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54更新:2022-08-15 21:32:51
钢的琴
沙漏可以倒转,但时间不能回流。所以记忆就成了人生珍贵的锚点,你记得的,无论快乐还是痛苦,至少证明你曾经拥有过。
《钢的琴》本来讲的是一个东北钢厂下岗职工陈桂林(王千源饰),妻离子散的故事,但电影本身却充斥了荒诞的洒脱和黑色的幽默。若非刻意的思考,你或许都读不到故事里凄凉和痛苦。陈桂林毕竟还有一技之长吧,或许在当年千千万万的下岗职工的遭遇里,陈桂林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又有什么资格去卖惨呢?
陈桂林与妻子小菊
陈桂林他本有一个渐入小康、幸福美满的家庭——他自己幽默识趣,妻子漂亮,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是国企改革浪潮一下子把他和他的家庭从工人阶级的领导的革命大道上,推到了时代变革的鸿沟里,还弄得一身污渍狼狈。
为了维持生计,陈桂林结合自己的特长,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而妻子小菊(张申英饰)却不堪生活重负,移情别恋,与一个卖假药的老板去了南方。
几年后,小菊光鲜回归,要求与陈桂林离婚,并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孩子提出一个要求,谁能给她买钢琴,她便选择跟谁走,钢琴成为了影片的焦点核心。
陈桂林本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一名优秀的钢琴家,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想尽办法培养女儿学钢琴,可是现在"学钢琴"和"拥有钢琴"却成了陈桂林要失去女儿的主要诱因。
连女儿都这么现实吗?这种超越亲情的无奈和讽刺的情节安排,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年东北下岗职工们的悲凉和无助。
陈桂林首先想到的是"借钱"给小元买一架钢琴。但是平日里可以"两肋插刀"的兄弟,宁可为他偷盗,却也没有人借钱给他。这又加深一个暗示——钱比什么都重要且稀缺。
是的, 这帮朋友宁可和陈桂林铤而走险,去学校偷钢琴,只是琴没偷到,人全被抓到了。影片中陈桂林偷钢琴被捕后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环境,是他在大雪中坐在钢琴前弹奏《致爱丽丝》,荒诞却又饱含了作为一位父亲的深情。
最后,走投无路又不愿放弃的陈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制造的俄国文献,于是他拉上朋友和昔日的技术骨干们(现在已沦为了前小偷,混混,江湖大哥,屠夫),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手工制造钢琴的挣扎。
在造琴的过程中,警察来把季哥带走,季哥说先等我把工作做完。有很多分析认为,通过"造琴",季哥得到了新生。是新生吗?其实只是找到了曾为钢厂优秀工人的自我。
陈桂林二姐夫下岗前是厂里的木工大拿,下岗后却无事可做,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放不下架子",陈桂林说:"怕磕掺你还能挣着钱啊!"
陈桂林之所以叫"桂林",是因为他父亲希望他能"甲天下"。造琴期间,自己的女朋友淑娴(秦海璐饰),竟然又和自己的一个兄弟搅到了一起。这让陈桂林备受打击,心灰意冷的陈桂林和小菊说,还是让小元跟着你吧。
在电影里你读不到陈桂林对"小菊"抛夫弃子的恨意。这应该真实反映了当年下岗职工们的深层次的内心生活。他们更恨自己的无能,更恨自己千疮百孔的生活,一事无成的人生。
“钢”的琴,必然是要造成功的,这象征着陈桂林和他一样在生活中一事无成的"下岗男人"们的最后尊严。
在"钢的琴"造成的那一刻,陈桂机的父亲去世了。这又是一个隐喻吧?父亲代表了更老一代的钢厂职工,而"钢的琴"代表了什么?
在影片的最后,当小元在车间里谈他们造出来的"钢琴"时,王桂林脸上没有任何慈爱或者欣慰的表情。他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对于他来说,弹完琴,曾经的妻子要走了,唯一的孩子要走了,钢琴将回归废铁的命运,他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呢?
