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06更新:2022-08-15 22:38:40
《繁花》讲了90年代的上海,整个背景基调就是上海的里子,无论多么现代化,房价多么高昂,被称作“魔都”,我们看到的这个只是面子。
书中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发生在弄堂里的那些情情爱爱,小资情调,以及无法逃脱的时代的变化,都构成了整部书的内核,这是一部众生相。
浮生若梦,荒唐一生
书中个个都有故事,个个都最终走向不同的结局,也让我们对上海的例子有了更多的认识。
沪生是律师,老婆出国后再也没有回来,他们没有办法离婚,沪生也没有再娶,交过几个女朋友,梅瑞是一个。
梅瑞后来和姆妈到香港做生意,与前夫离婚。后来生意失败,身无分文,只能回到老弄堂里照顾丈夫一家,有个落脚的地方。
阿宝和贝蒂小时候关系很好。后来贝蒂消失,阿宝和售票员雪芝谈恋爱,结果女方家里因阿宝的父亲被当做反革命分子抓进过牢里而反对。
小毛出身工人家庭,肩膀结实,六块腹肌,和二楼娘子银凤搞腐化,银凤湿淋淋坐在床上,一团白光,对小毛说,勇敢一点。
陶陶为了和小琴在一起,和芳妹最终离婚,离婚的那天回来告诉小琴,两人太高兴,闹到阳台,阳台铁栏杆年久失修,小琴一跃,从四楼摔死了。
小琴有一本日记,警察交给陶陶,翻开看,才明白,小琴与陶陶在一起并不是真的爱他,而是为了早点结婚。
汪小姐穷其一生都想傍上有钱人,后来怀了孩子,结果检查出是连体婴,但依旧肆意潇洒。
暧昧、扭捏、惺惺作态,灯红酒绿,假情假意,或是一夜情,放在那个年代,别有韵味。也许在爱和恨之间有一个无需戳破的屏障,那也是一种美感。
方言札记、结构平实
书中采用上海方言、人物对话的方式,双线并行的结构模式将生活在两个不平静时代下的市井百姓的生活、情感、形态,用看似琐碎的记叙剥离给读者看。
书中里的人真真假假,吃小菜,诉衷情;书外的人,慢一点再慢一点,才能把自己慢进故事里。
整本书结构平淡,现实与过去交叉前行,一路走往九十年代。这本书唠叨琐碎,没有一句心理描写,人人都在过日子,实打实,却夹了这两页,魔幻神异。
蓓蒂化金鱼,汪小姐怀怪胎,李李入空门,小琴机关算尽,却在陶陶离婚那天,和他调情追逐,撞上生锈的铁栏杆,最后是凄厉地叫一声陶陶呀。
金宇澄以冷静超脱的旁观者态度把握着故事的节奏,语感短促却也悠长,这旖旎语感率领着“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冲向终点”。
莫言说过:编造一个苦难的故事,对于作家并不是难事,但是“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
书中里没有大段集中的环境描写,但无论是雨,是树,是花,是光的变化,还是生锈的铁轨,幽幽的猫,不多的笔墨,毫无渲染。
但是会反反复复,整体串起来,背景就有了,人物的情感就丰富了,心里变化就有了,故事的结局暗示就有了,读者的心绪也就有了。
金宇澄开篇写到“上帝不响,所有一切全由我定”。读完全书,没有感觉到命运掌握在人物自己的手中。充满阶级斗争的年代里,人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读《繁花》还有几处感受颇深。一是处处草蛇灰线,人物命运的安排,情节的展开,有的甚至绵延千里。二是隐喻手法的运用不露痕迹。三是现实和魔幻的结合。
《繁花》和《红楼梦》以及《京华烟云》
《繁花》历经上海50年,从文革前写起,写到20世纪初,。不大的地方演绎着五十多年的故事;是故事,不是传奇。
生活没有传奇,传奇见于电视和电影,生活只有悲凉与叹息。五十年为一世,一世的繁华落尽,生活仍然继续。读《繁花》我总想到《红楼梦》和《京华烟云》。
《红楼》和《京华烟云》一样是几个家族的悲剧。《京华烟云》中多了些林语堂的中国哲学智慧;而《繁花》则在酒色财气中丝丝缀补了时代和人生的悲凉。
三本书合在一起,要言之:繁花落尽,如梦烟云。展开来说,在时代巨变面前,个体是无力抵抗的。
康雍乾的朝局也好,清末明初及抗战的时事也罢,以至文革、改革开放的西风东风,都无情地碾碎个体。
历史无情,只有有情个体的悲苦会在它的车轮下或悲歌或低泣,只有肉身会在它的手腕里或漂泊或自谑。
越看《繁花》越觉得三者越像,《繁花》中的女子命运都不好,而所有对于女人的描写几乎都是美的。
《红楼梦》是曲终人散被抄家,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京华烟云》的悲欢离合让我想起拖着行李坐火车的场景。
《繁花》虽然也有抄家,也有大串联的噪杂火车,但更多的是搬家。
书中小毛那部分写得尤其好,小毛的故事是悲剧,小毛性格就是不像。
最后小毛临终前的一段描述觉得他仿佛是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呵护着众女子,给落难的女子一个暂停的港湾,给寂寞的女子心灵或者身体的一点点安慰。
唯一的不同是文中“蓓蒂化鱼”的故事就是百年孤独般的魔幻故事。《繁花》的结局看似凄凉,但在本书中却算是个完满的结局。
《繁花》既有此名,就知必有一天曲尽人散,舞歇台空,繁花开尽,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我们的时代,糜烂和死亡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许每一个在时代浪潮中,不甘随波逐流的人,在对抗浪潮沉浮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感叹吧。
