起,头发浓密而卷曲,呈颗粒状。由于缺少皮下脂肪与水分,皮肤粗糙,皱纹很多。
布须曼人(Bushmen)
布须曼人是非洲南部的民族集团。又称桑人。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津巴布韦、南非和坦桑尼亚。一般认为属尼格罗人种科伊桑类型,但布须曼人在各方面与蒙古人种更为接近。为南部非洲和东非最古老的土著居民 。操布须曼语诸语言 ,属科伊桑语系中部语族布须曼语支,无文字。社会发展大大受阻,一直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大多仍处在原始社会的不同阶段。多信仰万物有灵,有部落图腾。按血缘群居,按双系续谱。亲属称谓多为夏威夷型(见毛利人)。以鸵鸟蛋壳存贮饮水。擅长岩壁画,用各种矿物颜料、石灰、油烟加水和动物油调合涂色,千年不褪。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狩猎和战争场面 ,栩栩如生 。最古为单色(红或褐),近代为多色 。各支布须曼人由于所处条件不同,状况也不尽相同 。东南非两支正被吸引而逐渐跻入现代生活。西南非一些群体仍处在狩猎阶段:一部分在白人殖民者农场做工;一部分人在为班图各族(主要是茨瓦纳人)充当牧奴。
布须曼人的确并不是一开始就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中的,以往他们遍居于南部非洲全境,考古资料证实,布须曼人的祖先早住旧石器时代就生活在非洲的南部和中部偏东地区。大致在公元前后,布须曼人受到班图语族的一支黑人部落民族的挤压,居住领域逐渐缩小。一幅南非赫尔蒙洞窟岩画表现了布须曼人与班图黑人部落之间的战争场面。画面的左边有一群牛,后面是一排保卫着牛群的小个子的布须曼战士,与他们对抗的是画面右侧身材明显高大许多,手执长矛和盾的黑人工兵们。画面表现了几千年前布须曼人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与来犯的班图人进行殊死搏斗的场面。这一珍贵的画面记录了几千年前布须曼人受强大的班图人的压迫不得不一再迁徙,向南非卡拉哈里沙漠边缘退却的历史事实。
布须曼人是非洲最为古老的种族之一。民族学家乔冶•西贝尔包埃说:“我们不敢肯定,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生活在南非制造石器的人或许就是布须曼人的祖先,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至少可以把他们看成是生活在2500年前具有现代布须曼人特征的布须曼人的祖先。为此,我们可以肯定桑人(即布须曼人)曾经占据过卡拉哈里的绝大部分地区。后来由于文化比较发达的、使用铁器的其他民族(现代班图人)的侵入,于是把布须曼人驱赶到更加贫瘠和荒芜的沙漠地区。”
由于这些灭绝性的战争,将原已经濒于绝望状态的布须曼人的幸存者们从水草丰茂的自然环境赶进了难以生存的沙漠之中。1652年荷兰殖民者的入侵,加瓦纳人乘机对他们的盘剥,战争与瘟疫的流行,使布须曼人从原有的20万锐减到5.5万人,布须曼人最后离开巴苏杜兰山地是在19世纪中叶,孤立地生存于博茨瓦纳的卡拉哈里沙漠中,不知农耕和畜牧,也不会制作陶器、金属制品,仍停留在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野兽、采集野生植物的自然经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