这个时候他已经原谅了"出轨"好朋友的淑娴……这种原谅本人在当下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但是淑娴"出轨"本身是不是就很黑色幽默呢?只是因为王抗美(田雨饰),讲的故事很好笑。
这告诉所有人,对于当年的一批下岗职工来讲,物质的贫瘠虽让人痛苦,但是对于未来的迷茫无可期许造成的精神空虚和焦虑,更让人急需安慰和发泄。
还有那两个巨大的钢厂的烟囱,虽然所有人签名要求保留,但是最后还是要被定向爆破拆掉。
影片的最后,女儿问陈桂林想听什么,他说“越简单越好”。
烟囱是《钢的琴》中一个重要的意向,镜头从多个角度描绘了钢厂的烟囱。烟囱是工厂开工的象征,象征着东北工业基地的繁荣。
虽然大批工人下岗,但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总抱还有一丝期望,期望有一天工厂重新机器轰鸣,自己还能回到工厂上班,恢复往日的生活。
所以每当陈桂林陷入迷茫时,镜头总会将他与巨大的烟囱共置一处,凸显下岗工人的无助和落寞,以及他们对工厂既眷恋又怨恨的复杂心理。
所以烟囱在电影里是必然要被拆除的,陈桂林们对保留烟囱的所有努力都象征着对"过去"
、"计划经济"的执念,这必然是要被时代所不容的。
"造琴"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隐喻。当他们从工厂的废料中裁取钢材,阅读苏联留下的书籍自行绘制图纸,他们无意识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锚点"——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昔日工厂辉煌时的干劲和激情的岁月。所以,在制作钢琴的过程中他们一改平时的迷茫失落的状态,制作一架钢琴成为了他们的执念,也成了自己人生的纪念。
1979年4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86年8月3日,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正式宣告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国有企业。
东北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之配套的便是数以百万计的产业工人,可以说工人是东北社会的主体。工人、师徒关系、集体食堂、车间工厂、钢铁、煤炭、火车等符号是当时东北的代名词,是人们心中对东北的固有印象。
《钢的琴》就是将故事背景设定为国企改革下的东北,讲述的就是下岗职工的现实遭遇。
在那一时期,大量的工厂停产、改制和倒闭,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面貌的变化。"破败的工厂和宿舍、摇摇欲坠的牌匾、荒草杂生的河道、废弃的钢材、人烟稀少的饭店、挤满下岗人员的小台球厅,以及火车、铁路和烟囱",是影片里随处可见的基本元素。
无数的普通工人和家庭同时失去了工作和依靠,其中一部分作为劳动力被迫向外地流动,个体经济变成大多数无法或不愿远走他乡的人员的无奈选择,各种微型的商铺和餐馆在街边林立,很多中年男性甚至包含少量身体结实的女性,蹬着“倒骑驴” 成为城镇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有少量的人们,最终被推向了更加阴暗的社会角落。
外人,无论你把自己包装得多么悲天悯人、感同身受,你都是无法理解这一代下岗人的不幸的。虽然我会斥责一些人的"不努力",但我更清楚,我哪里有这个资格?
在贾行家老师关于东北的文字中,曾经讲述过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双双下岗,他们想找工作,但他们没有工厂之外的技能,整个社会也没有需求。
一次次碰壁,不得不去退休的父母家里蹭饭。在受够了亲人的白眼之后,那一天,夫妻们起得特别早,买了猪肉,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
久未尝到肉味的孩子,吃得特别的香,稚气的小脸上,满是幸福。她的父母没有告诉她,这顿饭菜并没有花光家里的最后一分钱,爸爸和妈妈还剩一点儿钱,买了一包老鼠药,这些老鼠药,就在他们最爱的女儿,盼了好久的这顿饭里。
第二天的早晨,城市里依旧是一片白茫茫,人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生路,没有人有空为三个人的逝去流下一滴眼泪。
伴随着不幸的是当年因为政策、法律和监督体制不健全导致的腐败问题,还有部分私营企业主的官商勾结问题,这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下岗职工作"不幸遭遇"的放大器。
但我们也必须要明白,当年的不幸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因为国家和个人的"贫穷"。下岗职工们一代人的血和泪,就如我们当年为新中国建立的先烈们的牺牲一样的珍贵,且用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我们加倍呵护!
