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7更新:2024-11-16 00:30:14
杰弗里·安德森认为《偷窥狂》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以自体反思的形式处理偷窥主题的电影。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自体反思”和“偷窥”成为现代电影的两个重要母题。五十年代有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的《后窗》表述了“偷窥”的主题。六十年代,自体反思的则有让-吕克·戈达尔的《轻蔑》和费德里克·费里尼的《八部半》。《偷窥狂》对两者的结合显示了导演迈克尔·鲍威尔的前瞻性。导演鲍威尔选择的挑战性题材,和前卫的影像形式,也确定了本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美国著名电影学者乔纳森·罗森波姆称赞道:《偷窥狂》是英国唯一一部“新浪潮”电影。
在1960,英国电影史上出现了一个巧合,两位英国导演执导了两部人物性格相近的电影。
一部是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另一部则是鲍威尔的《偷窥狂》。两部影片都引起了英陆观众的厌恶甚至愤怒。尤其是后者,引起了观众和影评界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有影评家认为:处理《偷窥狂》的唯一让人满意的方式就是铲断胶片,然后就近冲进阴沟,就是这样,它的臭气依然刺鼻。还有人认为:《偷窥狂》是《孟买怪客》以来最臭的英国电影…迫于舆论压力和电影界的抵制,迈克尔·鲍威尔不得不远走澳大利亚。直到后来,马丁·斯科塞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等知名导演力挺《偷窥狂》,才得以为本片翻案。同时,由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在电影学界的广泛应用,《偷窥狂》成为理论家理论实验的经典案例。
记得前几年疯狂看各种外国影片的VCD/DVD时,莎郎·斯通和威廉·鲍德温主演的《偷窥》(《Sliver》1993)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病态的垂涎和视觉刺激的画面,那是对走火入魔的偷窥者最好的诠释。
其实,每个人对他人的生活都有好奇心,都有了解的欲望。这也是街头巷议,家长里短不绝于耳的原因。有句老话叫: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台戏,对于别人是绝好的调味品。所以个人隐私也日益被重视,大家都千方百计打听别人的收入、婚姻状况、职位和家产,而用各种手段隐瞒自己的身高、收入、年龄和婚外情。
偷窥心理严重的人不择手段获取对象的一切信息,从生活到生意,从工作到情感,他/她可以直接询问,旁敲侧击,甚至动手寻找QQ、MSN、E-MAIL里面的信息等等。
两种人最为典型,一种是母亲,现在的孩子普遍反应和母亲的关系处理不好,母亲不仅总是打听孩子上学的情况,成绩,交友,还查看孩子的日记,这也是偷窥心理的反应。她希望借此控制孩子,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愿望来塑造他/她。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带着“爱”标签的做法实际是多么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立性。
还有一种是在恋人或配偶中,一方对对方有着病态的占有欲,什么都要打探清楚,直至让对方彻底厌倦而离去。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一个极端的写照。
电影涉及到一个控制他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他/她希望借助于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人的方方面面来使自己充实,不那么无聊,不致疯狂。某种意义上,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她已经陷入了某种疯狂状态,他/她会给自己暗示,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合乎逻辑的,当然也是不自觉的。
经常会在生活里碰到有着强烈打听别人生活细节的兴趣的人,他/她会不厌其烦地询问别人下班后干了什么,和谁在一起,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其实,这些生活与他/她无关,知道后得到的安慰也微乎其微,可是他/她还是每次都情不自禁地询问着,打探着。他们觉得问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掌控了生活一样。如果被询问者敷衍或躲避,也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愤怒,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付出的真诚的问候没有得到回报。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因为他/她的好奇心已经发展为对他人生活的偷窥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