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15更新:2022-08-12 22:13:29
什么是军人?流血不流泪,即使牺牲,也只能用前胸去迎接子弹,而不是后背。军人的荣誉感比生命都重要。可以被敌人砍掉脑袋,但绝不能被侮辱。军人可以去死,但绝不能失去尊严。
《亮剑》,作为国产抗战剧的巅峰之作,5年重播3000余次,精湛的演技,不屈的精神,让人热血沸腾,回味无穷。
剧版《亮剑》只展现了原著的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几位主角的命运让人泪流满面,唏嘘不已。
丁伟是一位具有天才指挥能力和长远战略目光的热血战将。他被李云龙形容为“有仗打就高兴,没仗打也要琢磨生点事,听见枪响就不要命,不占便宜绝不走的人”。
丁伟也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毕业后他没有继续做军长,而是被调任为参谋。在喝酒时李云龙对他说:“你的窝塌了就来找我。”丁伟则表示二亩地,一间草房足矣。
会议上丁伟公开发言震惊全场,他被捕入狱,职位一撸到底,最后回到了大别山。孔捷派了很多人去找都没有消息,丁伟就此失踪了。
赵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革命的目的就是想建立一种公正、平等、自由的社会主义制度。他曾说过在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却无力改变现状时,他会选择反抗或死亡。
他痛恨专制腐败,在宴会上看到首长的家人、保姆都跟着摆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气得手直哆嗦。
赵刚不愿意同流合污,他将压抑已久的心里话全都说了出来,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他被殴打侮辱,宁死不跪。妻子冯楠将孩子托付给李云龙,两人在被抄的家里回忆过去,决定共赴死亡……
李云龙得知丁伟和赵刚的遭遇后痛哭流涕,口出反言,但把他逼上绝路的是“泰山师事件”。
井冈山兵团袭击泰山师部想要抢夺弹药,他们开枪打死了十几个战士,李云龙忍无可忍出兵镇压造成流血事件。
新来的政委马天生一直看不上李云龙,认为他只是个用资历压人的大老粗。他将此事上报,李云龙被接受调查。
在李云龙被抓前,孔捷接到消息派人来接走他去避难。可是李云龙只将他和赵刚的孩子送走了。
审判时李云龙宁死不屈,胳膊被硬生生地拧断了。他拒绝了段鹏等人把他劫走并逃跑的计划,主动联系马天生,在他面前用楚云飞送给他的勃朗宁手枪自杀了,保住了军人最后的尊严。
妻子田雨不肯与李云龙划清界限,怒斥马天生后在狱中自杀身亡。
在李云龙自杀几个月后,中苏战争爆发。孔捷在战争结束后独自坐在作战室流泪,他想起了李云龙的早逝,更讽刺的是他用的战略还是丁伟在论文里提到的……
孔捷是铁三角里唯一善终的。因为他当时驻防在东北,责任重大,而且为人稳重谨慎,无人敢轻易动他。
他将李云龙和赵刚的孩子抚养长大,并送他们入伍参军,完成老友的遗愿。
楚云飞随国民党退守到台湾后升任陆军中将。在金门炮战中虽未与李云龙面对面,但从对方的战斗方式上回想起当年的山本特种部队,意识到是李云龙组建了特种部队在攻击,从而进行精准反击,给予梁山小队不小的打击。
在得知李云龙自杀后,即是对手又是朋友的楚云飞在台湾的广播上列举李云龙的丰功伟绩,并代表全体国军将士对李云龙表示深切哀悼……
结局
1978年李云龙恢复名誉,在平反大会上头发已花白的段鹏等人来到李云龙的遗像前号啕大哭……
又过了20年,一群中年男女来到一幢小楼前,他们都是军人,抚摸着墙上的斑痕哭得像孩子一样……
军人一般不流泪,看来这座小楼里一定发生了令人心酸的故事……
推荐指数 [赞][赞][赞][赞][赞]
推荐人群 12岁以上
说起李云龙,你会想到什么场面,是不是攻打平安城,二营长,意大利炮呢?而说到赵刚,你又会想到什么场面?是不是一枪干掉五百米外鬼子炮手。
他们都出自都梁的小说《亮剑》。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刷了无数次。其实电视剧没有播完,只有前面激烈的部分,小说原著一直写到李云龙,赵刚死。结局是非常凄苦与心酸。
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吧!李云龙,1927年参加“黄麻暴动”,后投身革命,相继任红四方面军团长、八路军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中原野战军新二师师长、福建省军区C海防军军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在家中自杀。赵刚是“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毕业于燕京大学,后赴延安抗大学习,相继任八路军129师386旅独立团政委、华东野战军十一纵纵队副政委、总参谋部政委,1955年授少将军衔,文革期间受到迫害,与妻子冯楠自杀,将四个子女交由李云龙抚养。