有些人涕泪横流,声泪俱下的控诉是真的因为他有多么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吗?如果有,当年他为下岗职工捐了一分钱,还是写了一篇文章?
这些人几十年里不见为下岗职工付出一分一毫的努力,却在当下表演得声嘶力竭、生不如死是为了什么?
当下的外部敌对势力非常清楚,在中国宣传"西方有多好"已经没有了市场。他们现在在中国做的工作,已经转变为包装"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有多好",这是新时期"和平演变"的新动向,我们必须要加强警惕!
金一南将军有一个视频讲:"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给咱们致命一击的往往是自己人。"
所以我讲:
只有这样,《钢的琴》这样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不管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过去,我都希望我们一起: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忘初心,不畏将来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
我选择看《钢的琴》这部电影,首先是为了王千源这个演员。另一个原因,才是为了电影这个文艺腔的名字。
我认识王千源,是在2002年电视剧《致命邂逅》中,他在里边演一个大款,虽是配角,但那份老成,那份对角色驾驭得得心应手,几乎完胜主角。这个年龄小我一岁的演员,演这部《致命邂逅》时,还不到三十岁。
电影一开始,男主角陈桂林和妻子小菊并排站在画面中央,女方衣著时尚,丰润惊艳,男主角叼根烟,一副拽样,这是王千源一贯的风格。
两个人的服装明显不搭界。一个落魄的艺术中年(这时候的王千源比在《致命邂逅》里大了十岁),另一个即将成为款姐儿。
接下来几句对话就把离婚和争夺孩子抚养权的大背景交代出来——原来,这对同林鸟要各自分飞了。
作为背景的废旧厂房构图很平衡,屋顶简直好比一对翅膀,连右边的天都比左边的亮些。
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东北的某个老工业区。
电影转入另一个场景(陈桂林他们组办的小乐队在一场葬礼上的表演),一出场,就抓牢人的目光。
几个披着黑雨衣的男人,在大雨中演奏着歪歪扭扭的《三套车》,陈桂林吃力地在雨衣下拉着手风琴,不管专业不专业,每个男人都全身心投入,一点没感觉是做样子。
这个诡异的小乐队都是些什么人,这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雨中奏这个曲子(这时候还看不出来是为葬礼服务),这些迷团牵动着观众的心。
镜头摇到边上,一个女人娴熟地,旁若无人地演唱着,举着一把黑伞,军绿色的大衣下面是鲜艳的蓝色礼服裙。
此人搭眼一看就是秦海璐。那张不漂亮的脸,在这种场合出现,居然气质惊人,充满惊艳。
镜头往后扩展,突然冒出来俩电厂的大烟囱。这场景让我跟着导演张猛,猛然往后倒退了十几年。
——这个雨中的诡异乐队,这种背景,作为影片的前奏,很好的为他们在理想主义的驱使下疯狂造琴的行为做了铺垫和暗示。
乐队正带着观众渐入佳境,突然传来粗暴的画外音“停--停--”,只见陈桂林上前,对着画外诚惶诚恐,观众这才如梦初醒,原来这不是什么高雅的乐队组合,这不过是一个略通音乐的人组成的草台班子,接些红白喜事的活儿,在婚丧嫁娶上吹拉弹唱,养家糊口而已。
画外音喊停,原来是丧家不要这种哀哀戚戚的调子,他们要的是幽默、欢快,要求换成《步步高》,让渐行渐远的老人“走”得更快些。
镜头再摇远,让灵堂彻底显露出来,字幕随即升起,这才是开始--电影在葬礼中开始。
这就是黑色幽默的氛围,这场葬礼,这场对话,活脱脱是个暗喻。
本片就是为刚才的台词“走得快的”和“走得慢的”唱出的挽歌。
陈桂林表演完,紧接着去接学钢琴的女儿(此时他和妻子还没有离婚,女儿还归他).
