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32更新:2024-11-24 05:44:18
金朝自建国以来,一直是在不断地改革中发展其中以海陵王的改革措施最为显著。尽管金世宗是以反海陵王而即位的,但在改革的问题上,应当说他是同海陵王一致的,而且有所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巩固统治的要求。
金世宗在稳定政局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
金世宗的各项改革,首推吏治改革。他的吏治改革内容,一是任人唯贤唯才,不重资历。金朝自太宗以后,选官以资历为标准。而金世宗认为,“止限资级,安能得人”。他对臣下说:“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若拘以资格,则往往至于耆老(老年),此不思之甚也。”金世宗还举了个例子说,参知政事阿鲁罕为人忠正、沉厚,有才干,不阿谀顺从。但他本人是出自低微的胥吏,当他按资历升迁到参知政事时,已经年老了。金世宗说:“若是能早让阿鲁罕担任重要的职务,朝廷就必然能得到他的辅佐,可惜现在他已经衰老了。”所以,金世宗认为,按照资历用人,只是对待一般的人来说,对于才干过人者,怎么还能拘泥于常例呢!按照这种思想,在他统治期间,朝中任用了一些出身低微的小吏。如移剌道,原来不过是个都督府长史,世宗得知他的政绩,建议大用。但按他的资历最高只能升为翰林直学士。世宗认为这样不足以尽其才,就派他去担任中都路的转运使,后又升任宰相。选官不重资历,这就把一批有才干、年富力强的人选到了领导集团中来。二是官吏的升迁以政绩为准,反对苟且因循。金世宗认为对官吏应“察其奋勤则升用之”,凡是“苟简于事,不须任满,便以本品出之”。有一次,金世宗去上京,一路所过州郡,都征发众多的民夫,大修桥梁驰道,以博得金世宗的欢心。唯独同知北京(今辽宁凌源西)留守刘焕,只派少量的人把道路修得平整些。金世宗认为刘焕做得好,就升他为辽东路转运使。正是由于他以政绩好坏来选拔升迁官吏,因此,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一批政治上有作为、正直清廉的官吏。三是官吏到了一定年龄,就应当辞官。他认为人到晚年,精力总是不足的,他以自己为例说:“朕今年五十有五,若过六十,必倦于政事。”因此他规定朝中大臣“许六十致仕”,也就是允许六十岁辞去官职。他在吏治方面的改革除上述几点外,还有对官吏赏罚分明、中央和地方官经常交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吏治改革,保证了金世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在改革吏治的同时,金世宗在官制、法制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并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他即位以后,在熙宗、海陵王改革官制的基础上,着眼于集权于皇帝,又进行了改革。新订的官制,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为宰相官,左右丞、参知政事为执政官。宰相增员,可以分散宰相的权力,以集权于皇帝一人,也可以使更多的官员参与政事。在法制上,金世宗主张择善而从。他认为旧的法律条文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当更改,唐朝、宋朝的法律有可用的,就用。他还对臣下说:“制定法律条文,不要只局限于按照旧律,而且一些条文还很难让人看懂。历代的法律都在不断地修订、补充。文化低的百姓,常因不懂法律而违法。如果对那些难懂的条文,加以删改,让百姓一看就明白,不是更好吗?应当修订法律,务必让大家明了。”大定年间,金朝的法律经过修订,更加完善了。
金世宗重视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他初即位时,有人提出要罢科举,世宗就召张浩来商议,问张浩说:“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之士的吗?”张浩回答说:“有。”
金世宗又问:“谁呀?”张浩说:“秦始皇。”金世宗看看左右的大臣说:“怎么可以让我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人呢!”这样一来,科举制不仅没有罢,反而进一步发展了。大定四年(1164年),金世宗下令:“进士文优则取,勿限人数。”
大定六年(1166年)开始置太学,学生最初只有一百六十人,后发展到四百人。
