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80更新:2022-09-04 23:41:38
刘秀的东汉政权本不该存在,因为在他之前,刘玄已经推翻新朝,建立了汉政权(史称玄汉政权或更始政权),刘秀就是刘玄的部将。可惜刘玄没守住,不到三年,他就败在赤眉军和刘秀的夹攻之下。
刘玄登基后,形势一片大好,全国各地望风而拜,眼看就要天下统一之际,玄汉政权内部出了大问题,结果导致天下重新陷入战火。
《后汉书》将刘玄的失败,归结为刘玄得位不正,说他能得天下是占了汉室中兴的光,不是真龙天子,终归还要丢掉天下:
“汉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顙,争受职命。非唯汉人餘思,固亦几运之会也......圣公(刘玄)靡闻,假我风云,始顺归歷,终然崩分。”
所谓“圣公靡闻,假我风云”,是指刘玄被绿林三部,从一位碌碌无为者,一朝推选为皇帝,窃取了革命元勋刘縯的功劳。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另一本由班固等人编撰的《东观汉记》,记载的很多内容与《后汉书》却不一致。从史料的继承性上看,《后汉书》是根据《东观汉记》编撰的,按理来说,后者只能对前者删减,不能增添,可是对照两本史料,或许我们会得出大吃一惊的结论。
按《后汉书》介绍,刘縯舂陵起义后,主动联合绿林新市、平林二部,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使宗室刘嘉往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合军而进,屠长聚及唐子乡,杀湖阳尉,进拔棘阳,因欲攻宛。”
请注意措辞,“诱”和“合军”,意思很清晰,就是说服别人跟自己联合行动。但是《东观汉记》的记载却略有差异:
“皆合会,共劳飨新市、平林兵王凤、王匡等,因率舂陵子弟随之,兵合七八千人。”
意思刘縯汇合了宛城李氏、新野邓氏部众,组成了人数七八千的舂陵军后,率领他们加入了新市、平林二部。
这两个表述上看起来差异很细微,其实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后汉书》的意思是三方联合,从后来的记载内容看,刘縯还成了联军的最高指挥官;而《东观汉记》则认为,刘縯只是绿林军的下属,领导指挥权在王凤、王匡、陈牧等人手上。
从一开始,两本史料对刘縯在联军中的地位表述,就截然不同。再看蓝乡大捷之战的记载,更是黑白颠倒,《后汉书》的记载是:
“新市、平林见汉兵数败,阜、赐军大至,各欲解去,伯升(刘縯)甚患之。会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乃往为说合从之势,下江从之。伯升于是大飨军士,设盟约......”
因为小长安惨败,新市、平林二部想打退堂鼓,解散了各玩各的。碰巧绿林军的另一部下江兵就在附近,于是刘縯说服了下江,进而稳定了新市平林二部。在他的领导下,终于斩杀甄阜、梁丘赐,消灭了新朝在南阳最精锐的两万多政府军。
蓝乡之战是绿林军的转折点之战,这一战过后,义军声威大震,迅速扩展到十几万人,为最终推翻新朝奠定了基础。刘縯被誉为革命元勋,跟他在绝境中率领义军打出了这场逆转之战有很大关系。不过,《东观汉记》的记载令人惊讶:
“圣公入平林中,与伯升会,遂共围宛。圣公号更始将军,自破甄阜等,众庶来降十余万。”
这段记载,跟《后汉书》中,刘玄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安集掾不一样,他是更始将军,率领军队和刘縯并肩作战,破甄阜大战,他很可能才是主力军。同时,在《东观汉记》中,根本没有刘縯说服下江兵,并率领大家击败甄阜、梁丘赐的记录!
要知道,班固等人是在汉明帝指示下修《东观汉记》,他们不可能站在刘玄的立场,贬抑刘縯。所以,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刘縯在绿林起义中的地位,根本不是最高领导者,只能算作领导者之一,他的贡献率也远没有《后汉书》中描述的那么大;而刘玄则是被故意隐没了贡献,被刻意歪曲成碌碌无为,窃取革命成果的人!
请注意,这么说并不否认刘縯的元勋地位,事实上,作为组织了宛城李氏、新野邓氏和舂陵刘氏联军的领导人,刘縯的贡献还是要远大于刘玄的,只是不像《后汉书》中那么夸大而已。
所以,在推选皇帝时,刘縯的排位应该要比刘玄高,没想到最后胜出的却是刘玄。事件经过,《后汉书》的记载是,绿林三部除了王常,都意属懦弱可欺的刘玄,背着刘縯定好方案后,逼刘縯当众承认结果:
“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归于伯升,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怕伯升威明而贪圣公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将军张卬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近日之议,不得有二。’众皆从之。”
而《东观汉记》却是另一种记载:
“诸将立刘氏,南阳英雄皆归望于伯升。然汉兵以新市、平林为本,其将帅素习圣公,因欲立之。而朱鲔立坛城南淯水上,诣伯升。吕植通礼经,为谒者,将立圣公为天子仪以示诸将。马武、王匡以为王莽未灭,不如且称王。张卬拔剑击地曰......于是圣公乃拜,冠,南面而立,改元为更始元年。”
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这么几点:
显然,《东观汉记》的记录,从逻辑性上比《后汉书》更可信。首先,议立皇帝这么大的事,想瞒住军队一把手,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况且绿林内部还有王常这样的刘縯拥趸。其次,威逼军队一把手认账,同时又不能解除他的兵权,这种承诺连孔子都不认,刘縯能认?
