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75更新:2024-12-02 16:30:18
借天庭映射现实。上层阶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布置了这场西游大计,凡人被愚弄而不自知,还感恩戴德,神仙们又瓜分了这些功德。
1、神仙真的救苦救难吗?就算看书看电视都不是很仔细的人,也应该知道菩萨赤脚编花篮,收鲤鱼精的情节。那鲤鱼精吃了很多童男童女,孙悟空去菩萨那里求救,菩萨不紧不慢地编着花篮,她分明早就知道这个鲤鱼精,果然,这是她的宠物趁她不注意下了凡。
就算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你真的没有主意到宠物偷跑了,可是这个宠物它吃了人呀,自己养的狗咬了人不用陪的吗,可是菩萨却把鲤鱼精带回去让它继续逍遥了,凡人的性命在她们眼里就不算什么吗?我放出个怪物,等它搅得腥风血雨再去收了这妖,就成了救苦救难了?哎!凡人被如此愚弄却还感恩戴德,怪不得吴承恩要大闹这天宫呢。
除了观音自己的宠物,还有很多其他神仙的宠物呀坐骑呀童子呀的,都下凡为害。可能凡人对神仙来说就是蝼蚁,你的狗狗吃了几颗蚂蚁,你会注意吗,会在乎吗,可是,我们是人,万物之灵,书中的神仙却将凡人视作蝼蚁,这可能是在折射作者当时上层社会、特权阶级对普通百姓的所作所为吧。
2、神仙真的法力高强吗?在孙悟空和二郎神大战的时候,观音偷袭了孙悟空,在收红孩儿的时候,观音居然用欺诈的手段,骗红孩儿上了莲台,突然莲台生刀,还问红孩儿服不服,这种欺骗暴力手段,我想红孩儿无法心服,当然红孩儿自己也是坑蒙拐骗吃人该打杀就是了,观音却反而收了做童子,他吃人呀吃人呀!!!还有观音还曾扮作妖精,骗另外一个妖王吃下孙悟空变的丹药,另一个神仙也是,扮作瓜农,骗妖怪吃下了孙悟空变作的大西瓜,我猜想这些神仙自己水平法力也不怎么高,尤其那个扮作瓜农的,如果不是把那个法宝骗回来,说不定自己反而会被法宝弄死吧。所以我觉得这些神仙不是法力高强,而是心机高、手段高吧,毕竟从这些打法来讲,显得妖怪们都好单纯,神仙们都好腹黑呀。
3、神仙是不是真的仁慈。唐僧的身世,对观音或者对唐僧的原身金蝉子来说,就是一次历劫而已,神仙们历劫,会故意制造一些悲剧,比如被爱情背叛然后看破红尘啦,比如身世凄惨一步步坚定道心啦,我们在局外看的时候知道这是虚幻的,可是被牵扯进神仙历劫中的那些凡人呢。就说唐僧的父母,本来他们可以做一对恩爱夫妻,为了人为制造唐僧的悲惨身世,引他走上取经人的路,却让这世父母一被杀一自尽,本身取经是为了普度众生,却人为制造九九八十一难,死伤无数,被坐骑们、裙带关系妖怪们吃掉的、害死的无数,凡人拜菩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灾难本身就来源于这些神仙们呢,你活生生的存在这里,对人家来说不过是一场历劫呢,或者更甚,神仙需要凡人的信念之力,所以人为制造了西游记以吸取功德呢?
四大名著真是名不虚传,小时候看个情节,觉得是个故事而已,越长大,越对书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映射和庞大的人物关系网暗暗惊心!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也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很多人要说,那不是吴承恩写的。但是各种证据显示,作者即使不是吴承恩,也肯定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江苏淮安人,与某个藩王府有关。此人的贡献包括:——把内丹思想发挥到极致。这一点可以讲很多,而且很容易有过度解读的嫌疑,所以只说最明显的幾点:回目中将孙悟空称为心猿,白龙马称为意马,与修行有关;书中多次称孙悟空为金公,称猪八戒为木母,称金鼻白毛老鼠精为姹女,又有黄婆、婴儿等词语,都是内丹术语;书中直接引用了全真派歷代宗师的诗。具体到情节,很多都是在隐喻修炼内丹的过程和原理,我就不赘述了——把孙悟空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不仅没有杂剧中的种种缺点,还增加了很多优点,比如机智多变,有时比唐僧更懂佛法——佛道合一的特点更强烈。佛界与天界共存,佛教故事中加入大量道教思想,另一方面却把道士都写成妖魔,同情佛教受的迫害——加入儒家色彩,比如木仙庵一回的文人雅兴,凤仙郡一回的愛民思想,强调昏君都能改邪归正等——讽刺朝政,书中的君主都是昏君,当权的都是妖道,神佛身边的妖精作恶都不受惩罚,阿傩、伽葉索要人事等。很多事情在嘉靖年间都能找到原型。就算这跟嘉靖年间的情况没有关系,也明显是在讽刺某一时期的朝廷——增强叛逆意味,如孙悟空说“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又敢说如来是妖精的外甥。明朝人当然不可能反封建,但晚明已流行反传统思潮综上所述,小说是在一些没有太多意义的娱乐性情节之上,加入了内丹思想和讽刺意味,顺便宣扬一下三教合一。字面之下,除了阴阳五行之外,并没有太多的隐喻。说西游记是纯粹的修炼之书,所有情节都有宗教意义,这太夸张了。
我们读西游记,不是被那些莫名其妙解读出来的政治斗争所吸引。而是因为我们觉得每一个被小说构造出来的活灵活现的人物都仿佛真的存在一样。我们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越战越勇,哪个小男孩的童年偶像里没有他;我们讨厌唐僧,特别是在他不分忠奸赶走孙悟空;我们觉得没有菩萨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发现哪里的土地公公都是尽心尽职……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才使西游记不朽。这些有趣的故事才让西游记经久不衰。至于你能看出点什么道理,那是你本来就想看到的。你脑子里是权力,所以你只看到斗争;你脑子里是人情,所以你看到的是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