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01更新:2022-08-12 02:24:46
其实,很多人都犯了观点上的错误,实际上在真实的情况下,T34还是真的能做到单挑一众豹式坦克,这原因也很简单,一来,豹式坦克在作战时的缺点,再者就是人员的经验欠缺,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剧中的德军坦克兵大多都是属于新兵,作战经验明显是不如那些被俘的苏军坦克兵的。
当然抛开这两个选项不谈了,在真实的情况下,T34坦克的实力仍然不容小嘘,如果你足够了解二战苏军的这种坦克的话,你就知道这种坦克的性能一点都不比对面豹式坦克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远比豹式坦克强很多,那么,真实的T34到底有多强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首先就是在发动力的功力方面,T34是一款中型坦克,但是,他们在动力方面却非常强,达到了500马力,考虑到坦克的重量问题,T34能够拥有这么强筋的马力,显然是超乎了我的想象,不仅是这样哦,坦克在其他方面仍然碾压的存在。
比方说坦克的防护水平吧,在电影里面,德军的豹式坦克被侧面或者底盘击中就爆炸了,可你知道吗?T34的正面装甲就达到了32.2毫米,这个厚度下,苏联当时的反坦克枪打到他的正面装甲上,跟闹着玩差不多,更别提电影里面的豹式坦克了,他们的正面装甲虽然比T34厚,但奈何人家的底层和上层装甲的厚度脆,所以,才会在电影里面被掀屁股。
当然,要说真正厉害的,还是他的装备火力,他的最大移动速度打到了240千米,如果在搭载了副油箱的情况下,坦克能跑更远的距离,这样也是为什么电影里面,主角的坦克能跑那么远的一个原因,真的不是导演瞎拍的,那是因为坦克自带的油料足够他们跑很远了,更何况坦克还在中途加了油。
宋江,很多人肯定都认为这是《水浒传》中虚构的人物。但是实则不然,他在历史上却是真正存在过的。
只是相对于《水浒传》中宋江的呼风唤雨,现实中的宋江并不是一股大势力,他麾下并没有108将,只有36将。在对宋的战争中,宋江也并不是百战百胜,且也没有太大的战绩,更没有生擒当朝太尉高俅。
当然,与小说中一样的是宋江后来是被招安的,但有别于小说中是胜而降,历史中是败而降。同时不一样的是在历史中被招安的宋江并没有出征辽国、田虎、王庆等,而只是充当征讨方腊的马前卒,且他的部队也不是主力军,宋江更不是统帅。
此外,与小说不一样的是,宋江在平定方腊后,并没有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也并不是自杀,更不没有被宋廷立庙祭祀。在历史中,宋江在协助宋廷平定方腊不久,他就再次举兵造反,后不久被朝廷平分,宋江也因此兵败被杀。
说了这么多的不同点(当然还有很多的不同点,这点就不详述),那历史上的宋江他的一生到底是如何的呢?这里听澳古君慢慢道来。
宋江,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宣和元年(1119年)宋廷决定强制将梁山泊收归“公有”,之后周边百姓过梁山泊必须按船纳税。如此,沉重的赋税逼的百姓走投无路,最终只得造反。同年十一月,宋江等人揭竿而起,将造反的大旗插上了梁山。后,宋江他们每攻下宋朝一个县就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如此山东各地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上山跟随宋江造反,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力量开始越变越大。
而最初山东的宋江起义并未受到宋皇和宋廷的重视。消息传到京城,宋徽宗就随意下了一纸诏书,说京东东路发生叛乱,让东西路提刑督兵捕杀。在宋徽宗的眼里,宋江等人只是一群小毛贼,不足为患,只要宋朝大军前往,这些人就可不攻自破。
但是,事实确是事与愿违,宋江等人并没有如同宋徽宗想的那般,碰到朝廷大军就一触即溃。相反,因宋朝将士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是出奇的弱,而反观宋江,其麾下36将个个都是强悍猛勇,英雄威武之士,打战那是个顶个的,所以此时不是宋江军遇到宋军一触即溃,而是宋军遇到宋江军一触即溃。
如此,因宋江起义初期不受宋廷的重视,宋江开始做大,实力是越变越强。此后,宋江率领着麾下将士在山东境内是所向匹敌,逢州破州,遇府过府,先后将青州、济州、濮州、郓州等数州弄得是天翻地覆,并开始有了向河北发展的趋势。有文载:“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避匿。”(《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
