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36更新:2025-01-14 15:30:07
《曼彻斯特》的结构是新颖奇特的,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主线被不断插接进来的没有提示的闪回割断,空间与时间不经意切换,频率之快需要时间去适应。清冷唯美的小城空镜伴随着冷冽的色彩为全篇奠定了基调,主人公lee、还在世的哥哥与多年前年幼的侄子帕特里克三人一同出海,是引子,也是后文的伏笔。
接下来切回到主线,一组快节奏,横向排列的连续蒙太奇简洁有力地立起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点,现在的lee住在波士顿,是一个维修工,穷困、易怒、颓丧、冷漠,你甚至会有点看不起他,认定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失败者,谩骂客户、与人打架、不近女色,以至于lee的哥哥过世都激不起太多触动,毕竟,这样的桥段观众看得太多了。
接下来就是回到家乡曼彻斯特,料理哥哥的后世,照看16岁的侄子,这其中插入了哥哥多年前确诊时的场景,到这个时候,这部片子看起来还是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无论是情节上还是情感上,唯一给人的感觉就是拖沓,压抑。
然而,随着接二连三的闪回出现,一举夺得“最佳原创剧本”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开始变得与众不同。闪回是lee的记忆,多年前,他有很多朋友,开朗阳光,懂得如何去爱。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漂亮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孩子
但是由于他的一次疏忽使得房子起火,烧死了自己的孩子们,幸存的妻子也离他而去
这个时候,知著君一下看懂了lee的暴躁,理解了他的冷漠与痛苦,当律师告诉lee,哥哥将侄子的监护权交给他时,漂泊颓废,已经不会爱人的lee当然会惊慌失措。
剧情在不断发展,lee和侄子帕特里克从最初的隔阂到后来的依赖,单靠一条主线是无法轻易让这一切成立的,但是当你看到曾经小帕特里克的母亲烂醉如泥,赤裸身体躺在小帕面前,火灾之后小帕与哥哥陪lee找新房,置办家具,给予lee唯一的家的感觉的时候,如今的亲情才会达到感人至深的顶峰。
《海边的额曼彻斯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够通过一步步地叙事来一层层剥开一个人,到最后让观影者从中看到自己和身边的人,从最开始的不能理解,到最终的感同身受,是靠情绪的积累、质变、再积累、再质变,讲述者并不着急,因为感情这种东西三言两语本来就是不能说服人的。
影片的布局就像人类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是电影中的奇迹却是生活中的常识。
温情
严冬里的火苗才是弥足珍贵的
主人公lee看起来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克制却易怒,像一颗定时炸弹。心理学中将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称为双相障碍。
影片伊始的lee由于常年的孤独、自责,心理的确是扭曲的,像一个若隐若现的病患,对着客户爆粗口,看着哥哥的遗体出奇的镇静,在酒吧一言不合就与人拳脚相向,奥斯卡影帝卡西·阿弗莱克的表演就像太极,刚柔相济、快慢相见,展示出一个悲伤而真实的男人。
最佳影片《爱乐之城》的暖黄和跳动不同,《海边的曼彻斯特》有着从头至尾的灰和蓝,连快乐也被消解的异常清淡,可是忧郁笼罩之下的快乐反而是最难忘、最美丽的。
当绝望上升到一个顶点,微笑就像黑云中倾下的第一缕阳光,冰层上裂开的第一道缝,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其实影片的重点并不在氤氲不散的悲剧情调,而在于屈指可数的温暖瞬间,从三人出海的欢乐,lee曾经幸福的家庭,到帕特里克开口说:“为什么你不能留下”,家与爱的感觉从回忆漫到现实,重新感知到温情的lee,心中的坚冰慢慢消融。
