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夜晚的星空,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44更新:2024-11-02 15:13:33

•拍摄

一到北半球夏天,位于北半球的大家都来拍银河,为啥,因为漂亮。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没有“漂”,而是“亮”。相对于背景星空有一大片对比鲜明的“云”、“尘埃”。但是即使所谓的亮,单纯数码单反相机长曝光以 30s, f/2.8, iso3200 为例,星空实际还远远未能“曝光”充足。这里我将“曝光”加了引号,因为感光度iso实际上仅仅是信号放大,和真实的曝光量毫无关系,反而会使原本的随机噪声以,与接受信号相同放大比率而放大。但是先进的CMOS芯片和机内预处理算法让越来越新的数码单反在高iso(比如>1600)放大的随机噪声可以一定程度的“抹去”,从而让你感觉上提高了信噪比。但是又来了,从物理的角度来说,随机噪声在放大之后是熵增的,再好的算法也不会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Mr.信噪比,在高感光度区间,随感光度提高而下降是没说的了。所以我并不推荐iso3200,6400,12800,虽然损失的信息可以暴力提取,分离处理,然而这样的方法会一味的迷失在自high的后期中,不知所往。

另外,非破解单反的预处理过程,也彻底断掉了单独扣除暗电流的思路,所以也并不可取纯iso200流这样的另一个极端。我这张银河拱桥以适马art35 拍摄,f/1.8, 13s, 曝光量只是略大于 f/2.8, 30s,因为当时没有星野赤道仪所以也只好避免脱线而曝光13s。这就引向另一个拍摄方面的话题:跟踪。星野赤道仪半速跟踪,可以让广角、超广角带地景的拍摄,曝光时间x2,星空地景还不至拖线。当然只有星空的话,全速跟踪的曝光3mins, f/2.8星空的信息也不会过曝(在正常的iso1600附近),反而当环境不佳时,受灯光影像,背景天光是会过曝的!

从曝光量角度再来看看Mr. 信噪比。一般来说在温度不变,电流稳定时得到照片的随机噪声的强度,是固定的,那3mins曝光得到的信息必然比30s得到的星空信息量要多大约6倍,信息多了6倍,噪声不变,Mr. 信噪比就会提升6倍。所以足够的曝光量,是追求优质星空信息最重要的!但是星野摄影有时候离城市过近,背景天光在某些波段已经相对亮于大多数星空信息,这时足够的曝光量也没有意义啦,只能减少曝光。但是有些特定波段,灯光是不会超过星空信息的(喂!别对着霓虹灯拍摄星空!),比如红色氢alpha,这也给了“光害滤镜”可用之处,挡掉黄色为主的灯光波段,留下红色蓝色这些星空信息较强的波段,结果自然会“偏色”,这个矛盾以后再谈。

•颜色调整

有时候人们刻意的追求“美”,然而不同的人审美的是不一样的,审美是可以跟风的。于是乎有些人说要“真实”,然而真实颜色也仅仅是不同波长的强度大小,肉眼没有长曝光功能的天然缺陷,让我们根本不能体会星空的颜色,所以反驳的人会说无所谓。但是如果你的眼睛直径10cm,就像拿个大双筒替代眼睛,这种曝光效率,看星空就有颜色了,相机的长曝光和我们脑补放大眼球直径,得到的光信息量是一个意义,还是存在一个所谓的“真实”的。不论你关于颜色有什么看法,我不介意,这里只是我想说的:如何自然。白平衡和色调调整至中性灰,有时偏蓝一点尤其在太阳高于地平线-18度,这样日光已经散射到头顶的天空时更显著些。在ps camera raw或者Light Room,自然饱和度和饱和度,拉一拉会让星空“五彩斑斓”,但是某些星云根本没有这么强的发射线,深空摄影也看不出来,拉一拉饱和度就出来了,这样确实不自然。同时对比度滑块也会明显改善颜色,莫拉太狠。有时还需要单独调整几个颜色的色相、饱和度、明度,对于星空,绿色滑动会改变低空气辉,黄色橙色会改变光污染还有银河,还有一些黄色亮星的颜色,紫色和洋红会改变其中红色星云,尤其银河里有不少这样的亮星云。轻微移动会让画面更“硬”,更自然,但拉的太多,比如之前说的饱和度,那些星云虽鲜艳但已然矫枉过正。此外,新版的ps有去雾霾滑块,相当于一个“强力对比度”,可以轻微移动是星空更“通透”。Google那款Nik Collection插件Color Efex颜色处理可以五花八门,对于自然的颜色,并无大用。