女儿小元的出场,仿佛大幕徐徐拉开,她是端坐中央的隐形主角,这整部戏的开场,发展,推进,结束,都是为了她。
但是,整个电影看下来,和预期相差甚远——本以为是父女情感大戏,谁知陈桂林和女儿的对手戏少之又少,反倒是通篇和女人的戏多了些。
在老婆跟人跑了的难堪境况下,陈桂林还能调侃着跟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说:前妻已经跟一个卖假药的好了,从此“过上了那种梦寐以求不劳而获的生活”,自嘲中带着淡然,道德上的优势显而易见。
陈桂林带着老父亲一路前行,路两边森林般高耸的管道,正是一个重工业区的标配。
小元喜欢钢琴而家里没有,陈桂林就回家做了个假钢琴。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工人家的孩子,我特别能理解陈桂林的行为,那个时代的工人都是这样,他们很少买什么,需要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做。木匠,铁匠,电工,一切都可以做。他们都有一双能干活的巧手。
不过,在老爸画的木头琴键上练习哑巴钢琴,陈桂林陪小元弹奏,并与女儿一起假装听到乐曲,父亲脸上保持着从容的微笑,但谁都知道,他心里在流血。
这个时候,可以分清这两个女人的身份——对女儿小元来说,这两个女人,一个亲妈一个后妈,亲妈是大款,后妈不过是个卖唱的。
后妈卖力地在表演,后边站的还是那几个小乐队的人员伴奏。
我心里有点底了,这个剧中一句没提“下岗工人”“破产企业”——当然是为了避免雷区,但说句套话——大家都懂的!
秦海璐脱了演出服,洗去铅华,陪陈桂林喝酒,我对这个女人顿生好感,她真是能放能收啊,在破败的如今,她真是男人们的慰籍,弹钢琴、伴舞、对饮,无私地付出,爱与安慰。可以说,秦海璐--不,淑贤,从一开始,就是灰黄色钢铁厂的一抹亮色 。
陈桂林的要求很实在:希望淑贤嫁过来之后能帮他照顾老父亲。
说句真心话,面对这个一无所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下岗男人,要没有一份对他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真诚,这事还真不成。
钢琴是贵重玩艺儿,陈桂林没有那么多钱买,只有开口向朋友借。但钱确实难借,小元偏说:谁有琴跟谁。陈桂林急了。
他不知用什么法子,动员了一桌老友,吃完饭,一桌人开着装猪肉的卡车出发,一路唱着欢快的歌曲,不管坐在驾驶室里的,还是站在车厢里抱着猪肉的,都齐声高唱徐小凤的那首“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
我以为这阵势是要去造钢琴了,接下来才明白:原来这竟是要去偷钢琴!刚才的喝酒场面可以理解为是借酒壮胆。
偷琴当然不成,还被关进了局子。好在很快又放出来了。
这让人慨叹:九十年代初期,不是一个好时代,以至于人们要去偷钢琴。但事后却又被受害者原谅而不追究责任,皆因大家都明白:活着就不容易。
陈桂林回到家,这个充满小人物生存智慧的男人,内心窝着的怒火才真正爆发。
——他像疯狂的豹子,三拳两脚,打掉了精心制作的假钢琴。这个情节,显现了这个乐观男人背后的无限感伤,被伤害的无限屈辱和尊严。
小元默默退出来,立在家门口,镜头全面展现了家属院特有的破败场景。
对这个我实在是太熟悉了,因为我的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导演对整部片子做了色调的处理,画面上特意旧旧的油画式的处理,道出了时间的气息。
陈桂林就是在这个时候萌发了造钢琴的想法。
他几番碰壁后在厂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钢琴制造》,由此萌生了一个看似异想天开的主意——造钢琴。
淑娴怎么看陈桂林的这番梦想呢?
