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65更新:2024-11-23 22:51:20
都说是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了《戏台》的每个观众也必定都有自己的解读。也许你看到了名角儿嗑药不是今天的专利,睡偶像也不算今天粉丝们的创意;也许你看到了强权下百姓讨生活的艰辛;又也许,你看到了陈佩斯就是那个侯班主,带着他的剧组艰难、却坚持地吃着这口“开口饭”。也许,你也想到了,很多年前,有一个固执的楚霸王,不听众劝,宁死不肯过江东;二十世纪的今天,同样有一个固执的演员,不听众告,誓死捍卫自己的版权和对艺术的尊重,几乎葬送了自己的演艺之路。但是比项羽幸运的是,他不只有吴江一条路,他的虞姬也没有离他而去。于是,他不仅活了过来,并且在戏剧舞台上以一个王者的姿态归来。陈佩斯说:“本剧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者,不便直说的事。拐几个弯,只虚虚泛泛的一指。凡故事,自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有些倒霉的事儿能把当时的人为难的要死要活,可事情一过,就成了后人的乐子,成了百姓嘴边的笑话。喜剧就是这些糗事纂的。真心希望所有看这出戏的观众都能开怀大笑……而不是象我这样,说起这故事是总带着当事人的心酸。”今天,陈佩斯已经远远超越了逗你一乐的喜剧演员的身份,成为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喜剧大师。恰如剧评人周黎明说:“《戏台》等作品中凝聚着他对于现实、历史和艺术的思考以及他作为艺术家的良知。”陈佩斯自己也曾经说,在中国喜剧界没有对手,没人作品比他好。这绝不是自夸,也绝没有吹牛;这就是在讲一个事实。
高一时陈佩斯来庄里演话剧,周日在河北会馆首演。周六那天我骑车去河北会馆转了三圈,连个海报都没看到。转过来周一报纸上报道演出很成功,给我这个气的。后来就没关注这个事了。前不久来天津巡演,因为一些原因吧,没去成。在北京还有几场,但是票实在是太贵了。能买到的都是票面价两倍。这一阵总去国家大剧院听歌剧,比了比价,陈老这戏就是买高价票也是值的。今儿来北京喜剧院看《戏台》也算是圆梦吧。进场晚了点,座儿也是侧边楼座。扒着头能看到演员的光头,锃亮。靠边的舞台有点看不太清。不过距离倒是够近了,台上放炮枪那一下吓得我一机灵。后台都能透着看见点。说这戏,大抵是《关公战秦琼》的后台视角版。陈老如今追求的喜剧一定是悲剧内核的。换句话说就是真的喜剧而不是闹剧。《戏台》讲的也是不懂戏的糟蹋了这些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如今听京剧的少见,听过京剧的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了。最后一场,台上演员亮相,叫板,全场是鸦雀无声。这时候演员心里怕是也有点五味沉杂吧。最后杨老和陈老多次谢幕,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九月份还要在北京巡演一轮,我准备再去看一场。毕竟陈老年岁已高,说句不好听的,看一场少一场了。在舞台上的感觉,还真不是旁边那几个年轻人可比的。一举手一投足,带着戏,也带着老时代留下的,韵。
负责任地说,《戏台》是我目前看过国内原创佳构剧作品中,在剧本和表演两个方面无可匹敌的一部作品。上一部能够有着如此精良表现的佳构剧还属上话出品的《糊涂戏班》,只可惜那一半的功劳要归给那得了奥利佛奖的英国剧本。佳构剧在,19,世纪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脱胎而出,有着统一的范式:荒诞幽默的人物,严格保守的秘密,从头至尾的悬念,以及精妙设计的巧合和冲突。这和陈佩斯在喜剧理论中提出的“信息不对等”要素不谋而合。《戏台》有一个当下不多见符合古典主义“三一律”的结构: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德祥大戏院中,大名角儿金啸天的《霸王别姬》即将在当晚上演,三天戏票也一早售罄。而恰在此时,金老板突发意外无法上台、南城地头蛇刘拐子上门寻衅、新进城的军阀洪大帅前来戏院后台,却碰到了来送包子的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