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78更新:2022-09-03 17:09:28
所谓“忧边”,很好理解,顾名思义,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就汉王朝的国防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
然后不可调和的矛盾,几乎立刻显现了出来,场上情绪,也一度有失控的迹象。
一、战略
具体来说,进入正文,你立刻就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火药味。
桑弘羊当然是率先发言的,他一开口,便试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压服对方。
上个章节《论儒》篇的末尾,贤良文学曾说过一句话,原文是:
“天下不平,庶国不宁,明王之忧也。”
这句话本身当然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政治正确,难以反驳的。
于是桑弘羊便以此为切入点,开始大做文章。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文学自己都讲了,君主忧虑的事情,是天下不太平,国家不安宁。
那么换言之,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所谓:
“故王者之于天下,犹一室之中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
因此,民众遭遇困境不解救的,不是仁君,国家碰到难处不忧虑的,不是忠臣。
臣子的职责是守节死难,君父的道义是衣食饥寒。
现在大汉子民正在遥远的边疆作战,皇上为此日夜不安,大臣也在出谋划策。
最终以各种专卖制度供给军费,救民于水火。
言下之意,这种情况下,凡是想废除盐铁专营的,都是无君无父之徒。所谓:
“为人父兄者,岂可以已乎!今又欲罢诸用,减奉边之费,未可为慈父贤兄也。”
这里大家注意下,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可能会觉得以上论证过程,多少有些过于跳跃了。
毕竟贤良文学就说了一句,君主要关心“天下不平,庶国不宁”这样的大事。
桑弘羊就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世上只要有一人遭遇不幸,明君王者就会为之不乐。
然后还进一步推导,觉得边疆百姓是不幸之人,推动盐铁专营,就是在拯救他们。
谁想废除盐铁专营,谁就是在抛弃边疆的民众,而抛弃民众,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所以这种论证方式,算不算借题发挥?不管这么说,至少也有“扣帽子”之嫌吧?
其实不然,如果大家对西汉的官方意识形态,有一定的了解。
可能就能意识到,桑弘羊的逻辑,在儒家的话术体系中,是相当严谨通顺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什么是儒家?我在之前的很多视频中,已经详细讲过了。
儒家即宗族,而宗族,则是一套基层组织动员体系。
古代社会技术条件有限,官府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乡村基层,是没有多少管理能力的,这就是所谓的“皇权不下乡”。
而皇权鞭长莫及之处,宗族便起到了地方自治,填补空缺的作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华夏,就是建立在宗族之上的文明。
宗族是基础,是铁打的基本盘,而历朝历代的官府,不过是从中延伸出来的上层建筑罢了。
所以,儒家的理论体系,是怎么定义朝廷的?
很简单,儒生认为,朝廷从本质上讲,是某种更大,更广义的超级宗族,而天下也是人人一家的家天下。
皇帝相当于全天下的大家长,因此臣子可以称之为“君父”。
同样的道理,臣子比之百姓,也相当于长辈,因此民众可以将其称为“父母官”。
就像《孝经》中所言: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由此,桑弘羊的逻辑就很容易理清了,儒家讲究“父慈子孝”。
民众的本分是孝,即忠于君主,君主的本分是慈,即关爱民众。
那么在一个大家族里,作为族长,有族人落难了,可以不管吗?肯定不行啊!
事实上,“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这句话,甚至不是桑弘羊原创的。
虽然最早出处已经不可考了,但《说苑》、《汉书》这些名著中,都能找到类似的说法。
既然汉帝国不能放弃一个民众,那么盐铁专营,供给军费,讨伐匈奴,岂不是天经地义了?
对于桑弘羊这种占据道德高地的行为,贤良文学当然不能正面硬顶。
于是他们反驳道,周朝末年天子衰微,诸侯们以武力相互征伐。
这种情况下,周边的敌人众多,社稷岌岌可危,所以各国国君才会坐卧不安,谋臣才会到处奔走。
言下之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桑弘羊的政策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那么现在的局面是什么样的?贤良文学显然认为,经过了汉武帝几十年的征讨,帝国形势已然一片大好。
具体来说,国家疆域固定,天下一统,对内,皇上可以在宽大的屋子里,听取盛世的音乐。
对外,车铃的鸣响不断歌颂帝国圣君的美德,能够比肩尧舜,流传后世。
当然了,还有一个问题,盐铁会议召开时,匈奴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但他们还没有投降。
由此,桑弘羊是希望继续战争,拯救边疆民众于水火之中的。
而贤良文学则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完全诉诸于战争。
因为匈奴是蛮夷之人,占据的也是不毛之地,所谓:
“何足以烦虑,而有战国之忧哉。”
为了和这帮人打仗,跟战国时期一样,搜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把整个帝国推向战争轨道,值得吗?
