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60更新:2022-08-11 22:12:21
董竹君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她创办的锦江饭店接待过400名国家元首,黄金荣、杜月笙等大佬想吃饭也得乖乖排队等号。
1951年,锦江饭店估值3000两黄金,约15万美元,可董竹君却无偿把饭店捐给了国家,自己只带走文房四宝和一首诗。
然而,这样一个优秀的爱国企业家,却曾在婚姻里受尽屈辱。
董竹君15岁嫁给夏之时,婚后生4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十几年的婚姻中,她孝顺婆婆、养育子女、操持家务一手抓。
可董竹君的付出,换来的却是丈夫长达12年的侮辱和暴力,她曾因一封信被丈夫持刀追砍,还曾因一句话被丈夫持枪威胁。
1932年,和丈夫分居后的董竹君一边创业,一边秘密支持革命事业。不久,董竹君就因协助共产党宣传被捕,4个月后才被保释出狱。
而此时,夏之时却向时任四川军长的好友范绍曾告密:“董竹君就是共产党,这种人必须要除掉。你邀请她去杭州游玩,趁机推她入西湖淹死。”好在范绍曾并不糊涂,没有答应夏之时。
按道理,这样一个伤自己至深,甚至想谋害自己的男人,董竹君恨都来不及。奇怪的是,董竹君却在夏之时去世后多次帮助夏家人。临终前,董竹君甚至还希望在葬礼上播放婚后她最爱听的歌曲《夏天最后一朵玫瑰》,难道董竹君还爱着夏之时?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一起走进董竹君的感情世界。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贫民窟,父亲是拉黄包车的苦力,母亲是当“粗做”的姨娘,一家人住在臭气熏天、黑如墨汁的污水边。
尽管父母每天都非常拼命地干活,一家人还是不得温饱。为了改变穷苦人的命运,父亲通过借贷,把董竹君送进了私塾。
三年后,父亲因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病倒了。到了1912年,家里债台高筑,连房租都付不起了。
无奈之下,父亲把12岁的董竹君抵押给当时的高级妓院长三堂子,让董竹君在那做“清倌人”,卖艺不卖身。父亲保证3年期限一到,一定会接董竹君回家。
第一天卖唱,生意就很好。可董竹君却一点也不开心,她从来不笑,也不主动讨好客人。这样清冷的气质却更让男人趋之若鹜,董竹君成了当红的姑娘。
日子久了,董竹君终于明白长三堂子就是高级妓院,等自己长成大人,就要做“大先生”接客。这样一来,一辈子都是下贱命了,她无法接受,想要改变命运。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夏之时。夏之时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后来因立功当上了四川省副都督,为了掩护革命工作,经常到长三堂子摆花酒。
和那些只会调笑的男人不一样,夏之时关心董竹君的出生和经历,并且还说要娶她,要带她去日本留学、一起干革命。读书、革命,这都是董竹君梦寐以求的事,她彻底爱上了夏之时。
可不久,董竹君却得知夏之时已经娶妻,虽然他的妻子有严重的肺病,不久于人世。但老婆还没死,就忙着找新人,这让董竹君心里很不舒服。
一个月后,夏之时的妻子病逝。也就在这时,袁世凯复辟,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革命人士,还花3万元买夏之时的人头。夏之时躲在日本人开的旅馆里不敢出门,董竹君担心他的安危,主动去看望。
一见面,夏之时就说:“我已经和老鸨说了,要帮你赎身,她开价3万元,我只给1万元,我没那么多钱。”
谁知,董竹君并不高兴,她说:“如果你真心想娶我,就不要给她钱,否则我死也不会嫁给你。你等我两个礼拜,我一定想办法自己逃出来。”
夏之时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让我帮你?”
