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3更新:2022-09-04 08:13:01
史记成书之后,司马迁并没有交付朝廷。因为书中有许多涉及朝廷的内容太过敏感,因此朝廷不可能真的保存并传承这部书。司马迁也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将史记一分为二,正本藏入名山,给了谁没有交代。副本则留在京师,之后由自己女儿保管,再之后则交给了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杨恽见当时政治清明,便将此书献给朝廷。我们今天读到的便是杨恽交给朝廷后,经不断删改的版本。史记的原本究竟是什么样?恐怕只有等到正本重见天日才能得知!因此寻找司马迁的结局对于发现也正本至关重要。
司马迁的生平记载,最早见于太史公自序,后来班固也只在汉书中增添了报任安书。并没有提到司马迁最后的结局,但写了王莽曾封司马迁后人为史通子,这样一个重要信息,说明司马迁的后人一直在延续。
而对于司马迁的结局最流行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完成后,有怨言而被处死。又或者因报任安书,遭牵连被杀。这些说法都缺少佐证,因此可信度不高。被处死更应当有明确记载才合理,况且随着史记的名气一直扩大,如果司马迁是再次因言获罪,民间相应也会流传更多说法。用现在流行方式讲,正是因为曝光度不足,司马迁才会遭人遗忘,人们对于他的结局也了解的才更少。
另一种说法则是终老,所谓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了。对于喜爱史记和司马迁的读者,司马迁能够善终无疑是最好的结局。这一说法也和史书及官方资料没有明确记载有关,并没有具体的案件或者刑狱出现司马迁名字。况且司马迁隐忍写成史记,为何成书后反不能隐忍?因此成书以后,司马迁低调隐忍的度过余生也存在合理性。
第三种说法是自杀,这一点是非常符合司马迁品性的,为了著书而隐忍偷生,辱没先人,书成之后自然不需要再隐忍苟活。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就数次言死,其中有少卿罪在不测,钟子期死,鸿毛泰山之论等。更在信尾提到自己终日“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又有“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等壮烈语序,从中可以看到他了无牵挂,以死明志的态度。但在史料上同样缺少足够的佐证。
但在史记中我们却能看到更多的类似情感,司马迁写和自己有共鸣的人物时,往往会用春秋笔法长篇累牍。比如写燕昭王隐忍奋发,才能使乐毅破齐。写孙膑时,特地写他拒绝齐王拜将,那因受刑遭辱而难堪的伤痕。写屈原贾生因言放逐时,那一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不正是司马迁维护李凌的真实写照吗?这些人物身上,和司马迁都有共同点,也让司马迁深有共鸣。
综上所述,在史记中还能找到一个和司马迁更相似的人物,这个人便是程婴。程婴为了抚养赵氏孤儿,选择忍辱偷生,背负骂名,就是为了报答赵朔的恩情和公孙杵臼的信任。这和司马迁愿意接受宫刑和世人的鄙夷,就是为了完成史书的情感是极其相似的。而程婴复立赵武之后,为了洗刷自己的污名选择自杀,用这样的方式来成全自己。这种选择隐忍,承受非议而建立功名的做法,和司马迁不是几乎一致吗?
史书中“赵氏孤儿”的段落原本了了几笔便能写就,以司马迁的才情更是信手捏来般容易。之所以累累赘述不过是出于对程婴的感同身受,以及自身无处宣泄的满腔悲愤。那么程婴的结局,是否也是司马迁自己的结局呢?综合情理来说,这个可能性很大!
报任安书中提到:“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本意指,等到自己死后,关于自己的争议和名声才能做定论。和程婴一样,是不是就可以洗刷自己辱没先人的骂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