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91更新:2024-11-23 22:32:16
张艺谋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呢,我很想问明白这个问题,我看的是不是一部著名导演导的好片子呢?观影时从头至尾我都在想这个问题。旁边的是一个五六十的老太太,和儿子儿媳或者女儿女婿来看的电影,一直笑个不停,只要有小沈阳,还愿意评论几句,什么腿不利索又摔了啊,什么这么老摔不是要摔惨了,重心就围绕在小沈阳身上,其他的人倒没见她关注多少。
除了赵本山那段之外,我觉得幽默的成分都很刻意,不能让人自然而然地会心微笑,可能有些片段给人的影响还是满深的,比如毛毛和那个什么六的辩论,单是把台词背成这样也要花一番功夫,见功力的片段。很多情况下,我听到边上有人笑,不是哄堂大笑,而往往这个时候我觉得并无可笑之处,我认真地分析演员脸上的戏,揣测真心演习的程度,仔细地听台词,能否自然不做作地把台词像平常说话一样念出来,后来,我得到的结果是,除了小沈阳,别人演戏只是在用头脑,只有他,在把自己想像成为那个偷人妻的小男人,理解了人物,而能用心在演戏.
这些演员和张艺谋一样,用了平白的六七成功力,把一部不需要大导演来导演的三流剧本演绎成了一个九十分钟的生硬笑料,没有百出,只是用了那些夸张的大绿大粉,就让人多了一份赞许,张导的色彩运用多么炉火纯青~!笑死了,人出了名,就有了发言权,不仅如此,还能愚弄别人的头脑,大家就是大家,大家的逻辑不需要小人物来妄自揣测,张导演要用的手法,一定是万中无一的高级手法~~ 那些对比强烈的亮色,在那么一个破旧的面馆里非常扎眼,难道面馆没有一个食客,老板就赚了个盆满钵满?难道在荒芜的场景中,通篇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物,在那么沉闷的生活环境里,所有的人都要穿红戴绿么?他们不觉得心里乱的慌么?张导演是不是只剩下这一技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张导演正在把这拙劣的一技发挥光大,从空洞无物的《英雄》,从人海战术的《黄金甲》,到今天的《三枪》,张导演无一采用了苍白的剧本,重头的演员,和一堆花里胡哨的服装,那些绿色的竹林,紫禁城里摆着的几万盆黄菊,还有小沈阳粉色的戏服,我真的想奉劝张导演,如果自己喜欢涂色游戏,书店里有的是那些涂色的幼儿图书,大可以把所有的涂色书和颜料都买下,回家自己慢慢涂,愿意用什么鲜艳的色调就用什么鲜艳的色调,愿意怎么表现夸张就随他夸张去,为什么耗费着人力物力金钱青春把电影胶片当成试验品呢?不客气的说,我涂色可能比张导演更有一套,但是我还有自知之明,可能别人并不欣赏,电影首要的还是经得起锤炼的剧本,没有这个根本,谁也不配拿任何头衔来忽悠观众。
电影看完了,我记住了一些搞笑的台词,但是走出电影院时候深深的失望还是一如既往地攫住我的心,我看到每个散场观众的脸上都有一丝无奈,是在无奈这个钱花的不值,还是无奈张导演江郎才尽,还是无奈自己又一次地拜倒在大牌脚下?片子的好坏是一眼即明的,之所以还有一些鼓吹它好的人们,是因为那些人们居高位,愿意去捧张导演的臭脚,或者贬低群众才能凸显自己的强?或者水平只有这么高,看小狗打架也能当巨片一样地崇拜。。。我们的导演,还停留在这种涂色的小伎俩上,国外的导演都导了什么片子,张导演是国际前沿的人,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可惜也许张导演已经看到其中的巨大差距,要么张导演已经这样一把年纪,不敢尝试怕坏了自己的名头?或者张导演真正是知道自己在电影导演上的素质的,其他的当然还有。
张导演和那些叫好的人,这样辩护,总之观众笑了,这就是最大的成功。观众们的笑声很廉价,可能自己看书看到一个笑话笑了,可能听到郭德纲的相声笑了,可能看到自己的宠物很滑稽笑了,可能几个人在一起开玩笑笑了,这种笑声和电影带给观众的笑声没什么不同,不然为什么有人说三枪就是一部大品呢?大品就是一堆小品拼在一起,我深深地同意这种说法,所以不由得怀疑张导演,为什么把它拍成电影呢?
