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68更新:2024-11-23 22:25:41
戏曲不是曲目不多啊,是你现在能看到的不多。别人的不说,拿周信芳先生的好多戏,比如《方孝孺十族恨》、《林则徐》、一系列包公戏以及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别说听了,许多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按照当时的史料来看,周信芳先生排戏,特别是连台本戏的速度,恐怕不比现在拍电视剧慢。而彼时又何止一个周信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家们个个都在不断排新戏,戏班子变着法地使用各种手法:吐火、追光、动物表演我现在翻来覆去就听几出戏还不腻,恐怕前人不止不腻,还其乐无穷呢!最
后多说一句,之前看老戏单,似乎是盖叫天有一出戏,叫《剑侠就是你》,现在看电视剧,这个《三生三世》那个《春风十里》,我看十分钟就吐了。《大明王朝》我至今每年至少刷一遍,《我的团长我的团》发现的晚,现在也开始重刷,《走向共和》差点意思,每年刷关键的几集。《雍正王朝》再次之,电视上演的看到了能一直看下去,新晋的《伪装者》也可以算这个程度。
B站上就会有各种同人、鬼畜,为什么?因为这些影视剧是流行,也有可能成为经典。每年国产好几百部电视剧,二十年间留下来的就这几部,大多数爱看《三生三世》的观众也得到了满足,但是那些今后不会流传。戏曲就是这个道理,当年上海滩各种连台本戏,留下来的成为经典的是少数。一方面,当时的戏曲作品比现在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另一方面,现在留下来的是精品、是真正让戏曲成为艺术的证佐。所以不用提古人担心,他们不知道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知道这是市民文化的一种。
不腻。因为当时看戏不是像我们现在看电视电影听收音机那样方便,除了少数大型城市比如京师,会有那么一家专门的戏园子供老爷富商日常娱乐以外,大部分地方都是要专门请戏班子来才有戏看的。而请戏班子一是要有钱,比如全村全镇老百姓集资,或者大户人家逢年过节做善事;二是也要候着。戏班子有空的时候; 三更是要候着当地老少有空的时候,所以大多数人可能一年里头看一两次戏,甚至一两年才有一次大戏。生书熟戏呀!哪会腻呢何况以前的角儿们,每个人要是没有两百出戏压身,还敢挑班唱戏?做梦呢?
就前来说,元寿老在富连成七年大狱出来,会的戏大概有一百多出,这样子您说自只不过是演杨六郎的,怎么就成了艺术家了? 我觉得把,目前那些号称戏曲艺术家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另说戏就是唱段是不是会了一二百段?如果是我,天天看那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戏,也腻了。话说,我除了想看程社原滋原味的程派戏以外,什么戏都想看。还有遮遮掩掩提至的粉戏,那是分心向往之的这样想想就很有意思了,怎么会腻。
那个时候娱乐项目少,哪里像我们现在steam上游戏随便买,一个电视几百多个台换着看的。更何况我们如今看到的折子都是剥离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桥段之后留下来的,前人观看的戏曲中所谓“糟粕”有所保留,那恰恰是精彩的地方啊~
比如白玉霜的评剧《拿苍蝇》,还没被遭禁的时候可是“轰动九城,争相观看,场场爆满”,据说是因为“该伶等且歌且舞,宛如裸体,剧情及唱词亦均极猥亵”。我们现在看到的《铁弓缘》、《游龙戏凤》等剧目也是经过净化过后的产物,粉戏没了,也自然少了很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