这个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女人,顺口而来的苏联情歌,盛满绿植的阳台,屋子里的金鱼玄关装饰,无不暗示着她曾经的良好家世。
但就是这个一直陪着他折腾的淑娴,一听陈桂林要造钢琴,立刻肯定地告诉他:没戏。
陈桂林不是容易妥协的男人,他又送礼又讨好地找到汪工,这个昔日工厂最有技术的人——恳请他帮助实现造琴的梦想。
人手,厂房,都远远不够,陈桂林马不停蹄又去找了重量级人物,季哥。
这位大人物,一出场时的姿态、衣着、范儿、狗和左右两位美女工友的站位,也与落幕时的姿态、衣着、范儿、狗和左右两名警察的站位遥相呼应。
各种人物基本齐了,大家聚在一起高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动作极度夸张。
按说,陈桂林要造钢琴是他自己的事,对其他人来说,这事毫无意义,可是他们还是一招呼就来了,有的不招呼也来了。
对比之前,陈桂林四处求借无门的冷漠和推脱,他们这样不请自来,还不计时间、不计报酬(除了那位配钥匙的),这一点在南方很不容易做到,北方人相对而言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什么动力呢,下边不言自明。
人齐了,陈桂林命令放炮,废弃的铸造厂又一本正经地开工了。
场面并不热闹,相反还显得几分凄清。就凭这几个人——下岗后的工人阶级沦落成各种角色,屠户,小混混,赌徒……整个时代的弃儿,在这样破烂的厂子,想造钢琴——其实,片子演到这儿,已经不是造琴的事儿了,而是在造梦。
为了不让这部片子变得很“闷”,导演用了很多的苏联时代的歌曲做背景音乐,在明快的节奏中,各种人物都忙起来,黑社会大哥一身工装,伤了手的胖手,系着绷带热火朝天地干。这场面还真感染人。真让人觉得,劳动着是愉快的,团结是愉快的,哥儿个在一起是愉快的,吃大锅饭是愉快的,过去的时光……是愉快的!
所有参与制造琴的人,无论之前是做什么的,无论之前有多少纠葛,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团结在了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一群曾经的钢铁工人,仿佛被主角感动了一样,大家重新回到了大炼钢铁的奔腾年代。
在这最后晚餐式的亮相里,陈桂林端坐中间,俨然耶稣再生。
陈桂林低垂着眼皮在想什么呢?虽然他把那几个哥们忽悠来,自己心里也没底,钢做的琴,是什么样的声音呢,更没底的是,这琴能留住小元吗?
他竭尽一切力气招兵买马,来完成女儿的——或是说自己的这个梦想。
影片中很多造琴的镜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群时代的弃儿,他们有着精湛的技术和无穷的创造力,只不过时代让他们失去了用武之地。 他们的技术高超细腻:车,铸,打,磨,8000多个零件就在一双双灵巧的手中诞生。
在这个已经破败的工厂里造成一个钢的琴,是现在这个现实社会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个童话里的感情却是那么的真实。
张猛导演用一种近乎于白日梦的镜头感,拍他们在车床四周的旋转,飞溅的钢花——用热情、狂欢来描绘现实的残酷、生活的颠簸。
能画的出几千个零件的钢琴图纸,这是汪工的力量。
飞溅的钢水,有力的吊臂,轰响的车床,能用废铜烂铁破木头在废弃厂房里造出钢琴,这是工人的力量。
理想可能是荒诞的,但是看看铲床推来推去,吊车吊着钢琴从天而降,他们找回了自己。
他们觉得自己就该这样。
他们的热情被压抑得太久了,因而,可以理解在这部分场景中略显漂浮的机位,有点朋克的情绪——没有哪个地方能这样由着他们,在别处受了委屈、夹了尾巴,在这儿才能扬眉吐气。
这段对于工厂劳作的画面描写,让我更觉得这像是个团队——犹如是在创造自己理想的团队。
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理想究竟价值几何?
