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85更新:2022-09-04 06:36:19
文丨卿心君悦
19世纪的法国诞生了两位文学大家——福楼拜与莫泊桑,前者又恰是后者的文学导师,福楼拜开创了特有的客观性艺术,莫泊桑则被誉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二人的文学作品大多致力于对法国当时资产阶级腐朽物欲生活的批判,而《包法利夫人》与《项链》就是二人批判当时社会现状的代表作之一。
《项链》讲述了一个普通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向贵妇人借钻石项链参加晚会,过程中项链不慎丢失,为此玛蒂尔德与丈夫辛苦十年,还清购买丢失项链的借款,最终却得知当初丢的项链是假的。
《包法利夫人》剧照
《包法利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嫁给普通医生的女子爱玛,因渴望上流贵族社会式的风月爱情,无法忍受婚内平淡的生活,两次出轨且均被情夫抛弃,直到最后债台高筑,服药自尽。
这两个故事看似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然而实际上又能发现不少共通之处,无论是女主均对当前生活状态不满,亦或是二人皆认为自己原应该拥有更好的生活,因此才在欲望的驱使下,选择了错误的追求方式,一步步走向悲剧。
而这篇文章,就从《项链》与《包法利夫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里,寻找对生活的启示。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特殊的命题——我是 ?对下划线的填空,就是我们对自我概念的定义,这个定义决定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引导我们以此去看待整个世界,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客观现实的投影,而是用自我的眼光去发现,去看待这个世界。自我概念的定义,就为我们观察这个世界提供了角度与依据,在过程中,自我概念的定义还会影响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驱使我们做出一定的社会行为。
自我概念定义不仅包括我是谁的解读,还包括我应该(可能)是谁的解读,这个解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会让我们无比相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并以这样人应有的状态来要求、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一旦我们的自我概念定义与现实实际不匹配,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不利于我们在现实中生存与努力,甚至还可能会让我们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抵触感,致使我们无法彻底融入生活,由此也就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
《项链》剧照
而《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与《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皆是因为自我概念的定义与现实生活不匹配。
在《包法利夫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其实生活快乐的妇女,她哪一个比不上!她在渥毕萨尔,也曾见过几个公爵夫人,腰身比她粗苯,举止比她伧俗;她恨上帝不公道,头顶着墙哭;她歆羡动乱的生涯、戴假面具的晚会、闻所未闻的欢娱、一切她没有经历然而应当经历的疯狂爱情。”
在《项链》中,同样也有类似的描述: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碜,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
爱玛与玛蒂尔德之所以会有这种痛苦,就在于她们对自我概念的定义与现实不匹配,爱玛认为自己应该是上流社会的贵妇人,衣食无忧,丈夫拥有显赫的地位与细腻的情感,被情与爱所包围,然而实际上,爱玛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场主,且年年蚀本,之所以同意女儿嫁给刚刚亡妻的普通医生包法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不必支付过多的嫁奁,而玛蒂尔德与爱玛类似,在《项链》中开头就对此做了铺垫: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到末了,她将将就就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
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期待的满足,而自我概念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的一种期待与诉求,二人由自我概念的定义所衍生的期待与诉求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以满足,所以才会出现不满现状、抵触生活等痛苦的情绪,也正是为了从这种痛苦中得以缓解或解脱,才有了二人后续的悲剧。
《包法利夫人》剧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痛苦,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很多时候未必是生活中不存在幸福,而是我们自我概念与现实不匹配才导致了我们对现实生活心生抵触,这让我们无法融入生活,也就无法从生活中发现、获取幸福。
在婚姻爱情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在婚后生活中感到失望、感到痛苦,未必一定是婚姻不幸,也可能是自我概念的定义与现实生活不匹配所导致的,这就如同《夏洛特烦恼》中的夏洛,在重生之前,他在与马冬梅的婚姻中感受到的只有痛苦与不如意,这源于他认为自己应该是一名著名的歌手,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应该是秋雅,所以他看不到马冬梅的好,也感受不到这段婚姻中存在的幸福,但是马冬梅真的不好,那段婚姻真的不幸福吗?并不是,当夏洛重生之后却发现,原来自己真正的幸福就是与马冬梅的婚姻,由此就可以证明上述的观点,未必不存在幸福,只是自我概念的定义与现实不匹配,让我们无法融入其中,感受幸福。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人的直觉有这样一个定义:“我们想要。我们得到。我们快乐”,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心中认为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能够获取快乐,反之,如果想要的无法得到,则会感到痛苦。而人人皆想获取快乐,由此在痛苦的处境中最迫切的就是脱离这种痛苦状态——尽全力获取想要的,无论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那么此时,选择脱离痛苦状态的方式就尤为重要了,选择正确的方式,凭借正当的努力来获取想要的事物,那么这不仅能够获取到快乐,还对当前生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欲望与虚荣是双刃剑的原因,因为只要用对方式,或许欲望与虚荣也会成为鞭策自己不断奋斗的力量,这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一样,二人对爱情的渴望就是一种欲望,尤其是后者对爱情的欲望中还掺杂着一定的虚荣,但是这种欲望与虚荣并没有给二人带来伤害,反而促使二人不断的努力与奋斗,最终前者从私生子变成加勒比河运公司的董事长,而后者从一无所有的普通军官变成神秘的富豪盖茨比。
