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04更新:2024-11-02 09:23:05
所有的戏剧——从古典到先锋都没有逃脱祭祀的本质:神灵是命运,演员是祭司,牺牲是我们的生活,每个在剧场里的人都在参与着这场仪式。戏剧和电影不同,是因为它们承载的历史不同:戏剧起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希望神明给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电影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我们作为上的创造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创作层面上,电影可运用的途径确实要多出戏剧太多,技术含量越低的形式,反而拥有越大的想象空间。要将舞台剧改编成话剧最需要解决的确实是定焦与泛焦的问题,不过这方面百老汇和好莱坞已经轻车熟路了——大多是舞台剧改编成电影,拆散故事,增加细节。
电影的出现对话剧艺术的冲击绝对是彗星撞地球式的,但正如老话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经过这一次冲击并继续生存下来的话剧事实上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越——话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意义。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由英国著名戏剧及电影导演彼得·布鲁克所著的《空的空间》一书,里面这样写到: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问,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没进过剧场的人是感觉不到一群活生生的人在眼前呈现出一个故事和一块冷冰冰的银屏放映着的故事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而没上过台表演的人也是不会感受到,自己将故事推到高潮时立刻听到观众的一声抽泣或惊呼是怎样一种满足。
戏剧发展几千年,各种风格和流派先后兴起又衰落。终于,指针划向了十九世纪,彼时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戏剧正在欧洲大陆盛行。自古希腊传承的美学理念“摹仿论”,绵延二十多个世纪,依旧占据戏剧创作的主流基调。当时的戏剧人认为,戏剧,就是要在舞台上将真实生活完全再现。所以,当时的主流戏剧形式,便是还原生活。摹仿生活的对话,摹仿生活的动作,摹仿生活的景片,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让观众们在剧场中产生“幻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诞生了。早期电影,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对着舞台的固定机位,对一场戏剧的记录。
戏剧人难过地发现,无论再怎么制作景片和服装,都不可能比生活中的“原版”更像生活——因为镜头中的素材,就是生活本身。这在当时的戏剧界引起了很大的冲击,我相信当时思考“戏剧已死”这个命题的人,绝不比现在少。然而我们现在看到,戏剧和电影都活得好好地。而电影以其可复制性和和可控制性,超过了千年老大哥戏剧,成为了表演艺术的代表。最大的相同点,在于戏剧和电影的表现方式都是用“表演”承载“叙事”的。这世界上艺术门类有很多,音乐,绘画,雕塑,小说,装置……大家呈现艺术的方式自也各不相同,表演,叙事,语言,造型等等。但是当表演和叙事这两个维度交叉了起来,符合定义的只有戏剧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