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33更新:2022-08-12 08:58:13
烟雨江南,又称“烟男”,很多人认为他最好的小说便是《亵渎》,而我却觉得,最喜欢最好的小说,反而是比较短篇的《尘缘》。
缘分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妙不可言。任何人的成功,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努力过程,或者,也需要别人帮忙,这个帮忙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生命中的贵人”。
彼时,仙界并不太平,茫茫仙域,只有中间,才是天庭所在,相对安全,而在天庭庞大地域的外面,是环绕而成的无定河,无定河之外,充满了危险,一片洪荒,无人可探知。
但是,总是有大妖从无定河越界而来,扰乱仙界之安定。
因此,需要有仙人不断巡视四方,防止大妖越界,伤害和平。
有一仙人,奉命巡逻,他每次到了无定河边之时,就会在一方固定的青石边歇脚,并且,朗诵天书。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促成了一切,由于他在朗诵天书,无形之间,点化了那一方青石。
终于,多年过去,那一方青石化成了人形,却在同一时间,有一大妖越界而来,被天庭追捕,大妖跳入青石的怀中,青石刚刚化形,一切不懂,正处朦胧,却放跑了大妖。
大妖越过了无定河,重入无尽洪荒。
而众多追捕的天兵天将,只能望着无定河的波浪兴叹不已,而一切罪责,便由这一方青石承担了。
然而,巡逻的仙人不服,毕竟,那一方青石是受他点化,然而,他在天庭,并不能反抗什么,天庭也不问因果,只知青石放走了大妖,无论原因,青石必须受到惩罚。
巡逻仙人不忍,要共同承担罪责,保住青石,不让其灰飞烟灭。
于是,巡逻仙人也被打下凡间,开启了百世轮回。
第一次读时,还尚且不懂,因为,以我个人的思维,青石刚刚苏醒,一切处于朦胧状态,心智未开,岂能将所有一切的罪责,归结于青石身上。
巡逻仙人的说法,我认为是正确的,青石何错之有?本就是无心之失,更不知道跳入怀中的那个像宠物一样的小猫,会是一方大妖。
然而,一切都不容分说,巡逻仙人抗下罪责,却需要百世轮回,也不过是挡住了青石灰飞烟灭的结局,青石也需要去经历了轮回。
难道那些追捕大妖的天兵天将,便没有罪过?
在我看来,不过是那些人高高在上,巡逻仙人的地位太过低下,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想法,而一方青石更是刚刚化形,她的靠山不过是那个不能自保的巡逻仙人,仅此而已。
在这里,其实已经表明了“尘缘”,堂堂天庭,脱离了凡俗的仙人,又何曾真正脱离了“尘缘”?不过是,一群等级较高,能量较大的另外一种“尘缘”罢了。
所谓天庭,不过是一群能力较大的人,不过是另外一个“人世间”。
只要有人存在,只要做不到“忘情”,只要有思维存在,就不会像真正的自然界,那些物理法则一样,做到公平。人都会带有自己的情感倾向。
巡逻仙人经历了九十九世的轮回。
按照约定,按照惩罚,他在第一百世时,会回归到天庭之上,重塑仙人之躯。
于是,在第一百世的时候,他的确顺利觉醒了。
仙人的觉醒,自然是前世之因,后世之果,都了然于胸了,按照约定,他便可以回仙界了,当然,他现在还是一个凡人,想要回到仙界,必须经历过一番修炼,于是,他掐指一算,需要去昆仑一行。
巡逻仙人的转世之身,便踏上了路途,他是一路走,一路算,丝毫不敢大意,生怕别人对他不利。
每一个奋斗在路上的仙人,都和这个仙人差不多,经历了许多磨难,耗尽了许多时间,艰难前行,丝毫不敢懈怠,小心谨慎,慢慢向前走。
等这位巡逻仙人快到昆仑时,他饿了,毕竟还是一个凡人之身。
于是,就在路边的小酒馆吃饭歇脚,身为一个仙人的转世身,他深深明白一切道理,可是,人们在快要成功之时,总是会放弃警惕之心,他掐指一算,认为一切没有问题,便准备在此处就餐。
按照正常思维,荒郊野外,一个小酒馆,资源得不到补充,很难开下去,就如龙门客栈一样,在漫漫黄沙之中,总是有一些阴暗角落的。
可是,巡逻仙人已经放松了一切,毕竟,这里距离昆仑很近了。
他距离成功,距离重返仙人之境,只差一步之遥。
然而,这一就餐,却出了差错,刚刚坐下不久,便被店小二一个闷棍打倒在地,从而,变成了肉包子。
当时,读《尘缘》原著之时,我整个人如遭雷击,郁闷了很久,就像读《倚天屠龙记》一样,你以为他是主角,却经历数次变幻,都不是主角。
而这位巡逻仙人本该是主角,却被店小二一个闷棍打倒,做成了包子,而店小二夺走了属于他的一切,百世轮回一场空,成就了别人。
店小二成了主角。
店小二成了主角,一切看似可笑,却又显得可悲。
巡逻仙人为人善良,又经历了百世轮回,一切都该顺理成章,却因一次大意,丢了一切,变成了肉包子,成全了别人。
这和我们太多努力的人一样,经历了风雨,历经了坎坷,硬着头皮,挪着脚步,终于,要看到了雨后的彩虹,却因大意,跌落在了水中,丢掉了一切。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说,我们虽然很努力了,但是,只要还没有成功,就拿一百里为目标而言,走了九十里与走了五十里是没有区别的,那只是成功的一半。
越是接近成功,越是艰难困苦,越是不能放松,否则,就会落得和巡逻仙人一个下场,百世轮回,差了临门一脚,别人夺走了一切。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巡逻仙人的失败还有另外两个方面:
1、他太自信了,几乎已经自负了。
快要成功之时,他不仅仅是放松了,他还掐指一算,认为没有危险,于是心思彻底放松了,没有任何的警惕,便是因为他太自负了,曾经为巡逻仙人,认为人世间的危险,他都能掐指一算。
2、他没有靠山
巡逻仙人,肉包子,店小二成为主角。
不过都是仙帝所布的一个局,他们都在局之中,而店小二身为主角,到了后面,自然有可以反抗的资本。
但是,巡逻仙人,却错失了一切。
店小二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其实一直都有一个靠山,那就是天庭的仙帝。而巡逻仙人,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我说的贵人,当然,对于巡逻仙人而言,却充斥着不公平。
人世间很多事是一样的,比如,自己看着自己要成功了,但是,却不如别人的一句话,随时就可能将这个成功换给别人,在职场中,这种事情应该是十分常见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