李云龙是一个脑瓜灵活、脾气暴躁、义字当头、有担当负责、脑瓜子灵活属于不按常理出牌的那种,只要能取胜,他是有什么招就使出什么招。
赵刚则是一个温文尔雅、遇事周全、富有激情、志存高远的理想主义者,由于战争的残酷,慢慢的他也变得现实,为理想献身,他说过如果自由和尊严受到挑战,他会选择反抗或死亡,而他在文革时毅然赴死,也算是践行了他的诺言。
关于李云龙和赵刚的“下半辈子”,电视剧里是没有播的。看小说时。每读之,常潸然泪下。这何止是十年,一次错误、一个转身可就是一辈子的事。
李云龙是一个有能力、讲义气、敢担当的人,为了给魏和尚报仇,灭了土匪,为了救秀琴,攻打平安城,带动整个战局。
赵刚也是一个有文化也有能力的人,祥得住李云龙的暴脾气和行事风格,最后成为生死之交。后来成为李云龙警卫员的“和尚”就是被赵刚救下的。赵刚的能力在电视剧里是有桥段展现的,其擅长狙击,在与山崎大队的交战中用步枪击毙数个机枪手,在辛庄防御战中和李云龙打赌一举击毙一名迫击炮手。
因为李云龙不听指挥,经常是脑子热,先打完了才汇报。领导对其是又爱又恨。这种行事风格,也影响着他的一生。但是李云龙那样“敢想、敢干、敢亮剑、敢担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现实生活中呢?有多少人能认真去体会并践行李云龙的“敢想、敢干、敢亮剑、敢担当”,相反李云龙的暴脾气却学了不少。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李云龙基本出口成章,生气时骂,难过时骂,就连高兴时也骂,他带过的兵,和他打交道的人,哪个没被他骂过,就连第一次见老丈人,甚至掏出枪来大骂一通。
这一幕幕电视剧画面,是不是已经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呢?这一幕幕,是不是正在你身边发生或是曾经发生呢?诗人尼采说:“易怒是缺少智慧与贤明之人的特点,他们总是急于将满腔的愤懑与牢骚倾泻而出。但随着智慧的增多,他们的愤懑与怒火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在我看来,前半句的占比较大,就后半句而言,不见智慧增、只见算计长的大有人在。倘若能闹出点动静、干出点实绩来,骂就骂吧,姑且能理解,权当作解压了。“与其一直以冷言冷语对待周围的人,不如让大家都高兴些。此举不但可以治疗你的灵魂,而且于你周围的人而言,也会令其心境更好。”何必非得金刚怒目、横眉以对呢?
为什么会出现如以上种种呢?我想不过是为了在世人面前彰显一下自己的所谓的“威严感”罢了。仅此而已!关于威严感,可以从尼采那里找到答案,即便是这答案不大适合于当下,但终究描述的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请注意那些顶着夸张头衔之人。他们始终穿着可以表明自己的职位或地位的衣服,摆出一副正直的模样,做出那种气度不凡的、有威严感的动作,煞有介事地参加相当多的会议或仪式,喜欢使用令人费解的、拐弯抹角的殷勤措辞,而且他们倘若感到一点反常就会马上板起脸。他们用此种方式将威严感显示给他人看。”
“为什么要表现出威严感呢?他们仅仅是想将一种威慑力传达给其他人,从而让人们对其所属的组织以及其本人产生恐惧心理。他们正是借助此种阴险的手段来操纵众人。不过,他们之所以热衷于制造此种威慑力,是由于自己胆小,换言之,是因为他们不曾真正具有令他人产生威严感的资本。”
话说回来,电视剧里的“李云龙”是成功的,在特定的条件与环境,一切靠“实绩”说话,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伯乐,386旅旅长陈庚,一个能容纳他暴脾气的旅长。所以,他才能每次捅了篓子,旅长骂几句还是要给他擦屁股。而且“李云龙”也是人精,他能琢磨透“旅长”的心思,他知道“旅长”要什么。
可为什么“赵刚”就不太受当下的欢迎呢?也许是因为他太“稳”了,稳得近乎“完美”,让人难以驾驭,所以,便很少有人靠近了。又或许,想靠近他的人,也知道自己比不过他。让“李云龙”与“赵刚”做搭档,不过一理想状态。在这一“理想状态”的运行之中,“李云龙”契合了绝大多数的“所需”,故而能获得“众星捧月”的待遇,“赵刚”却戳痛了绝大多数的“痛处”,故而出现了“独木难支”的景象。况且,“李云龙”比较容易驾驭,给他“一碗饭”就行了,在“赵刚”那里就难以行得通了,他很有可能需要的是“一本书”,而“旅长”却拿不出也出不起这么“一本书”。
总得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赵刚”,希望多些“赵刚式的人”,有能力、有理想、有尊重,即便是骂人,也是为了“李云龙”的大难不死而说了一句“老李,我说吧,你他娘的死不了”。其实,我还窃以为,要是能将“李云龙”与“赵刚”合为一体,那就完美了,何愁“大业”不成。但仅是“窃以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