如果非要说意义的话,可不可以理解成老男孩一般的自我救赎——哥们几个,人到中年,忽然想到了自己年轻时作为车间工人的日子,那段日子才是真正的自己。
造琴大业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影片中,淑贤中途稍微背叛了一下陈桂林,这让我觉得,淑贤的背叛意味着的,或许就是陈桂林迷梦的破碎。
淑贤堵着门口不让陈桂林进去,她那屋里边到底有没有王抗美,谜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的背叛本身。
淑贤的情变对陈桂林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以为无论他怎样,甚至冲她发泄无来由的怒火,她都会站在原地等待,却不知道她也会背叛。
他曾经以为淑贤会一直在身边支持他,而忽略掉对她的照顾和关怀,却发现,任何女人都是需要理解与呵护的,情感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和经营。
陈桂林终于找到发泄怒火的机会,他追打着王抗美,他们跑步的姿势和原因都让人回忆起单刀直入的九十年代。
这个故事种种暗暗的潜幽默很得我心。
打击接踵而来,紧接着淑贤情变的是重量级人物季哥抓走。
陈桂林仿佛一瞬间垮了,他面无表情地通知伙伴:钢琴不做了,散了吧。
但剧情显然不可以在这个时候结束。
那一场梦碎之后,作为钢厂象征的两个大烟囱被炸毁。
记载他们光辉岁月的厂房,被废弃,荒芜,那两个象征产能和效益的烟囱,更是在爆破中灰飞烟灭……
升腾起的烟雾淹没了所有曾经与它伴生的人。
这个时候,观众,就算是傻子,也应该可以开始感觉到,影片想表现的,不仅仅是那个失去“孩子”的父亲的心情……
陈桂林原谅了淑贤,也原谅了自己的朋友。
现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你所忽视的身边,有更多值得你珍惜的东西,比如你终于可以对你的淑娴说,现在,我可以娶你了。
电影演到此处,剧情突转,女主角带领了一群姑娘在车间跳起西班牙舞。
这个过于魔幻了。虽然后半部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在工厂里的这出舞台剧了。它意味着:造琴没有放弃,工友还在继续,并且就要成功——必然要成功。
火红的裙子、金色的乐器和黑乎乎破旧的机器形成鲜明的对比,节奏强烈的乐曲已经用意明确地在歌颂这个机器年代。
这样略显“荒诞”的处理也算是这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无疑,秦海璐是一个非常有张力的演员。
陈桂林造好了钢琴,留没留住女儿呢?
最后出场的轿车说明了一切。
女儿,还是被判给了离婚的妻子。
小元坐着新爸爸的雪白宝马莅临破烂工厂,来为旧爸爸弹奏一首钢琴曲。
在俄国摇滚和卡门舞曲中,一架造好的钢的琴被起重机吊到女儿跟前。
父女之间最后的对话,陈桂林抽烟的动作,脸上微笑的表情,堪称经典。
孩子轻轻弹奏起来,场景也让人心生爱怜,但看完整部电影,你对这孩子生不出好感——因为她的动作过于单调,整部片子中,她没有一个值得父母不断付出,去满足她的愿望的“姿态”出来,这么小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资本的力量。
陈桂林此刻什么感受呢?纵观全局,陈桂林绝非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做了应做的全部努力,但依然无法走出生活的泥淖,他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最终也接受了。
在最简单的练习曲缓缓而出的旋律中,为造这钢琴呕心沥血数日的的叔叔大爷们,为这孩子,为自己的追求,梦想……此刻都默默无声。
——这是一番不甚真实却实在动人的告别。
结尾就是这样,镜头放远,戛然而止。这才正对火候啊,再迁强的励志也堵不住时代的悲情,再机巧的小幽默,也扑不灭时代的悲剧。这才是现实版本的《钢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