董竹君解释道:我不想像一件商品一样被买来买去,以后你要是不高兴了,肯定会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我花钱买来的吗”?我不想这样,我要靠自己逃出来。
不仅如此,董竹君还提出三个条件:“第一:我绝对不做小老婆;第二:你要送我去日本读书;第三:从日本回来后,男主外女主内,我会好好辅助你的革命事业。”夏之时满口答应了。
董竹君回到堂子里后,便称病不再卖唱,老鸨把她关了起来。一天半夜,董竹君借故支开看守者,穿着睡衣跑到了夏之时所在的旅店。为了躲避追赶,两人连夜离开旅店逃走了。
波伏娃曾说过:“漂亮女人的不幸在于经常被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
幸运的是董竹君是清醒的、自强的。虽然身陷青楼,但她没有像别的女子那样自甘堕落,而是洁身自好,想办法逃离。
虽然夏之时愿意为她赎身,但她拒绝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并靠自己逃了出来。随后,董竹君并没有成为夏之时豢养的金丝雀,而是要求不做小老婆,要去读书。
董竹君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获得尊重。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不仅能够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还能和丈夫一起干革命。
逃出火坑后,15岁的董竹君嫁给了27岁的夏之时。婚礼办得十分简陋,董竹君穿着一条半旧且不合身的婚纱拍了张照片,和几位好友吃了顿便饭就算礼成。
这样郎才女貌的结合,原本应该美满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两人12年的婚姻中,董竹君一直处在被羞辱和奴役的境地。
婚礼过后,夏之时便带着董竹君前往日本。在日本,夏之时每天和革命人士商讨国事,董竹君则开始了学习生涯。
因为董竹君曾是“卖唱女”,夏之时担心妻子会爱上别人,就不让她进学校,而是请家庭老师教学。一旦有人和董竹君来往多几次,夏之时就会大发雷霆。
1915年,护国军开始讨伐袁世凯,护国战争爆发。夏之时认为革命的最好时机已经到了,连忙赶回国参加讨袁。
此时,董竹君刚生下大女儿才几个月,不方便同行。临行前,夏之时为妻子留下一把手枪,并交代道:“你好好学习,用这把枪防贼自卫,假如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也用它自我了结。”
听到这话,董竹君的心凉了半截,但念及丈夫此行是回国参加革命,她还是选择了忍耐。
那时,董竹君觉得丈夫之所以不尊重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优秀,不能与他比肩而立。为了赢得尊重,董竹君开始拼命读书,短短两年就学完了日本高中的课程。她还经常和一些留学生谈论国事和革命,只为和丈夫靠得更近。
1917年秋,董竹君在日本学完了高中课程,原本计划去法国继续求学。但夏之时发电报让她立即回国,就这样,董竹君回到了四川合江的夏家。
夏家是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当然不会接受出生青楼的董竹君。夏母要求儿子要么把董竹君休了,要么让她做姨太太,可夏之时却不愿意。
为了获得夏家人的认可,董竹君兢兢业业持家。清晨伺候丈夫,上午学习做家务,下午帮婆婆招待亲友。到了晚上,还要教子侄们读书,帮总管上账,每天熬到深夜才能睡觉。就这样,董竹君靠着勤劳和智慧让婆婆心服口服。
可董竹君的种种付出,在丈夫看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丈夫对她仍旧毫无信任和尊重可言。
一次,夏之时患病卧床,董竹君不仅日夜在旁伺候,就连丈夫大便,她都会端着便盆钻进被窝里接着。这天,丈夫大便结束后,在被窝里憋坏了的董竹君去走廊上透气,正巧碰到一个卫兵。
卫兵礼貌性地询问夏之时的病情,董竹君回了几句话,夏之时听到后破口大骂:“我还没死呢,你就勾三搭四。”
还有一次,丫鬟梅香出嫁,夏之时想收梅香为义女,就因为董竹君不同意,夏之时便拿枪威胁道:“你不听话,我一枪毙了你。”
1919年,夏之时被正式解除军职,从此就在家赋闲了。赋闲后的夏之时迷上了赌博和鸦片,脾气也越来越坏,对董竹君经常是非打即骂。好几次,董竹君都气得离家出走,但每次都会念在孩子的份上选择原谅。
对于董竹君来说,这段婚姻正如她当初结婚时穿的婚纱那样,一点都不合身。董竹君渴求的是一段平等、温馨的婚姻,可夏之时给予她的只有轻蔑、奴役和不信任。
五四运动后,新思潮涌进四川,董竹君看了许多新书和报刊。她知道了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更加迫切地想要追求婚姻中的平等和尊严。
思来想去,董竹君觉得丈夫之所以轻贱自己,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自己出生青楼;二是自己和儿女都要依仗他生活。出身已无法改变,但如果自己能赚钱,经济独立了,是否就会好转呢?