而就在宋江起义的第二年,也就是宣和二年(1120年),浙江发生了北宋史上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即方腊起义。此时,宋徽宗和宋廷终于开始慌了,徽宗急忙召见文武百官前来商议,并让全国官员提出平叛之策,这时一个叫侯蒙的监察御史就上书徽宗,道:“(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宋史.侯蒙传》),就是他认为宋江能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等地方,打的数万官军都避其锋芒,这说明他必定是有着过人的才智的,所以不如招安于他,让他率兵讨方腊,这样也许就能平定方腊之乱。
徽宗在得到这建议后,觉得可行,于是就命侯蒙为东平府知府,负责招降宋江,但是侯蒙还没就任,他就突然发病身亡,如此招安计划就不了了之,被搁置一旁。
同年在方腊搅得东南天翻地覆的时候,宋江又向南发动攻势,不过行至沂州时,因沂州知府蒋园指挥有方,宋江被击退。宣和三年(1121年)初,宋江又率领起义军挺进江苏地区,在这里他又被沭阳县尉王师心率领的军队击败。
此时,宋江虽然数战皆败,但是宋江的起义军太会逃,他四处出击弄的宋朝是疲惫不堪,再加上此时东南方腊已快占领东南半壁,于是招降宋江的计划被再次提起。二月,在宋江军进入淮阳军时,宋徽宗就急令海州知州张叔夜前往招降。史载:“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讨之。”(《宋史.徽宗纪》)。
而后张叔夜在接到要招降宋江的诏令后,他并没立刻前往宋江处去直接招降他,而是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张叔夜先是张贴出了榜文:“有赤身为国,不避凶锋,拿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双执花红;拿获李进羲者,赏钱百万贯,双花红:拿获关胜、呼延绰、柴进、武松、张清等,赏钱十万贯,花红;拿获董平、李进者,赏钱五万贯,有差。”(《居易录.卷二四》),就是只要用钱来收买那些亡命之徒,让他们去对付起义军,如活捉宋江就可得钱万万贯,借此来逼迫宋江撤军。
后张叔夜就派人去侦查宋江军的动向,当他得知宋江军要从海上突围的时候,他立刻就阻止了1000多人的敢死队前往阻击。然后张叔夜在与宋江的战斗中,依靠诱敌之策最终切断宋江的退路,宋江战败为了保命只得投降于宋廷。史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 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宋史.张叔夜传》)。
当然宋廷为了让宋江替他们买命,徽宗也并没有亏待他们,在他们投降后,据《宣和遗事》载:“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住诸路巡检使去也。”,宋江及麾下36将都得到了高官厚禄,各受武功大夫等职。
而后,投降的宋江和麾下36将就被宋廷派往东南地区去平定方腊叛乱,《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载:“(征方腊攻帮源洞)王涣统领马公直并稗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洞后。”,此时宋江同刘延庆、刘光世等人以裨将的身份追随童贯征讨方腊。
不过在平定方腊叛乱不久,宋江就再次发动叛乱,不过这次叛乱不到数月就被宋将折可存给镇压下去了,而这次宋江就没有那么好命了,降而复叛,再加上方腊叛乱以平,宋廷显然以不再相信,也不再需要宋江,所以宋江兵败被俘后遭到了残酷杀害。
当然对于宋江到底有没有参与到征讨方腊的战争中,现如今还是有争议的。因为据《宋史》所载,宋江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投降的,而此时方腊已是节节败退,先是杭州失守,三月歙州、睦州、忂州等地也相继失守,到了四月方腊就被俘,显然根本无需宋江。
同时据1939年出土的《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可存)墓志铭》上记载,折可存在镇压了方腊反叛之后,曾奉命捕获宋江,说明宋江投降是在方腊平定之后,显然此时宋江更没有可能参与到平定方腊一战中。
所以部分学者就据以上记载断定宋江绝无可能参与到镇压方腊的战争中。但是又不可否认的是在其他一些记载中也的确是出现过宋江前往平定方腊叛乱的记载,如《三朝北盟会编》载:“宣和三年,方腊反,(刘)光世别将一军自饶趋衢、婺,出贼不意,战多捷。腊走入清溪洞。光世遣谍,察知其要险,与杨可世遣宋江并进,擒其伪将相,送阙下。”。
如此,对于宋江到底有没有参与到方腊一战中,现如今并无定论。不过也有人说提出另一个观点,那就是北宋宣和年间存在过两位宋江,一是流寇宋江,另一个是大将宋江。当然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公认。
当然不管如何,总的来说历史上的宋江远远没有《水浒传》中的宋江来的那么风光。历史中的宋江起义相比方腊起义实在是逊色的太多了,而且这个宋江也没有那个实力去与方腊对抗,就更别说独领梁山军去平定方腊之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