当然了,不管怎么讲,匈奴人的威胁也确实存在,怎么办呢?贤良文学的解决方案是:
“若陛下不弃,加之以德,施之以惠,北夷必内向,宽塞自至,然后为胡制于外臣。”
看到这里,可能已经有人开始骂了,觉得这又是政治正确的废话。
其实不然,这句话中的战略思想,大致可以理解为“离岸平衡手”以及“以夷制夷”。
或者说得直白些,打匈奴太赔本了,能不自己动手,就尽量别自己动手,要想办法扩大敌人的内部矛盾,使之自相攻击。
比如“胡制于外臣”,指的就是汉代实行的属国制度。
即将匈奴投降的部落,背靠边塞安置,使之成为汉帝国的仆从军和边境哨所。
此类模式在西汉中后期,尤其是东汉,被广泛运用,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相关内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我之前的“匈奴文明演进史”系列视频。
本文篇幅有限,不多赘述。
二、定位
贤良文学的论点,也许无法让所有人认同,但确实是在讲道理。
那么接下来,桑弘羊又会如何应对呢?引经据典地反驳吗?
然后继续往下看,你会发现,双方的心态突然间全崩了,大家也迅速陷入了互相谩骂的状态。桑弘羊说:
“圣主思中国之未宁,北边之未安,使故廷尉评等问人间疾苦。”
大臣现阶段在干嘛?在消除人间疾苦,安抚百姓。
只是在此过程中,感觉不得要领,所以才想着来问问你们这些儒生。
结果呢?听了这么多内容,不是上天,就是入地,完全脱离实际,竟想用治理乡村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你们这些人,生于穷乡僻壤,不知道冰水的寒冷。
就像喝醉了酒刚刚清醒的那样,根本不值得再继续辩论下去了。
话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骂起人来了?大家看本段话,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桑弘羊认为,盐铁会议之所以召开,是有前提的,即“圣主思中国之未宁,北边之未安”。
也就是说,朝廷确实是愿意改变政策,体恤民生的,只不过一切改变,都必须建立在对匈战争坚决打下去的基础上。
再看看贤良文学的论述,话里话外都想停战,那么双方讲了这么多,还有什么意义?
对话的前提与基础都不存在了,不全是鸡同鸭讲?
同样的道理,贤良文学的情绪也明显失控了,这些人受邀参会,可以说,就是抱着政策转向的期待过来的。
结果现在突然来个一切照旧,心态肯定失衡。于是他们立刻驳斥道:
“夫欲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本立而道生。”
什么叫“反本”,字面意思,就是回归到礼仪上去。
不过如果有观众看过我之前的视频,可能会意识到,这个“反本”的“本”,寓意其实很丰富。
其中内涵扩展开来,可以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放松管制、无为而治、重礼轻刑等等。
贤良文学在之前的十几场辩论中,也是花了大力气阐述的。
总之,顺势而为,不用操劳也能获得成功,不注重问题的根本,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所谓:
“夫治乱之端,在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
什么是本?什么又是末?在贤良文学看来,不把战争停下来,无论如何也是治不好国家的。
最后,他们还引用了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典故,对桑弘羊进行了攻击。
三、序章
讲到这里,本文标题《忧边》的含义,已经论述的非常详细了。
不过这么多内容,辩论双方也仅仅只是表达了各自的立场,谁也没有就国防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个人的看法,《忧边》在全文的定位,更像是一本书,或者是一场辩论的序章。
桑弘羊与贤良文学,在弄懂了对方的态度后,终将在战和之辩问题上,进行更激烈地交锋。
后续《地广》、《备胡》、《击之》等篇章,也由此引出。
好了,到这里,双方还有最后一回合的交锋。桑弘羊调整好情绪后,又开始在话术中抬杠了。
他说,儒家不是讲究忠孝,讲究子不言父过,讲究子承父业吗?那盐铁专营也是一样的道理啊!
政策已经执行了很久了,现在废除,就是损害先帝的功德,就是不忠不孝。
照此看来,官僚们才是忠臣啊,可不像有些人,不知道想走什么歪门邪路。
这话讲出来,贤良文学当然要反驳,所谓:
“明者因而变,知者随世而制。”
孔子曾说过,过去礼帽用缁布做,符合周礼,今天为了节俭,改用丝绸,我也同意。因此:
“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
鲁定公按照宗法制度,改变先祖牌位,鲁昭公废除卿士来节省开支,这不叫改变祖宗之道。
相反,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进一步扩充宫殿,赵高进一步滥用酷法,难道他们就是忠臣孝子了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儒家怎么一会变,一会不变的,咋说咋有理,也没个统一标准。
本文简单解释下,儒家注重的是什么?上文已经讲过了,无非“宗法礼教”而已。
无宗法,则无宗族,无宗族,则无儒家。
现实实践中,儒生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变通,但是,唯礼法不可退让!
从这个角度思考,很多问题就比较容易想明白了。
亲亲相隐,子不言父过,为了什么?为了维护宗法礼教!
至于帽子用缁布,还是用丝绸,不过是礼教体系中,一个无关紧要的符号罢了,改就改了。
如此,桑弘羊“废盐铁,等于改祖宗之法”的抬杠,也就不攻自破了。
到此为止,《盐铁论·忧边》篇,也就全部结束了。
《孝经》
《说苑》
《汉书》
《盐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