为了实现经济独立,1923年,董竹君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1926年,在父母的协助下,她又创办了飞鹰黄包车公司。两项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为家里分担了不少经济压力。
可夏之时不仅不感恩,甚至还多番羞辱董竹君的父母。一次,夏之时让董父熬鸦片烟,事后又冤枉董父偷了烟土,大庭广众之下对老人大声训斥。
还有一次,董母丢了一支金簪子,她着急得哭了。夏之时听到后,竟让下人把董母绑了起来,还恶狠狠地说:“哭哭啼啼地干什么,绑了送出去。”
夏之时虽然是革命人士,但出生于封建大家庭的他,早就“中毒颇深”。妻子还没死,就开始物色新人选,甚至还擅自做主要为董竹君赎身。于他而言,女人不过就是一件衣服,旧了、坏了就赶紧买新的。
一开始,董竹君还千方百计地想改变丈夫的看法。所以她努力读书,让自己思想上靠近丈夫,又费力操持家务,获得家人的认可,最后甚至自己办厂,追求经济独立。
但事实证明,夏之时从来都不曾改变。在他的价值观里,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穷人比富人命贱。无论董竹君做多少努力,在夏之时眼里都只是一介“奴隶”,是可以随意打骂的“物品”。也就在这时,董竹君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夏之时认为蒋政权已经巩固,觉得东山再起的机会到了,他独自前往上海,伺机谋取前程。
这时,董竹君和夏之时已经结婚12年,这期间董竹君生了4个女儿,一个儿子。
当时,四川时局十分紊乱。董竹君认为袜厂和黄包车公司都有倒闭的风险,便把两者都卖了,并拿钱买了地,交由夏之时的弟弟保管。
随后,董竹君带着父母和四个女儿去上海找丈夫,儿子大明才三岁,因此并未同行,不曾想,这一别竟是十几年。
董竹君此行的目的是让女儿们在上海读书,但她料想丈夫不会同意,已经做好离婚的准备。
果不其然,董竹君一到上海,夏之时就一脸不悦地问:“带这么一大帮子人来上海,做什么?”当听说妻子想让女儿们在上海读书时,夏之时坚决反对,他觉得女儿没必要读书,花费再多都要嫁人。
几天后,女儿国琼的钢琴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找国琼。夏之时认为董竹君背地里和钢琴老师来往,大发雷霆,从厨房拿起菜刀追着董竹君要砍,幸好侄子拦了下来。
这件事后,董竹君彻底死心,正式提出离婚。夏之时见妻子动了真格,他先是以情动人,后又威胁道:“如果你真的离开了我,估计只能带着女儿们去讨饭了。”
可董竹君已下定决心,她说:“我为你付出所有,得到的却是你对我和双亲的侮辱、殴打、甚至持刀行凶。爱情不应该建立在恐惧和不平等上。”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两人决定先分居5年。这期间,董竹君带四个女儿在上海生活,夏之时带小儿子留在四川。五年后,如果双方还想离就离,否则就复合。
分居时,夏之时承诺每月给女儿们生活费1600元,可事实上,董竹君并没有收到过一分钱。夏之时此举是为了让她在经济上没有支撑,知难而退。
可董竹君向来不是个怕困难的主。她先是把女儿们送进寄宿学校,随后把身上仅有的一根珍珠项链,连同其他财物一起当掉,筹够了800元,后又拉了一批人投资,最终以4000元的资金创办了群益纱管厂。
可工人没有经验,行政、采购、推销都要董竹君一手抓。因为缺乏流动资金,工头经常挑唆工人罢工。眼看工厂即将倒闭,董竹君孤注一掷,只身前往南洋招股扩厂,一个月后,竟然真的招了一万元股子,工厂扩大后生意渐渐有了好转。
可好景不长,1931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群益纱管厂在日军炮火下被夷为平地。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董竹君又因私藏共产党宣传物料被捕入狱,四个月后才被保释出来。
董竹君刚出狱,母亲就突然离世,父亲又病倒了。与此同时,5年的分居正好到期,夏之时对董竹君说:“如今你父亲病得这样重,你如果跟我回四川,我就拿钱给他治病,否则我就不管。”
董竹君觉得夏之时简直无可救药,更加坚定了要离婚的决心,她冷冷地说:“我们还是正式离婚的好,你身边不能没人伺候。”
夏之时害怕董竹君会和自己分财产,急切地说:“你有什么条件?如果想分财产,那就休想。”
谁知,董竹君只提出按之前的约定,让夏之时每月给女儿们寄1600元生活费。并要求假如自己不幸枉死,请夏之时务必抚养四个女儿至大学毕业。
1934年,两人当着律师和众亲友的面,签署了离婚协议。协议签好后,夏之时假惺惺地含泪说道:“竹君,你的要求,我保证做到。”
不曾想,离婚后,夏之时不但没给女儿们一分钱,反而还登报污蔑董竹君携款私逃。甚至还让戴季陶、李伯申、谢持等人设法拘禁董竹君,好在这几位明事理,并没有照做。
后来,董竹君才知道,早在1932年,两人分居两年后,夏之时就曾向范绍曾告密,并让范绍曾推自己进西湖。
真正是,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枕边人是人还是魔鬼。
不过,此时的董竹君根本无暇为情伤感。父亲病重、失业、欠债,这些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甚至想到了自杀。
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死了,她苦苦追求的尊严和平等岂不是化为了泡影?女儿们被送回四川,等待她们的会是怎样的悲惨命运呢?更何况父亲还是病床上。