用《东观汉记》就非常好解释了:刘縯个人贡献虽大,但是谁做皇帝比的是背后的政治势力,一旦上升到这个层面,刘縯的跟刘玄相比,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
四部联合之初,舂陵军一共只有七八千人,其余三部五万多人,而且三部人马原本就是一体。如果按《后汉书》所说,刘縯获得了领导权还好,可事实上刘縯处于被领导地位。
随着蓝乡之战后队伍的扩充,毫无疑问,这种差距更会被拉大。少数派的刘縯,在绿林军面前不具备话语权,除非绿林军主动选择刘縯。
刘玄和刘縯其实是族兄弟,他们都是长沙王刘发的后人,舂陵侯刘买这一支,只不过刘縯起兵时,刘玄流亡在外,加盟了平林军。从血缘关系上,刘玄与现任舂陵侯刘祉,是同一个曾祖,刘縯与刘祉是同一个高祖。也就是说,刘玄与舂陵嫡系的血缘关系更近。
刘玄的这个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与南阳派之间是可以媾和的,舂陵刘氏在支持刘玄的态度上,不可能那么决绝。同时,宛城李氏一族,兄弟三人除了李通支持刘縯,李轶和李松迅速倒向了刘玄,原因人家起义的目的是辅佐“刘氏”,而不一定非得是“刘縯”。
所以,刘縯与刘玄的皇位之争,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竞争,刘縯根本不是刘玄的对手,不是刘玄窃取了刘縯的革命成果,而是刘玄在绿林三部的支持下,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位!
刘玄的登基,没有给双方的皇位之争画上句号,一场内部杀戮,将矛盾差点上升为内讧。
在刘縯遇害的原因上,《后汉书》与《东观汉记》的表述基本相近,归纳起来无非以下几点:
作为一方势力的代表,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很难避免遭到猜忌,这是铁律。刘玄和他的拥趸们,以朱鲔和李轶为代表,三番五次怂恿刘玄对刘縯斩草除根。在一次会议上,本来已经定好以行刺为名,斩杀刘縯,但是刘玄关键时刻手软了。不过,刘玄的忌惮心理暴露无遗。
刘縯遇害,他自己要承担相当大的一部分责任。既然失败了,夹起尾巴做人,是生存的必要态度,但是刘縯脾性不改。刘秀曾经提醒大哥,刘玄不怀好意,李轶也不可靠了。刘縯的态度是一笑了之,对弟弟的提醒不接受。
由此可见,刘縯不具备政治家该有的韬略,他打心眼里也没把刘玄当回事,依然以第一元勋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全然无视刘玄与他已经变成了君臣关系。
刘稷是刘縯的铁杆粉丝,刘玄登基后,刘稷公开表示不服,口出僭语。刘玄本着拉拢的态度,授予刘稷抗威将军,刘稷竟然抗命不受。刘玄二话不说,直接抓捕了刘稷。
刘縯得到消息,又在大火上浇了一桶油,他不是替刘稷认错求情,而是跟刘玄“固争”,一副压倒刘玄的气势。已经手软过一次的刘玄,这次终于下了决心,将刘縯与刘稷一同处死!
在《后汉书》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胆小猥琐,且心底阴暗的刘玄,与之对应的刘縯是伟岸正直,刚烈不阿的形象。情节虽是色彩鲜明,夺人眼球,可惜不可信。
而在《东观汉记》里,刘玄则是一个缺乏自信,心存仁爱的“小男人”,没有做大事的恢弘气度,也谈不上卑劣小人。刘縯也不是一个伟丈夫,而是一个心胸狭隘,自视其高,有能力无格局的“矮男人”。
总之,《东观汉记》没有《后汉书》留给我们的痛惜,也没有痛恨,平淡得就像一张苍白的素描。
我们也没必要为《东观汉记》留下的苍白而遗憾,它仿佛在为另一个人物的出场做沉重的铺垫,一个为那个时代添上浓墨重彩的伟人,光武大帝即将炫目登场。
刘玄的“小”,注定他与宽大厚重的龙椅不匹配,刘縯的“矮”,历史没给他把那个时代做成夹生饭的机会,两个人的争斗,却让把刘秀挤进了炼丹炉。从那一刻起,刘秀不再是刘縯的跟班,他被迫在和着大哥鲜血的炼丹炉里浴火重生!
从此,真龙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