看着帕特里克和女朋友一起开船,lee坐在当年经常坐的位置第一次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坦然面对前妻的道歉,后来对帕特里克说:“那些过往我忘不掉”,这也是lee第一次向他人袒露心底最深的脆弱。
站起身紧紧抱住帕特里克的瞬间,象征着lee这么多年来真正地重新学会如何去爱,真正拥有一份牵挂。
影片的结尾,色调还是那么阴沉,空气还是压抑的,lee和帕特里克手中不断弹起、传递的棒球打破了密不透风的窒息感,虽然依旧无法与过去和解,但是lee已经学会如何带着病痛好好活下去,虽然还会时常羡慕过去的自己,当下的路还是会走的有声有色,严冬里的火苗才是弥足珍贵的。
看过《海边的曼彻斯特》,知著君想起了北野武的《花火》和张元的《过年回家》,同样充斥着绝望、痛苦、自责与释怀,西与妻子的旅行,陶兰十七年后的归家,都是与过去和解的过程。
很多人说这些是loser的故事,知著君觉得这样说太不公平了,至少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里,lee只是一个不幸的普通人,可以说他消沉、颓废,但在面对亲人的离世、旁人的讥讽、前妻的忏悔,lee甚至比普通人勇敢,他从来都是直面命运的玩弄,虽然忘不掉,但该面对的还是会去面对。
生命里有太多的遗憾,一份痛苦的记忆,一段难忘的经历,同样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能让你更加坚强,总有一天要学会继续勇敢前行,含笑回忆往昔。
参考来源:知著网 covricuc
看过街头遇前妻那段后,一度担心故事结尾,怎样才能避开亲情救赎阳光灿烂皆大欢喜收尾的套路。导演的选择是回归自然。不是所有伤口都能痊愈,不是所有人生都务求圆满,那就随性而为,带着缺口于生活中任意浮沉,也无不可。男主并未与充满活力的侄子一起开始新生活,他回到自己习惯的独居生活中,依然做他的蓝领工作。但还是有几个小小的变化:他最终尊重了侄儿留下船的愿望,这艘船上有往日很多温暖记忆;他减轻了工作量,不再满负荷,找两间的套房,准备给可能到来的侄儿留出空间——他不再完全自我封闭,厚重防护墙上,有了细微裂缝。
至于缝隙中透进风雨还是阳光,就随意吧。
当我再次走出电影院时,在夜半寒风中行走的我,虽然既没看过在戛纳名声大振的《托尼•厄德曼》,也没看过马丁•斯科塞斯历经二十多年等待所制作的《沉默》,以及还有更多更多的2016年影片没有观看,但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却从来没有这么清晰过。
再看《爱乐之城》,它依然是我心目中毫无疑问的2016最佳。
非常对我胃口的好片。这次不能再懒惰拖延,实时记录观影感受,为卡西阿弗莱特,也为粉了多年的马特达蒙(呆萌是本片制片人,曾想自导自演,因火星救援档期冲突不得不放弃)。
镜头中的男人,沉默寡言,日复一日,干着毫无趣味的体力活,对脏臭无感,对傲慢客户冷冽回骂,老板问责,漠然置之爱谁谁,对艳遇也无感,倒是爱在酒吧找茬找揍。
接到哥哥病危电话,驱车途中,才有一丝急切。在医院,梦游般安排哥哥身后事,没有眼泪,唯有木然。闪回片段中,着鲜亮T恤,缠着妻子娇憨胡闹,逗弄儿女侄子,纠集狐朋狗党在家中纵情玩乐的男人,与当前永远缩在藏青冬装里面无表情的男人,对比鲜明如前世今生。
哥哥善良而细腻,遗愿中,指定弟弟照顾儿子,未尝不是希望拿这份责任,对弟弟多少施加点影响,起码占用他一点注意力,让他偏离一心只往深渊的航向。
侄子虽失去父亲,但有理想有热情,友情爱情围绕左右,曾失落的母子情也回暖,因此并不孤独,反而成了叔叔生活中一抹亮色。他不能理解,身无长物的叔叔为何执意不肯回乡照顾他。后来,看到叔叔小心带回的三只相框,看到他无法自控的自残,终于明白,叔叔只是对自己全无信心,走不出梦魇往事。
导演始终没给三只相框一个正面镜头,只以男人包裹它们的细致动作,郑重的摆放,以及侄子看到时醍醐灌顶的顿悟,给予它们沉甸甸的分量。非常精彩的处理,正如往事过于惨烈,无法面对,只适合深埋心底,以所有欢愉祭奠。
目光呆滞的男人在警局里努力录完口供,警察试图劝慰男人:如经核查确属无意之失,就不会有重罪。这样的劝慰不但无效,只怕适得其反,世界完全崩塌,是自己毁了一切,却被判无罪,男人抢枪意图自尽,来得既突然又非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