《项链》剧照
当然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与盖茨比都是受欲望与虚荣影响中正向的例子,而负面的例子恰恰就是《项链》与《包法利夫人》的女主角玛蒂尔德与爱玛,她们面对欲望与虚荣的影响,选择了错误的摆脱方式——将获取幸福与快乐的期望寄托于外物。什么是外物,还拿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与盖茨比为例,这二人选择摆脱痛苦的方式,是将期望赋予在自己身上,凭借努力让自己有能力获取,而玛蒂尔德与爱玛正与这二人相反,她们将期望寄托于外物——自身及自身所拥有以外的事物上,玛蒂尔德将满足虚荣的期望寄托在朋友身上,向朋友借项链,而爱玛则将自己想要获取的爱情与幸福寄托在自身与所处婚姻之外,出轨罗道尔弗与赖昂,向商人勒乐频频借贷。
这样的下场可想而知,即便事情发展不像作品中描写的那么戏剧——玛蒂尔德借的项链丢失,爱玛出轨罗道尔弗与赖昂被抛弃,受勒乐的蒙骗债台高筑,结局也很难真正的获取快乐,因为一心想着凭借外物,玛蒂尔德永远不会凭借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虚荣,爱玛也不可能从出轨的情感中,用频频借贷的方式来长久满足自身的欲望。
所以很多时候,悲剧并非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往往都是由很多必然因素构成的,这就像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的过程中曾一度为爱玛的死悲恸不已一样,好友得知原委后告知福楼拜可以不让她死,然而福楼拜却说:“爱玛,不得不死”,因为命运的齿轮已经组装完毕(悲剧必然因素已经存在),一经发动,悲剧已成定局。
《包法利夫人》剧照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悲剧问题的产生也源于此,大到贪官污吏的无止境贪欲,小到普通大众的无节制“超前消费”(物质追求),或是婚姻爱情中无法自控的情欲性欲(婚姻出轨)等等,何尝不是因为在虚荣与欲望面前,将幸福与快乐寄托于外物的错误方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间正道是沧桑,真正的幸福源于自身的努力与经营,或许凭借自身努力,用正当的方式获取满足,即便一些欲望与虚荣不值得提倡,但未免不算是一种正确的方式与道路。
《项链》与《包法利夫人》这两部作品,读过的人应该知道都能算是悲剧,但在其中学生莫泊桑又远比导师福楼拜善良的多,爱玛最终的悲剧是服药自尽,而玛蒂尔德的悲剧虽然为了偿还丢失项链的借款,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但余下的人生还存在无限美好的可能。
在《项链》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
其实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就表明推动玛蒂尔德步入悲剧的导火索——参加聚会,对她而言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虽然看似因此才导致她有了借项链的动机,但也因此让她的人生步入了转折点——项链丢失,为还清购买项链的债,融入了生活,在生活中得到了满足,精神的满足。
《包法利夫人》剧照
而同样推动爱玛步入悲剧的导火索也是一次舞会——渥毕萨尔舞会,爱玛在舞会中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自己想象中的上流生活,也遇到了那个符合心中幻想爱情的模板子爵,就像书中对那次舞会给爱玛带来沉重影响的描述一样:
“渥毕萨尔之行,在她的生活上,凿了一个洞眼。”
那一次渥毕萨尔舞会,让爱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逐渐开始沉溺于情欲与物欲之中,直到最终彻底沉沦,无力翻身。
那么由此进行对比来看,《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又未必是一个绝对的悲剧,虽然在舞会发生前,与《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状态基本类似,都对所处的现实生活不满,爱玛渴望遇到一些“意外”:
“在其他巧合的机会,邂逅另外一个男子。她试着想想那些可能发生的事件、那种不同的生活、那个她不相识的丈夫。”
而玛蒂尔德也抱有着类似的期待:
“她早就指望自己能够取悦于人,能够被人羡慕,能够有诱惑力而且被人追求。”
但在舞会事件发生后,二人却出现了不同的状态,玛蒂尔德在付出十年的青春中,摆脱了虚荣所带来的困扰,对现实生活再无抱怨,只是想着努力早日完成还债的目标,每一天很累但似乎又很充实,如果没有舞会的变革,玛蒂尔德最终也很可能与爱玛的选择与遭遇类似。
那么玛蒂尔德为何能从努力还债中摆脱虚荣的困扰呢?
对此,其实在《包法利夫人》中,包法利的母亲对爱玛存在问题的指责,正是对此另一种角度的回答:
“你知道你女人需要什么?就是逼她操劳,手不闲着!只要她多少像别人一样,非自食其力不可,她就不会犯神经了。这都是因为她整天没事干,脑子净胡思乱想的缘故。”
《项链》剧照
为何这么说,我们回归到这两部作品的创作初衷上,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正是法国资本阶级蓬勃发展之时,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由此社会曾一度处于物质至上的状态,而物质与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至上很容易导致精神的贫瘠,而精神贫瘠又会导致无法抑制内心的虚荣与欲望,相反,若是精神富足,那么对物质的需求就不会太高,至少不会过分的追求物质,同时精神的富足也会让人更为理性的对待虚荣与欲望,而这两部作品的创作宗旨恰是对资产阶级庸俗生活的批判,意在让读者感受到对物质崇拜、精神贫瘠可能会发生的悲剧,从而引导读者融入生活之中,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
真正的幸福源于生活,生活才是一切幸福与满足的源头,融入生活的方式有很多,但最根本就是在生活中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与方向,不管这个目标是否庸俗,是否光鲜,至少有这样一个目标,不会让我们在生活中迷失方向,而奔着这个目标努力与前行,精神世界在努力之中自会得到满足,幸福就在努力到满足间慢慢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