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66更新:2022-09-10 21:20:36
《邪恶力量》从2005年播出,至2019年完结,共15季。近日看完第一、二季,各22集。与年轻同事交流,他大学看的时候才到第八季,后来没再追了。这两季片名是“凶鬼恶灵”,说的是迪恩和萨姆两兄弟的捉鬼故事。
一、主要剧情
弟弟萨姆6个月大时,母亲被黄眼恶魔杀死,父亲带着大哥迪恩捉鬼复仇;萨姆上大学时,父亲失踪,迪恩找到弟弟,边捉鬼边找名父亲;父亲从其他猎人处获得可以灭魔的柯尔特枪,找到黄眼恶魔时,父亲被附身,萨姆不忍打死父亲,迪恩被杀。父亲和魔鬼交易,用灵魂换回迪恩复活。(第一季终)黄眼恶魔聚集了很多同样经历的孩子,选出心性最符合要求的人用柯尔特枪作为钥匙打开地狱之门,萨姆被其他人杀死,此时恶魔军队从地狱中逃出,父亲从地狱中出来,抱住黄眼恶魔,迪恩用柯尔特枪杀死魔鬼。迪恩和魔鬼交易,以一年为限,用灵魂换回萨姆复活。(第二季终)
二、观影感悟
1. 凶鬼恶灵产生的原因分析
两季为推动剧情发展有11集,其余37集从各角度阐述了凶鬼恶灵的产生和消灭。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朱子家训》
女子因丈夫不忠,溺死孩子后跳河自尽,魂魄不甘,留存于世。
※佛言:“第一不杀;第二不盗;第三不邪婬;第四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第五不饮酒。” —《佛说灌顶三皈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之五戒
本性恶劣的庄园主被杀后装进卡车沉入沼泽,多年后幽魂复活;夫妻二人开车撞了人,丈夫活了下来,妻子和被撞的人魂魄不愿离世;对着镜子召唤出血腥玛丽;编撰出的鬼故事和画满符咒的闹鬼房屋,网络传播后,幻化出真实的鬼怪;用符咒仪式复活车祸去世的女友。
※原生家庭的影响,终其一生都在治愈
和萨姆同样经历的孩子,父亲酗酒,视其为怪物,从小打骂,长大后愤恨家人。小女孩精神有问题,杀死自己家人后又杀死领养父母一家
※直面问题不回避,正视问题不掩饰
3个小孩在水中玩,1人被另2人恶作剧闷到水中淹死,另2人把他的衣服、自行车埋起来,多年后冤魂处罚了2个已当爷爷的玩伴的所有亲人。
※执念太深,终是魔障;怨念太浅,终是无情。
精神病医生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法,死后对因好奇进入医院旧址的人施术;车祸被撞死的神父,借上帝之名惩处教区内的坏人;在游泳池溺死的小女孩,不想祖宅被拆;监狱的护士身死后继续惩戒恶人;编剧的剧本被导演和其他人删改后心生不满;妻子为救患绝症的老公,和死神交易,用别人的性命以命换命;受负面情绪召唤惩戒恶人的护身魔。
※其他非冤屈类的恶魔
因饥饿产生的食人魔温迪戈,附身有负能量机组人员的坠机魔,本体丑陋的易形魔,为得到献祭附身稻草人身上的林木神,遭受殖民侵略后古印第安人诅咒过的土地,爱捉弄人的恶作剧鬼,化身医生的吸血女巫,吸血鬼,会隐形的罗刹,多年前被行刑的连环杀手恶灵,半人半神的洛基。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盗墓笔记》
父亲带着两儿一女以绑架囚禁猎杀其他人为乐趣的杀戮家族。
2. 中外驱魔捉鬼方式的差异
剧中驱魔三件套:圣水、盐、铁器或银器,最后将恶灵的尸骨或者附着有其能量的器具撒盐浇油烧掉,邪灵就消散了。中国的是茅山道士的鸡血、狗牙、糯米、桃木剑,最后洒一把咒符。形式差不多,内涵稍有些差别。烧掉尸骨应该也是人类从土葬到火葬的一种认知发展,全球人类的共同认识都是入土为安,为了不占用后代的生活资源,对先辈的遗骸遗物以正当的理由逐步清除。
3. 亲情、友情与责任的牵扯
第一季,父亲和魔鬼做交易,用自己的命换回了迪恩的命;第二季,迪恩和魔鬼做交易,用自己的命换回了萨姆。父子、兄弟,为了亲人,可以舍弃自己所有的一切,这种亲情在现代也很少有了。从母亲离世,父子三人走上灭魔之路,三人之间除了亲情,更多的是战友之情,拯救人类的责任。
4. 人类终极关怀觉醒的思考
为什么有这么多凶鬼恶灵,人死后要往何处去,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在世间不管多久,终究是要离开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然面临生死问题,但是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不一样的是,人有思想,会思考生死存亡这一根本问题;也只有人才会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求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冲突。只有终极关怀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这部剧也是从各角度引导我们思考人类的终极关怀。
三、前两季的启示
片名挺吓人,剧情也有点吓人(很多地方打了马赛克,也在拍摄时做了处理),世界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可以从相对的另一面思考如何立身做人为人处事。在家庭中要有责任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家人,学习领会“勿畏难,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弟子规》),努力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