接近成功时,想要稳妥,便不能放松,更不能自负,也就是俗称“高兴得太早了”,但是,唯有那个“贵人”是否会阻挡我们,还是推一把我们,则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
《尘缘》后面的剧情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晰,唯有前面巡逻仙人百世轮回,最终成了肉包子,让我久久无法忘怀,也许,这就是普通人的共鸣吧。
万事万物有因就有果,有开端就会有结局。《红楼梦》从拉开序幕,就注定会是一个悲剧式的结局,唯有悲剧的结局,才能够显示出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
《红楼梦》,本来就是一个“梦”,是曹雪芹所编织的一个开篇华美、过程曲折、结局凄凉的梦。在这个五光十色的梦里,有人看到了哲学,有人看到了佛老,有人看到了诗词,有人看到了书画,有人看到了权谋,有人看到了情爱,有人看到了富贵贫穷,有人看到了一部大百科全书。
无论你看到了什么,这个梦本来就是曹雪芹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封建社会的揭露,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一、曹雪芹如”过山车“般的曲折人生曹雪芹出生于清朝一个官宦家族。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和伴读,后来外放江宁织造,还做过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受到康熙的宠信。曹家在当时不说是一等一的权贵,也算是炙手可热的当红家族。所以曹雪芹在青少年时期,可是过着荣华富贵的富三代生活,堪比红楼梦里的“男一号”贾宝玉。
曹雪芹出生之时,就如同贾宝玉一样,嘴里含着金钥匙出生,锦衣纨绔、风流自在的富贵家庭生活,让他在14岁之前就没有受到一丝毫委屈。这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曹雪芹对于豪门权贵家族的生活状况完全熟悉:本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雍正六年,曹家被查出巨额亏空,获罪被抄家,被皇帝下旨抄家。那一年曹雪芹年仅14岁,年龄和贾宝玉相似。从他父亲往上细数,也不过三代的荣昌。
虽然被一捋到底,但还好,罪不至于满门抄斩,性命算是得以保全。被抄家之后曹雪芹跟随家族迁往北京西郊。曹氏家族,从此败落、一蹶不振。
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因贫病无医而逝,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就这样离开这个令他曾经欢喜却又痛苦的人世。
【小结】
从天堂般的富贵生活一下子跌落到社会最低层,曹雪芹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世态的炎凉,这也促使曹雪芹对于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由贫入富易,由奢入贫难。贫穷家庭早就饱受苦难的磨炼,对于世事早有经验和心理准备。而由奢靡的生活一下跌落贫苦的境况,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忍受这种巨大的现实跌宕和心理落差。家族突然间的遭遇,令曹雪芹内心痛苦不堪、无法忍受。
对于曹雪芹来说,14岁被抄家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美妙、虚幻的梦中,14岁之后,现实的苦难一直在深深的刺痛着他。虽然他也会留恋着早年梦中的美好生活,但是现实的情况虽然痛苦,却让他更加的清醒。正是这种清醒,才能让他产生创作的冲动与灵感
而他自身悲剧式的家族经历,全部都融入到《红楼梦》这部作品当中:人如其人,事如其事,境似其境,因果皆同。
二、清朝社会现实《红楼梦》不但是曹雪芹对自己家族和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同样是对于清前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刻画。
清康熙帝自八岁登基,前后有鳌拜、明珠、索额图等权臣功高盖主,均是先重用而后遭弃,上演着兴衰荣辱、升落更迭的历史故事。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重振朝纲,大肆整饬吏治,对于敌对势力、腐败官员下手毫不留情,全部给予严肃处理。
这期间,基于利益集团的政治斗争,又有无数官宦家族遭遇象曹雪芹家族一样的命运。
其中的纳兰明珠家族,与曹雪芹和曹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纳兰明珠是康熙朝重臣。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当年曾经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为康熙皇帝御前侍卫,深得皇帝宠信。他们之间并且关系非同一般,还经常有诗文往来。一位在皇帝身边负责护驾,同时与文化界联系来往、笼络士人;一位奉旨赴南京任江宁织造,替皇帝选拔人才。二人都负有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二家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明珠与大多数封建官吏一样,由于权势渐重,也重蹈把持朝政,背公营私、贪财纳贿覆辄,后来被御史参劾,遭撤职抄家的处分。他的府邸家园被另一个佞臣巨贪和珅看中,据为已有。纳兰性德因为早逝,不曾象曹雪芹那样经历被抄家的巨变,但是他家庭的经历,却被曹雪芹看得明白清楚。
到了雍正帝时期,曹家被告挪用资财,出现亏空被撤职查抄,其织造之职被另一个叫隋赫德的贪官接替。
【小结】
这些家族的事业好景不长,似乎也鬼使神差地预示着“水满则溢,月圆必亏、盛宴必散”的规律。
这一情况也并不仅限于纳兰和曹氏家族。而是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更是封建王朝中的普遍现象。这也正是他们家族史的社会意义所在。
