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74更新:2022-09-04 20:21:09
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翅膀,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会发生风暴。
人在无意中做出的一个决定,很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整个人生。
就比如,公元756年,王昌龄决定弃官回乡。
一、
如果老天再给王昌龄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一定不会在亳州逗留,可惜的是,他没有机会再做选择题了。
作为唐朝的知名自媒体大V,王昌龄在诗之一途上颇有成就,其边塞诗极富盛名,人称“七绝圣手”,放在今天怎么也得有个三五百万粉丝。
在写诗之余,他还喜欢和李白、孟浩然、王维、王之涣等人搞联动,时不时就聚餐喝酒、互相唱和,深谙收割粉丝热情的门道,在江湖上动不动就整一段佳话,逸闻韵事可以说是相当之多。
不过有一句话说的好,上帝给你打开一扇窗,就肯定会给你关上一扇门,毕竟谁家的门窗也不能都开着。
王昌龄就完美契合了这个道理。他诗才固然绝佳,可仕途却着实不顺,投笔从戎后混了大半辈子,结果在51岁时还遭到贬谪,当了个芝麻大小的龙标尉。
为此,王昌龄的好基友,唐朝顶级大V,堪称前无古人、后有杜甫的李白还特意写了首诗,也就是我们基本都会背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不过今天我们不说李白,先说王昌龄。
按说人的命运是起起伏伏的一根曲线,触底了总能反弹,谁也不可能倒霉一辈子,否极泰来纵然不能说是必然,但总归是常态。
可王昌龄就是不爱走寻常路。
在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天下人人自危。甚至连曾经富有天下的唐玄宗李隆基,都不得不在马嵬驿放弃了心爱的杨玉环,抱头鼠窜逃入四川,远远的看着安禄山祸乱天下,看着儿子李亨灵武登基。
老大都已经自觉跑了,下面的人就更别提了,像张巡那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王昌龄也很自觉。
毕竟在这个天下大乱、刀兵四起的时代,干着一个小小的芝麻官龙标尉,又不能左右天下大势,换谁都觉得没什么意思。
何况他今年已经59岁了,在这个即将耳顺的年纪,再不回快乐老家度过余生,那龙标湿润的土地估计就是他永远的家了。
所以他并没有想太多,简单的收拾一下并不多的家当,就这么坦然离开已经工作生活了8年之久的龙标,踏上了归乡之旅。
要说回家就回家吧,你走个直线总归还能快点。作为艺术家的王昌龄却不这么想,他想四处采采风,激发一下灵感。于是他“去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一直从756年的七月,走到了757年的十月,他家可真远,走了一年多还没有到家。
虽说唐朝的交通工具没有飞机高铁,比不得现代发达,可王昌龄这速度也着实太慢了,这一慢,就出事了。
公元756年,王昌龄途经亳州,他觉得这地方不错,可以暂时住一段时间,却没想到自己再也没能走的了。
二、
亳州是个好地方,起码亳州刺史闾丘晓是这么认为的。
按说在这种乱世,脚下有地,手里有枪,身后有兵,闾丘晓应该知足,即便不知足也应该满意。可是他既不知足也不满意,他很不爽。
他不爽的点很奇怪,那就是他作为一个诗人,牌面却远比不了自媒体大V王昌龄。
有人可能会问,闾丘晓居然也是个诗人?
这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毕竟这是在唐朝啊,阿猫阿狗都会写诗,更何况身居高位的闾丘晓,写诗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我曾读过闾丘晓的1首名叫《夜渡江》的诗,倒不是我不想读更多,而是因为他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么一首诗,这里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舟人自相报,落日下芳潭。
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
水穷沧海畔,路尽小山南。
且喜乡园近,言荣意未甘。
读书十几二十载,学过诗也写过诗,我不敢说自己有多懂诗,但看的多了总能分得出好坏。以我微乎其微的文学素养来看,这首诗谈不上有多好,却也没有多差,但要说与王昌龄等人相比,那就有点上不得台面了。
所以作为一名资深诗歌爱好者,闾丘晓面对王昌龄的自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不管是名气还是粉丝,他都远远比不过刚到自己地盘的这个自媒体大V,这让他心里很烦躁,却又无处发泄,只能沉默的看着这个大V跑来跑去、蹦蹦跳跳。
有一句名言很适合形容闾丘晓现在的状态,“不在沉默中恋爱,就在沉默中变态”,闾丘晓年纪也不小了,恋爱估计不太现实,那他就只能变态了。
虽然具体的细节史书上没有记载,留下的只有短短的几个字,让人无法窥探其中的具体内容,但这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我而言,其情节很可能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闾丘晓终于忍不住了,他倒不是要变身,而是要变态了。
变态的目标王昌龄刚刚结束了今天的采风活动,携着童子和刚刚打来的米酒回到住处,却不想已经有人在等他了。