大定十六年(1176年)又设置府学十七处,有学生上千人。金世宗尤其注意培养女真贵族子弟,他派人把《论语》《孟子》《老子》等,都译成女真文字,供女真贵族子弟学习。他还挑选猛安谋克良家子弟,让他们在地方的学校学习,共有三千多人。大定十一年(1171年),创设女真进士科。两年以后,又创设女真国子学,在各路设女真府学,聘请新科进士为教授。对女真贵族子弟承袭猛安、谋克的职位,金世宗要求他们要学会一种文字,即女真、契丹或汉字。这样,在大定年间,女真贵族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了。金世宗对状元、进士,不仅要求其有才,而且要求人品要好。他规定,状元品行不好的,要除名。对中状元的人,先要访察他在乡里的品行,品行好的,才能按状元的待遇对待。金世宗一朝,科举制从人数到考试科目、到中举的质量,都有了发展和提高。官吏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发展,为金朝政府广招人才,进一步充实了统治集团。
在经济方面,金世宗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金世宗即位时,北方的农业生产同金灭辽和北宋时相比,有所恢复,但由于海陵王发动攻宋战争,造成“兵兴岁欠”“仓廪久匮”。要想巩固统治,社会兴旺发达,必须恢复和发展北方的经济。金世宗看到了这一点,他先从减轻农民的兵役、徭役和赋税负担着手。海陵王时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很重。为营建中都和南京,海陵王役使人夫工匠达三百余万。发动对宋战争,征发壮丁达二十七万。金世宗即位后,于大定二年(1162年)正月,命河北、山东、陕西等路被征发攻宋的步军,“并放还家”。至大定五年(1165年),对宋战争结束后,又命除留守江淮的六万戍军外,“余并放还”。在徭役方面,他极力主张减轻农民的负担,要求各地把差科负担的详情,向他如实上奏。大定三年(1163年),他了解到河南、陕西、山东、北京以东及北边州郡,“调发甚多”,而地方上仍然照例征取赋役,造成百姓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就规定免去百姓的一部分负担。他还提出:
“凡有徭役,应当让富户分担,不要让贫民分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大定十三年(1173年),“民间科差,计所免已过半矣”。在赋税方面,海陵后期为攻宋,增加了许多杂税,有菜园、房税、养马钱等。金世宗时南北议和之后,宰相宗尹建议罢去杂税,金世宗立即同意了。“于是,养马等钱始罢。”大定年间,金世宗因各地水旱灾害,多次减免赋税。一些政府部门因财用不足,建议向百姓预借租税,金世宗一般都不同意。总的来说,金朝时期农民的赋税负担要比辽、宋少,而金世宗时的赋税,比海陵王时更少些。
金世宗还采取各种措施,劝民力田。海陵后期爆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许多农民逃避兵役、徭役而离开了家乡。世宗在大定二年(1162年)二月,派官去安抚山东百姓,招谕起义农民和躲避起义或逃避徭役离乡的百姓,都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及时耕种,不问罪名轻重,都予以免去。三月,又诏令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官府,把“良民”错当起义者俘虏的,加以改正,让他们还乡生产。金朝初入中原,曾把许多耕地占为牧场、苑囿和猎地。金熙宗时,已逐渐弛禁,世宗时则进一步开弛禁地,将一些猎地、苑囿与民耕种。辽灭亡时,一些贵族的土地为百姓耕种。金统治者后来不断把这些土地入官,仅山东一地所括田达两万余顷,这就造成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亡。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金世宗诏令,将山东路所括民田,依原数还民,仍免租税。金世宗还多次下令对破坏农业生产的人,给予法律制裁,包括亲王、公主势要之家在内。他还诏令天下,把“劝民力田”好坏,作为衡量官吏的标准。大定年间,土地兼并也很严重,有些豪强还冒占官田,这自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加剧了豪强地主同政府的矛盾。金世宗为了抑制豪强占田,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定二十一年规定,占官地十顷以上的,都括籍入官,将这些地平均分赐贫民。