《繁花》给了我们一个曾经存在于上海的时代。上海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它华贵、慵懒、软糯,它处在上个世纪混沌变换的焦点。
繁华过后动荡后,然后又恢复了绚烂多彩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一个世纪会有多长,只有在那个时代的人,才会明白曾经经历的,或许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同样在现在时代,我们一提起上海,第一印象还是那个绚烂魔幻的“魔都”。究竟什么是上海,不生活在小小的弄堂里,我们或许真的不知道。
个人认为历史不是大人物、政治家的博弈棋盘,而是我们生活的舞台背景。背景的底色,总会不知不觉地融入我们的血液,逐渐让我们也成为背景的一部分。
历史的舞台换景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重新给自己上色,那些变不过来的人,开始的时候是突兀,然后逐渐变淡,成为背景里的小点,最后消无声息地消失。
人的底色是悲凉,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注定被遗忘。当镜头拉得足够远的时候,在绚烂的繁花,也不过是一个不经意才能注意到的小点。
繁花最终的宿命是凋谢,没有人能阻止时间的力量,也没有人能阻挡历史的波浪,同样,没有人能阻止绚烂花朵的凋零,也没有人能阻挡世界的遗忘。
繁花绚烂的时候,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全心的欣赏和满心的热爱,至少给自己的心灵留下曾经绚烂的模样,至于凋谢的事情,让它自然的发生就好了。
至少在凋谢的时候我们还能记得曾经的美好。这个美好就是我们以为的意义。我在这本《繁花》里,看到了时代给年轻人带来的无奈和彷徨以及压抑和不知所措。
我透过小说能瞥到一些历史的底色,小说里的人物在那样的底色上,亦步亦趋地描绘着自己以为的世界,落入在一层的底色里。
然后跳回现实,不由地感叹原来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时代的背景是什么,我们眼中只有当下的繁花,又或许只有时间和距离,才能真正发现我们自己的颜色。
当然,不管悲凉或是暗淡,我们眼里总是还有繁花,繁花总还是绚烂,绽放那一刻,不管怎样,都是美好的吧。繁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吧。
也许你会认为书中的零零碎碎是没有意义的,但生活大多数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需求和欲望的复合体罢了。比如突然想吃麻辣烫、火锅就去了。
这是一句形容一见钟情的句子,就好似我们在表达爱意时喜欢为句子附上古风的味道,仿佛就有了“此爱绵绵无绝期”的意境。因为过于直白的表述一见钟情显得太肤浅,而日久生情又太苍白。于是一个情字被世人不断地吟唱着:
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王实甫《西厢记》
一见钟情的感觉确实有些微妙,因为感情这东西过于朦胧,或许每遇见一个人的时候心里是波澜不惊的,但如果遇到了那个人那就有可能是石破天惊逗秋雨了,不能再那么淡定下去了。
因而,《西厢记》里的这段唱词便将那种感觉唱的淋漓尽致。相遇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惊鸿一瞥自难忘,从此芳华乱了浮生。
【解析】:
“一瞥”,意为无意间看到了。有如轻风拂叶般稀疏平常的一看,便是“惊鸿”。
“惊鸿”,意为女子轻盈如雁的身姿。好似蝶舞花间时那一瞬的美,乱了我的“浮生”。
“浮生”,意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仿佛我这如梦的浮生在瞥见你那一瞬的美时,怦然心动,思绪乱了起来。
惊鸿一词出自曹植的《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译: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
浮生一词出自《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译:他们生于世间犹如在水面飘浮,他们死离人世就像疲劳后的休息)。
【解意】:
其实不应该是“无意间快速的一瞥就是她的身影,青春的芳华乱了余生。”如此并不通顺美感也不足。应该是“惊鸿一瞥,芳华乱了浮生。”而不管我们怎么读,这个句子并非出自某篇诗文或者书籍,而是出自抖音情感的句子,都不用我们去过多的解读,只需意会这是对她(他)一见钟情时的爱意表达便可。就像本文开头说的,我们喜欢为平常的句子赋予诗意以此显得高大上。
譬如我喜欢上一位姑娘,断不会上去就直白的说:“我喜欢上你了。”当然要找些富有美感最好是有诗意的句子去说,譬如周邦彦的《蝶恋花》: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或者是冯唐的《三十六大》: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如此的话,我想姑娘会是面带娇羞宛然一笑地用小粉拳捶我吧。
【结语】:
释迦牟尼说过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以我相信,直到我遇见一个人,更让我坚信了一见钟情。