他们两个家族之间的相似之处的确太多,曹雪芹也对明珠家族的变故清楚明白,再加上个人的亲历和体验,极大的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源泉,使《红楼梦》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三、封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看他骑大马、看他着紫袍、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房屋倒、看他一片凄凉。
纵观曹雪芹的一生,除了曹氏家族如过山车般的命运之外,纳兰性德家族也是同样的命运,之前的鳌拜也是同样的命运,索额图家族也是如此。在曹家被罢免江宁织造之后,又一个贪官隋赫德接替了这个肥的流油的美差。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在这些我上你下、兴衰交替的现象背后,都牵扯到封建社会利益集团的政治斗争。一个个家族都去争先恐后争夺种种利益,争不到的自然愤恨难过,争到手的也难逃最终的衰败灭亡。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遇到了一个跛足道人,念一首《好了歌》,:甄士隐听了心中彻悟,也作了一首《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哪里是甄士隐的注解,分明是作者曹雪芹自己思想世界的缩影!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形象地刻画了封建社会的世事百态,伦理道德败坏,传统人文伦理丧失,人类劣根性充分显现,上层统治阶级对权力的过分集中控制而形成垄断,变得骄横跋扈、享乐奢靡。种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加速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扩大。
文学巨著《红楼梦》,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利益斗争、世事变迁的浓缩版本。
四、曹雪芹的创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曹雪芹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回忆与反思,对家族的兴衰作了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对人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然后,曹雪芹把后半生的目标,全部专注于对社会现实深刻的记录与描述上——创作《红楼梦》!
曹雪芹中晚年,家庭生活日益贫困,生计也是举步维艰。但即使这样,也挡不住曹雪芹创作的热情与动力。也许,他只想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结果,都融入到这一部伟大的作品当中。虽然,当时的曹雪芹,并不寄希望这部作品以后多么多么的伟大,或为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
曹雪芹多才多艺,他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这些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经撰写了《废艺斋集稿》、《南鹞北鸢考工志》等多部关于金石工艺美术、烹调等方面的书籍。这些都对对他创作《红楼梦》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既不借助于任何历史故事,也不以任何民间创作为基础,而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融入了他个人的血泪感情。作品真实描写,保持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现象的丰富性。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中,显示出那种富贵权贵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曲折过程。
“生于繁华富贵,终于衰败没落“。曹雪芹的的经历从锦衣玉食的富贵,一下跌落入没落衰败的境况,使他深切地体验到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跳出了自身的局限,观察到封建权贵家族兴衰的规律与必然性。在看透之余,也对人生产生了厌离和避世的思想。
曹雪芹自身悲剧式的人生经历,他丰富的文学功底,他对社会深入的观察,他对生命高度的反思,都融入到这部《红楼梦》当中。
【总结】《红梦楼》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称谓。“红楼”,象征世间豪门权贵、名利场,“梦”是一切本来虚幻,梦醒时分,就会发现世间人所追求的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不可长久。
与其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百科小说,倒不如说是以曹雪芹把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浓缩成一个梦,这个梦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真实的写照。
莎士比亚说过:悲剧是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曹雪芹没有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只是把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清王朝的社会现实,真实的呈现给读者面前。
结局早就注定,本来就是一个悲剧式结尾
参考资料:
《清史稿》
网络资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