还规定,女真贵族只许在一处占地,其余各处都要收为官地。对女真贵族冒占官地的,他采取处罚其手下官吏和把田地归为政府的办法。抑制豪强兼并土地,也大大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金世宗再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是实行通检推排。通检推排是政府每三年普遍检查一次户口和土地、奴婢、园地、屋舍、车马、牛羊等资产数,然后根据人户的钱财、物力多少,推排出各类人户的等级,再依不同的户等征收物力钱和摊派差役。通检推排的目的是解决“赋调轻重不均”“差役不均”的现象。金世宗认为同为谋克户,拥有的奴婢多少不同,而所担负的科差却相同,这怎么合理呢?而解决赋税、差役不均的目的是抑制新富,增加国家收入。从大定四年至大定二十六年(1164—1186年),进行过四次通检推排。开始,并不顺利。派到各地的使者,大多苛刻百姓,有的把百姓的产业增加数倍,使百姓身受其害。金世宗了解到这种情况,让各路以搞得比较好的东平、大名地区为标准,进行通检推排。实行通检推排最显著的效果是国家的收入增加了。
以辽东为例,大定十七年(1177年),原有赋税收入六万余石,通检后将近二十万石。而且,实行通检推排,使地多财富的豪强之家,多少要多负担一些赋税和差役,而地少财薄的农民,也多少减轻了一点负担。
此外,金世宗还采取措施,兴修水利,放免了处于奴隶地位的“二税户”及奴婢,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增加货币铸造,促进商业的发展,等等。
金世宗的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定年间,金朝的政治由混乱逐步转为稳定、清明。史书记载,其时“天下治平,四民安居”,“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金朝的经济,也由崩溃的边缘而逐步恢复发展繁荣起来。“户口殷繁充实”,“仓廪有余”。北宋末及金初,北方人口大大减少,至金世宗初年恢复到三百余万户,到金世宗末年已增到六百七十多万户。在中都、河北、河东、山东一带,已是“人稠地窄,寸土悉垦”。
宋孝宗和金世宗,都是王,在位期间,宋朝和金朝都繁荣发展,堪属黄金时期,两人都深得民心,比较不出谁更加有才能。这两位仁君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发展繁荣昌盛,是真正的仁人君主。历史上给他们的评价是极其高的,他们都是治国十分有才能的人。
一、宋孝宗宋孝宗是南宋,第二位君王,他被后人认为是最有作为的君主。他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不愿意污蔑好人,增进平凡过岳飞的冤案,他也是个十分爱才惜才的人,重用主战派的人士,最后收复中原。他实行了自己的一套治国理政方针,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将换光都给裁了,不允许朝廷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使得百姓生活得以保障。
二、金世宗近世忠是金朝的第五位君王,他对于金朝有极大的贡献。他在位期间便停止了侵犯宋朝的战争,一心励精图治,用自己的才能消除了海贼王时期的弊政。他本人十分节俭,从不穿丝织的龙袍, 这使得金国当时的国库十分充盈,农民也能够过上好的生活。金世宗也被世人称为小尧舜,他在位的期间,金朝是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唯一的不足是他推行的民族政策,导致女真民族和汉族之间矛盾增加。
宋孝宗和金世宗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君王,他们的治国理政政策,表现出他们极高的智慧和治国的才能。他们一心只为老百姓,平反冤假案,惩治腐败现象,重视农业生产,勤俭节约,这些种种方针使得他们深得民心,老百姓也能够有安稳的生活,这才打造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他们不分伯仲,两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两个人都有着一颗为民想的君王心,他们都赢得了天下老百姓的爱戴,都赢得了繁荣昌盛的局面,都是值得人们称颂的明君。
金世宗要求臣下进言要“直言得失,毋有所隐”要求宰执大臣重视来自下级的建议,听而从之,从而改之。对于来自基层和民间的条陈奏议,金世宗也很重视,要求尚书省及时转奏于朝,不得违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