•后期处理

星空摄影记录的是头顶的夜空,现在这个时代的机器,没有显著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和零噪声的CMOS,单张的曝光量通常都是不足的,暴力处理可以增加星空信息的“直观感受”,但是得到的改变是表层的,徒增噪声,细细看 Mr. 信噪比惨不忍睹,总使星空摄影和白天摄影相比,画质差很多。所以如何后期处理照片成了一个关键的话题。然而转头再仔细想想,现在的机器比二十年前已经好了太多,跟着时代技术一起走会慢慢进步的,虽然周期有点长,但这就是时代。思考太多后期炫技反而有点浪费时间嘛,有更多时间应该看得更高一些,去找更好的位置、角度和真正做这件事的意义,也许仅仅是为了好玩,拥抱一下大自然,看到了在城市里看不到的美景,也许你已经悄悄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途上贡献了一己之力。说的可能有些主观了,接下来具体看看后期处理。

刚才一直说曝光量不足,所以 “曝光” (Exposure) 通常要增加一些的,有时背景天空过亮到是需要降一些。“对比度” (Contrast) 可以让亮部更亮暗部减暗,对于银河这种面光源可以被提亮,背景天空变暗这也却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但是同时会提亮地面灯光。“阴影” (Shadow) 拉的很多,可以把地面提亮,但是没有灯光月光补光时,稍暗弱的地面其实稍自然一些。“白色” (White) 滑块可以显著提高银河的亮度,和“曝光”滑块一样,但是同时把背景星空和随机噪声也提亮了,拉的太多让画面很噪。“清晰度” (Clarity) 滑块,正向拉动首先会把噪声拉起来,降一些清晰度,贡献给对比度滑块多拉一点,比清晰度多拉一点,噪声控制要稍好。拉低“黑色” (Black) 滑块,可以稍许提高星空信息的对比度,也就是背景天空会暗下来,但是后果是地景也暗了,需要在矛盾中折衷。

准备上需要注意的:

1. 晴朗的天气

2. 帐篷或车,作为休息的地方

3. 按季节带好御寒衣物

4. 黑卡(或者一本杂志,在你等待曝光的时候看会),随时准备遮挡强光

5. 手电筒(或许需要补光)

6. 相机,最好是底片机,数码相机的话保证满电(附加手柄放置二块电池)

7. ISO 100的胶片;数码相机将ISO设置为100,并设置降噪处理

8. 广角镜头。这个依个人喜好,如果你觉得广角不够大气甚至可以考虑带一颗鱼眼镜头

9. 三脚架及配重。稳定的三脚架,如果你有车,那么三脚架越重越好;配重可以不必须或酌情,袋子装满石头就可以

10. 快门线

11. 食物。你一定会饿的

12. 有条件的话,带一台备用相机(等待曝光的时候你闲的发慌而又不想看杂志,那么四处拍拍照片吧)

拍摄上需要注意的:

1. 构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建议是选择星星多的区域,或者先找到北极星(如果知乎上有住在南半球的朋友也可考虑向南拍)

2. 光圈的选择。个人意见:F5.6-F11都可以

3. ISO 100

4. 对焦。设置无穷远

5. 曝光时间。这个取决于光圈的选择,所处位置的环境光情况亦对曝光时间有所影响。比如:F5.6可以考虑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F11可以考虑三至四小时甚至更长。如果你想要拿数码相机拍摄拖尾较长的星迹,不是不可以,但要考虑相机的CMOS是否承受的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带一台备用相机,这台烧坏了可以继续。但是多半的人烧坏了自己的相机就没心情再拍了)

6. 耐心。无论是等待曝光,还是等待数码相机的处理。

最后,不是我谨慎,我还是不建议使用数码相机进行超长时间的曝光。

准备工作的话需要准备的大概有:

1、单反相机;

2、比较稳定的三脚架及配重;

3、快门线(佳能新机5Ds、5Dsr等自带间隔拍摄功能的机器可忽略);

4、小凳子;

5、足够容量的电池和存储卡;

6、手电筒(手机自带手电筒也可);

7、可以打发时间的工具或者同伴(女朋友喜欢摄影更好);

8、夏天记得带驱蚊用品,半夜注意保暖;

9、食物及饮品;

10、最最最重要的是,晴朗的天气。

拍摄前期准备:

1、如果是拍星轨需要考虑方向,大致是对着正北方(使用广角或者鱼眼镜头效果更加哦);

2、可以在建筑物正中取景或者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拍摄星轨下的建筑,效果会很美(参考下图);

3、建议使用堆栈的手法处理照片。拍摄时可以设置为10s左右的曝光,间隔时间比曝光时间长1~2秒,拍摄200~300张即可。这样得到的素材后期既可以选择做延时摄影也可以堆栈叠出星轨。

注意:单反相机最好不要使用过去那种长时间曝光的手法来拍摄星轨。建议如上所说,设置F4~5.6左右的光圈,ISO 800以内,曝光时间10~15s,间隔时间比曝光时间长2s~5s,用延时的手法来拍摄素材,最后堆栈得到星轨。这样的素材一物两用,且对机器损害较小。

具体星轨拍摄和延时摄影可以去网站延时中国学习,本答案纯手打,只是准备工作的一些建议及个人经验。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