中国人都很智慧,群众里不信没有比大师更智慧的人,那些大师是不是接触不到新鲜的空气,长期的缺氧使他们不思进取,鄙视群众,觉得自己是一座山峰,群众是脚下的蝼蚁,山要怎样变动,蝼蚁都要无条件地接受?张导演除了奥运会上的涂色很出彩以外,真的很久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电影作品了,那些真正的电影。
上学时代,冯小刚还没出世,人们唯一能讨论的导演就是张陈二人。
我早年对他没什么感觉,总觉得他的电影很古旧,过于乡土,那个时候我比较喜欢陈凯歌,看了《霸王别姬》以后极为崇拜,又有《少年凯歌》一书传世,所谓能文能武,又会说英语,去过美国,所以我比较喜欢陈,后来他筹备《刺秦》,我特地跑到北影厂去看,可是也没看见陈凯歌。《刺秦》上映以后,有点失望,觉得不好,于是也开始慢慢关注张。
有一次,我协助我的老师在八一厂的一个摄影棚里面拍戏,有人说他在隔壁摄影棚拍广告,就过去看。彼时他坐在监视器后面,灯光笼罩之下是金喜善,好像是某手机广告。灯极多,柔光纱也多到不计其数,机器也固定不动,就拍一个表情,张艺谋坐在角落里,一动不动,如同木雕一般,整个摄影棚很安静,张翻来覆去只说一句:再来一遍……
当时我觉得,拍广告好乏味啊。
后来因为我的老师是他电影学院七八班同学,就过来到我们摄影棚坐了一坐。老实说,他名气那么大,我的老师虽然业界也很出名,但是比他还是差了一大截,故此都有些尴尬,为了避免同学难堪,他说了几句就走了,面带微笑。我当时的感觉,这个人很懂人心。
不少跟张陈两人合作的人都跟我讲,陈导现场拍戏气氛极为压抑,安静的可怕,甚至落一根针都能听见,所有的人都很害怕,害怕犯错误,陈凯歌身材高大,又很自负,发起脾气来很吓人的。而张导则不然,脾气很好,从来不发火,即使发火,也让人不那么难受。
据说有一次,在拍《十面埋伏》的现场,一个升降车操作员在操作升降车的时候,不小心把正在一边跟人谈话的张撞倒,他一下子跌入坑中,众人吓得面无人色,但是张起来之后,并没有责备那个操作员,仅淡淡的说要以后注意安全,当然那个操作员还是被制片人开除了,不过这也说明,张至少不会肆意释放自己的脾气。
据说,他还特别尊重片场的弱势群体,录音组在中国片场属于人人都可以欺负的人群,《金陵十三钗》时,录音组和摄影组爆发矛盾,摄影组的轨道总是有声音,但摄影组说又不是同期录音,是ADR,并且赶贝尔的档期不肯让步,张依然坚持摄影组将轨道重新铺就,直到没有声音为止。虽是传说,没有亲见,想来张会做人是一定的。
他一直信赖小说,不惜重金到处让人搜罗好小说供其改编,就知他知道自己短处而想弥补。他成功的作品无不改编自优异小说。作为一个摄影师出身的人,据说他知道摄影方面再无可长进,于是另辟蹊径,专攻表演。一位在《山楂树之恋》剧组演一个次要角色的演员告诉我,每场戏他要拍五十遍,你没看错,五十遍。
《千里走单骑》就是这种电影的典型,倘若没有他功力尚在的水准,这样的寻找故事是很难拍的。
他的江湖地位自不必说,为了维持下去其名望,也要养活他周围靠他吃饭的人,他得不断的拍戏,有时候是为拍而拍,并不一定表示他有多少要表达的东西,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为此他总是不断折磨他的编剧,让剧本有所“追求”,要让自己感觉到有东西要表达,这一切让周围的人苦不堪言。
但是多少,这些在剧本上的努力,也能让他的影片在细节方面,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但是归根到底,他的财富和名望给他带来了很大改变,他不一定还像以前那样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欲望,可是必须维持产量,这就是他的难处。
作为拥有巨大名望的人物,我觉得不太指望他能有多大的突破,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依然醒目的存在着,不过限于历史给他们的局限性,中国的电影之路不能以他们这一代为最顶点,还必须前进。
毒舌是别人的事,让我来唱赞美诗。
黑张艺谋、陈凯歌等似乎永远是一种政治正确,国内反智主义太严重了,无非是从一种极端走到另一种极端,都是很幼稚、很低级、甚至是很SB的态度。讲白了,你们不过是当代的红卫兵而已。
揭开距离的面纱,一切都不再可爱,所有的美好也会被破坏。伍迪•艾伦和私生女的丑闻你们怎么不谈,罗曼•波兰斯基的性侵事件在你们眼中恐怕也是大人物的小趣味吧。张艺谋多生了几个孩子整天被你们追着吊打,难道非要把别人拉低到和自己一个水平线上,才能满足你们那“虚假繁荣”的优越感吗?
不要忘了,是谁带领中国文艺电影真正走向世界;也不要忘了,是谁掀起了国内商业大片的革命。那些自视逼格甚高的影评人一直说《英雄》
《十面埋伏》等片“形式大于内容”,我问你们,自《英雄》和《十面埋伏》后国产电影也发展了十几年,有哪部电影在“形式”上超越了它们?
不出意外的话,《长城》将会从根本和真正意义上开启中美合拍的大门,就像改革开放时中国拿市场来学习和换取美国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科学技术一样,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合拍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国产电影的工业水平,为国产电影带来的利好也是巨大的。
还有一点我特别不解,张艺谋和李安作为国际上最知名的两位中国导演(对,台湾是中国的),为什么李安享受了所有的赞誉,而张艺谋却承受了所有的恶意,公平么?别忘了,张艺谋在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上的成就绝对是在李安之上的(对不起,奥斯卡不是电影节)。讲真,国外对张艺谋导演是很尊重的,国内却受到如此待遇,真让人心寒。
一直认为张艺谋是国内最伟大的导演,和政治无关,和私生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