这个人自然就是时任亳州刺史的闾丘晓。
王昌龄应该是认识闾丘晓的,毕竟自己在人家的地盘已经混了一年之久,对父母官总应该有个基本的了解。但就算不认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马上就会认识了。
在这时候,闾丘晓应该会说:“王老师你好,我叫闾丘晓。”
王昌龄应该怎么回答呢?总不能说“昌龄不识晓,处处闻啼鸟”,这不科学。
懂科学的王昌龄应该选择沉默,因为他面前的应该不止有闾丘晓,就像演义中的描述一样,可能还会有五百名刀斧手,明火执仗,却又一派森然。
作为一名诗人和地方高级官员,闾丘晓应该慢步走到王昌龄面前,用一种谦卑又高傲的矛盾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态度,“人之将死,当作何诗?请老师赐教。”
而曾经投笔从戎的王昌龄则应该这么回答,“作该作之诗,七言绝句就够了,不过你大概学不来了。”
在这之后,他们两人应该还会说一些闾丘晓旁边的刀斧手和王昌龄身后的小书童听不懂的话,但结局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深秋的夜晚,王昌龄家里会传来一声沉闷的响声,也可能会伴随着小童的哭声和酒壶落在地上的碰撞声。
没有人知道王昌龄是不是留下了遗言,就比如“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味。”(金圣叹),或者是“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瞿秋白)。
可是我翻遍了所有能查找的资料,也没有发现什么遗言,只是看见了这两行字。“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新唐书·卷第二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八),还有“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唐才子传·卷第二)。
总而言之,公元757年,“七绝圣手”王昌龄死了。
杀人者,亳州刺史闾丘晓。
三、
王昌龄死后,闾丘晓高兴了一段时间。这个一段时间很难说到底有多久,但我们可以估算一下。
王昌龄在757年十月左右被闾丘晓杀害,闾丘晓因胆怯拖延拒不救援张巡,在张巡等人兵败后,被宰相兼淮南节度使张镐杖杀,同样死于757年。
又因为张巡等人就义于757年11月底,所以我们可以得出,闾丘晓虽然比王昌龄多活了一段时间,但这段时间满打满算,撑死了也就是两个月。
可以的闾丘晓,在你卑劣人生的最后两个月,还毫无根据,仅仅出于嫉妒,就杀害了一位年近六十的著名诗人,张镐能够在百忙之中不忘把你杖杀,真是大快人心啊。
对于这件事,我只想说四个字:干得漂亮!
说起来很荒谬,在闾丘晓临死之际,当初冤杀王昌龄的嚣张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他的怂人本色,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乞求张镐饶他一命,给出的理由是:家里还有老母亲需要奉养。
张镐则不愧是当时名臣,宰相大才,对于闾丘晓的求饶之词,他只是冷冷的问了一句话:你有老母亲要奉养,那王昌龄的老母亲,谁来奉养?
闾丘晓闻言默然无语,只能认罪伏法。
闾丘晓死了,王昌龄虽然没有亲眼得见,但总算大仇得报,可以说是在天之灵稍得慰藉。
但王昌龄之死,真的只是闾丘晓嫉贤妒能的单一缘由吗?我觉得不然。
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曾经繁荣鼎盛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早已颓势尽显,及至安禄山振臂一呼,“安史之乱”的烈火几乎焚尽了了大唐根基,礼崩乐坏之下,何处还能有法制可言?
王昌龄虽然官职低微,但却是诗名满天下的当代名士,闾丘晓官职虽高,却也不过是一个亳州刺史,竟然可以随随便便毫无理由的将王昌龄置之死地,真是荒唐至极。
要知道,张镐虽然杖杀了闾丘晓,理由是他逡巡不进,未能及时救援张巡,却并不是他毫无根据的杀了人,由此而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王昌龄少年时边塞从军,壮年时四方交游,好不容易熬到了晚年,能够身披盛名,回乡养老,却不想在阴沟里翻了船,只能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幸,总之他实在是太不幸了。
关于王昌龄的故事,大概也就到这里了。总结一下,他之所以惨遭横死,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性的扭曲(闾丘晓),也有道德的沦丧(社会环境),双重压力之下,“七绝圣手”终究还是扛不住,客死他乡,令人不胜唏嘘。
王昌龄死后,唐朝少了一个自媒体大V,边塞诗也缺了一个重量级人物。他留存下来的181首诗中,代表作品多被选入了语文教材,至今久传不衰,这大概是最好的结果了罢。
只是可惜秦朝明月,汉时边关,再也无人吟诵,唯有孤零零的相互映照,不见了曾经的歌颂者;平明送客,寒雨连江,也只是镜花水月,空留下一片冰心,不知洛阳亲友还否挂牵;闺中少妇,陌头杨柳,都化作风中尘埃片片,悔不悔当时万里从军,从来也都是春梦一场。
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书本上的名字依旧,“七绝圣手”,终归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