打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经历种种磨难,董竹君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她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材,也一定要实现为革命做贡献的梦想,因为只有进入了新的社会,和自己一样的女人才能真正获得尊重。
那之后,不管生活多难,她都会带着孩子们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管衣服有多破,一家人总是穿戴得整整齐齐。
或许是董竹君的乐观和坚强感动了上天,不久后,一位名叫李崇高的四川人找到了她。原来,董竹君当年出走夏家的新闻轰动了四川舆论界,李崇高也被吸引,且非常钦佩她的为人。
看到董竹君当下那么困难,李崇高借了2000元给她做生意。董竹君深知这是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思来想去,她决定开餐馆,取名锦江川菜馆。
从店铺的装修到菜品的设计,董竹君都花了极大的心思。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开业,当天人气爆棚,顾客宁愿在过道、厕所旁加座位都要尝鲜。那之后,锦江的生意越来越好,就连杜月笙、黄金荣、以及当时南京政府的人来吃饭,也要等得上很久。
后来,在杜月笙的帮助下,董竹君又租下了旁边的几栋房屋,扩大了店面,可顾客依旧要提前三天订座。
早在1930年,董竹君就曾申请入党。但对方在得知她既没工作,家里还有一双父母及4个女儿要养时,便建议她暂时不要入党,先在经济找出路,这样才能帮助革命。这也是董竹君坚定不移地想创业的原因之一。
早年创办群益纱管厂,尽管经济效益并不好,她还是多次协助宣传革命。如今,锦江川菜馆生意红火,董竹君终于可以实现梦想,为革命事业和进步人士提供更多帮助。
抗日战争期间,锦江成了地下党员、进步人士联络、开会的主要据点,董竹君还为他们准备了“特别间”。后来,董竹君干脆创办“锦江茶室”,专门作为上海地下党的联络点,支持夏衍、于伶等同志。
1935年秋,进步人士宋时轮在广州被捕入狱,被释放后辗转来到上海。当时的宋时轮身无分文,董竹君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一笔钱。有了这笔钱,宋时轮才离开上海,参加了游击队,后在淮海战役任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司令员。
1951年,董竹君遵照上海市公安局和市委的指令,将含辛茹苦经营了16年,当时价值15万美金的锦江两店上缴国家,成为了后来的锦江饭店,专门用来接待外宾。
上海市委拨款4万元作为清理、迁移的费用,这笔钱全部用在店铺迁移上,董竹君只带走了郭沫若送的一首诗和一套文房四宝。
那之后,董竹君担任锦江饭店的董事长兼经理,继续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奔走。1957年,她正式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委员。
不仅如此,董竹君还致力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她创办的锦江茶室,服务员全是女性,她还出资创办了半月刊《上海妇女》,为女性发声。
至此,董竹君彻底完成了从青楼女子到女企业家的蜕变,也实现了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成了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女性。
那个曾经让她爱过、恨过的夏之时,在1951年被错误以"组织策划土匪暴乱"的罪名被枪决,时年63岁。夏家从此一贫如洗,董竹君多次帮助夏家人。
夏之时原配的儿子夏述禹写信给董竹君求助,董竹君不计前嫌资助三年,直至他重新找到工作。
夏之时后来的妻子唐则吾曾说,夏之时当年常常嫌弃唐则吾不如董竹君。人啊,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1997年12月6日,董竹君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临终之前,她留下两个遗嘱。一是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这三句话: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二是在她的葬礼上,播放和夏之时结婚后,她最爱听的一首歌《夏天最后一朵玫瑰》。许多人认为这代表董竹君还爱着夏之时,可事实上,这首歌并不是两人的定情之曲,而是夏之时极力阻止她听的一首歌。
当年,董竹君在日本时,非常喜欢听音乐。有段时间,经常有个年轻男子在桥头吹箫,吹的便是《夏天最后一朵玫瑰》。
董竹君常常被那优美的旋律迷住,听得入了神,这时夏之时就会不悦道:“你是喜欢听萧,还是喜欢吹箫的人呢?”为了不引发争吵,董竹君只得尽量不去听那萧声。
董竹君要求在葬礼上放这首音乐,并不是缅怀两人的婚姻,而是想表达,如今她终于不用因为怕丈夫生气而不听这首歌了。
从1900到1997年,董竹君用将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和抗争,终于迎来了自由和尊严,实现了女性真正的独立,并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向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